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趋势、建设路径及绩效评价研究综述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学院 昆明,云南财经大学 国际工商学院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战略风险决策及预警研究”(71663058),国家自然科学“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的决策模式和机制研究”(71262016),国家自然科学“西部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建模及协同机制研究”(71663062)。段云龙(1977-),男,云南鹤庆人,博士,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持续创新。王墨林(1990-),男,河南人,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王墨林1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trend, construction path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在空间地域上为科技创新形成集群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从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演进趋势、建设路径模式选择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研究,分析了科技创新中心的相关理论、评价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为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我国部分重点城市或区域正在开展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

    Economic growth is the embodiment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strength,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provid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cluster environment in space and region.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ocument research from four aspects: the conno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the evolution trend, the choice of the path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 It analyze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in the mode and its evaluation method.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accurately grasp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ent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in some key cities or regions in China.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段云龙,王墨林.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趋势、建设路径及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2018,(1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9-06
  • 最后修改日期:2017-09-29
  • 录用日期:2017-10-27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7-25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