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研究群体典型项目的合作网络特征研究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nalysis on Co-author Network Feature of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过程中,创新研究团队的培育工作必不可少。通过总结优秀创新群体的培育经验,可以更好地为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科研群体提供服务。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0个典型创新研究群体的结构特征、负责人影响力以及演化特征等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新研究群体合作网络在结构上具有高连通性,但群体紧密程度差异明显,合作网络的集权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大多数群体负责人在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但也有少数影响力相对较弱。网络中子群的演化路径可以分为汇聚和分离两类。总体来说,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支持下,群体的规模、合作紧密程度都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切实促进了创新研究群体的建设,资助绩效显著。

    Abstract:

    How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ffective research group is key to enhanc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science.In order to summarize how successful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 is like ,this article studied ten typical research groups from three aspect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including the structure feature of groups, influence of fund-applicant in a group and evolutionary characteristics of groups. We find that all the groups display well in accessibility. Also authors’ cooperation network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 3 kinds by tightness and 2 kinds by centralization. And most fund-applicants is influential in a group but some are not. What’s more, we find sub-groups have two evolution mode. Finally, it is find that fund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group do works.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廖青云,朱东华,汪雪锋,黄颖,万冬.创新研究群体典型项目的合作网络特征研究[J].,2018,(7).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6-02
  • 最后修改日期:2018-03-14
  • 录用日期:2017-08-25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4-23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