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供给侧改革:对标“德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273.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资源依赖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16BJY0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7133200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升中国产品海外形象研究》(13JZD017)。


Supply-Side Reform in China:Rebranding Overseas ImageBenchmarking on HU Haichen1,2 ,LIN Hanchuan1,ZHANG Sixue1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中国制造业份额占到世界的22%,其产品海外形象却是“质次价优”的代名词,国家提出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和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对“德国制造”海外形象重塑问题的研究,对标“中德制造”海外形象重塑的背景、现实差距和驱动因素,总结“德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的经验,并对“中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

    Chinese manufacturing’s share of 22% the world, but the Product image is Synonym of the poor quality and best price" in overseas, China puts forward the shift from "great manufacturing nation" to "powerful manufacturing nation" and supply-side reform,the emphasis is , .We research on the overseas brand image of made in Germany and benchmarking the background of rebranding the overseas image of made in Germany 、the reality gap between the Germany and China and the driving factors, summary the experience of the rebranding overseas image about made in Germany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bout rebranding overseas image of made in China .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海晨,林汉川,张思雪.中国供给侧改革:对标“德国制造”海外品牌形象重塑[J].,2017,(5).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6-06
  • 最后修改日期:2017-02-21
  • 录用日期:2016-07-27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3-28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