论技性科学观视阈下的科技创新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福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双重维度下的国家经济发展自主性研究(13BJL008)阶段性成果。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science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文:技性科学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涵义。当前国际STS学界对其理解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技性科学宏观层面的涵义指科学、技术、社会、文化与自然等之间的相互缠绕与冲撞,构成异质聚合体的网络。它具有“去中心化”、生态学意蕴与实践性等特征。这种涵义与特征隐含着深刻的创新意蕴,对理解和思考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科技创新的策略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Abstract:

    Technoscience had different mean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It includes both the micro level and macro level aspects in current STS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The meaning of macro level refers to the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culture and natural winding with a collision among a network. of hybrids. It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decentralization, ecological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The implicit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have deep innovation connotation, which help to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of the innovativ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詹志华,胡文俊.论技性科学观视阈下的科技创新[J].,2015,(18).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4-08-13
  • 最后修改日期:2014-10-06
  • 录用日期:2014-10-13
  • 在线发布日期: 2015-09-24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