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开发为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U121;F124.3;G311;G301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委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项目“北京市城市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工程专项项目”(Z141106004414106)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in Urban Rail Transit in Beijing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是促进城市交通关键技术攻克、应用和推广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创新要素构成及工作方式不明确、创新成果保障机制不完善、创新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结合示范应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科技创新联盟,形成协同创新驱动机制;建立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形成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建立服务需求库,形成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Abstrac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field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promot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to conquer, apply and popularize.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in the field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such as unclear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mode of innovation elements, imperfect guarantee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 and the low conversion rate of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demonstration appli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liance, form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riving mechanism; establishing common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ming innovation achieve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establishing service demand library, forming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旭,高江华,蒋熙,李海鹰.城市交通技术领域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示范应用开发为例[J].,2018,(1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7-09-14
  • 最后修改日期:2018-06-25
  • 录用日期:2017-11-14
  • 在线发布日期: 2018-07-27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