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Th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Energy-Internet System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8]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对于能源安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当前,人们对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不足,对构建能源互联网行动方向比较模糊。文章从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体系出发,运用系统科学思维方法和用户思维模式对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进行深入的探讨,认为能源互联网体系的构建,当前任务的关键要从能源价格市场化入手,构建互联网能源交易平台,推动新能源装备、体制机制、终端设备、能源物联网技术等发展,共同促进能源互联网体系的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ergy-Internet system for the energy security, economic 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It will have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At present, a few peopl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energy Internet and make them lost the vague direction. What should we do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ergy-Internet system? Based on the System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user thought patterns,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 most pivotal countermeasure is building up the energy network trading platform,and promoting the marketization of energy price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rapidly build up the Energy-Internet system.

    参考文献
    [1] (美)里夫金著,张体伟、孙豫宁等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第31-56页。
    [2] 刘振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23期,第14-17页。
    [3] 曾鸣:《能源互联网与售电市场放开》[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7期,第54-57页。
    [4] 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等:《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第15期,第1-11页。
    [5] 历克、林伟丽:《“能源互联网”来敲门,煤炭的路怎么走》[J],《中国煤炭工业》,2015年第3期,第12-14页。
    [6] (美)里夫金著,奥迪研究院专家组译:《零边际成本社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第80页。
    [7] 查亚兵、张涛、谭树人等:《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认识与思考》[J],《国防科技》,2012年第5期,第1-6页。
    [8] 于慎航、孙莹、牛晓娜等:《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互联网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年5月,第104-108页。
    [9] 王英全:《“能源互联网”给石油石化业带来巨大挑战》[J],《中国石化》,2015年第5期,第84-85页。
    [10] 李俊峰:《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世界资源共享”》 [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年第4期,第22-23页。
    [11] 钱学森:《关于建立城市学的设想》[J],《城市规划》,1985年第4期,第26-28页。
    [12] 曹军威、杨明博、张德华等:《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J],《南方电网技术》,2014年第4期,第1-10页。
    [13] 杨婷:《中国探索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N],新华网-新闻中心,2015年2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2/04/c_1114255546.htm
    [14] 杨凌辉、黄兴德、张鹏飞等:《构建上海城市能源互联网 能源流互联互通 信息流共享共治 价值流融利融智》[J],《上海节能》,2015年第6期,第292-296页。
    [15] 周详:《美国大停电损失300亿》[N],人民网-环球时报,2003年8月20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9981/916184.html
    [16] 乔振祺:《中国可以称为能源互联网先行者——专访美国趋势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国家电网》,2014年第11期,第76-79页。
    [17] 曾鸣:《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J],《电器工业》,2015年第7期,第32-34页。
    [18] 张伟华 黄淼君:《杭州新东站屋顶太阳能发电站并网发电 是亚洲最牛的》[N],浙江在线—浙江新闻,2013年6月30日: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3/06/30/019434962.shtml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剑.能源互联网体系构建及对策研究[J].,2016,(1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5-08-17
  • 最后修改日期:2015-09-18
  • 录用日期:2015-11-03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06-14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