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动态展望
CSTR: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图分类号:

F276.4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放网络组织间双边关系对企业分布式创新合作模式和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7127213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我国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诱发机制及推进路径研究”(2011020111001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创新支撑研究”(13JZD015)。


Dynamic Prospec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Fund Project: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eneral Program, Key Program, Major Research Plan);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35]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为系统地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从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发展规律、选择标准、以及对国外经验的借鉴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本文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同时,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未来研究框架。

    Abstract: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the paper sorts out and summari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from several aspects,includ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the laws of development and selection criteria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and the references of foreign experiences etc. Finally,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es, then puts forward a prospect and a new framework for future research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参考文献
    [1] 万钢. 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 2010,(01):28-30.
    [2] Kesting S, Lin J, Pringle J K. Identifying Emerging Industries[M]. Gender and Diversity Research Group, AUT University, 2010.
    [3]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M]. The Free Press, 1980.
    [4] Teece D J. Support policies for strategic industries: impact on home economies[J]. Strategic industries in a global economy: policy issues for the 1990s, 1991: 35-50.
    [5] 骆祖春, 范玮.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7):35-38.
    [6] 姜大鹏,顾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0, (09):65-70.
    [7] 李江、和金生.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战略性产业选择的新方法[ J ] . 现代财经,2008(8):70-73.
    [8] 熊永清,曾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11(4):49–54.
    [9] 张锋.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现状述评:一个新的研究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12(5):18–22.
    [10] 刘洪昌.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2.
    [11] 张和平. 对于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的思考与建议[ J ] . 经济界,2010,(3):55-60.
    [12]吴慈生.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J]. 安徽科技 . 2010,(2):20-22 .
    [13] 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和产业成长模式[J].学术论坛,2005,(4): 45 - 65.
    [14] 李朴民 . 如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J]. 中国科学技术产业,2010,(7):60-61.
    [15] 宋河发, 万劲波, 任中保.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产业选择与发展政策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 2010(9): 7 -14.
    [16] 高友才, 向倩.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对策[ J ] . 经济管理,2010(11):21-25.
    [17] 周叔莲.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几个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8(7): 22- 29.
    [18] 贺正楚, 张训, 周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12):62 – 67.
    [19] 刘嘉宁.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2013(1):170-174.
    [20]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及路径选择[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8): 52 -57.
    [21] 黄启才.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产业升级 [ J ] . 国际经济合作,2013(6):24 - 27.
    [22] 涂文明.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 [ J ] . 现代经济探讨,2012(9):54 - 59.
    [23] 俞登科、涂国平、陈华.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 [ J ]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114 - 120.
    [24] 顾强、董瑞青.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现状述评[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3):229-236.
    [25] 刘洪昌. 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J ] . 商业时代,2012(34):120-121.
    [26] 苗立峰.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中的商业模式[ J ] . 科技智囊,2013(8):16-29.
    [27] 乔为国.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 J ] . 科技促进发展,2012(3):65-69.
    [28] 陈志.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J ] . 经济体制改革,2012(1):112-116.
    [29] 张晓强.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 中国经贸导刊, 2011(7):5-9.
    [30] 王新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23): 90- 95.
    [31] 王宏, 骆旭华. 美国政府技术采购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J]. 商业研究, 2010(11): 99- 103.
    [32] 厉以宁. 工业化和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33] 万军.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科技成果纵横, 2010(1): 13 – 16.
    [34]周菲,王宁.芬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0(2): 29 - 31.
    [35] 郭连强. 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J]. 社会科学辑刊,2011(3):54–58.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许婷.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动态展望[J].,2016,(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743
  • 下载次数: 43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4-12-09
  • 最后修改日期:2014-12-18
  • 录用日期:2015-10-15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1-27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