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基于AHP-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1.福建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福建省信息网络重点实验室;3.香港大学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

G353.1

基金项目:

福建省软科学项目“福建省创新型省份评估指标监测研究(2017)”(编号:2017R0119)、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质量控制研究”(编号:2018R1008-4)。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Gra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HP-Entropy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4]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的综合评价,以期为全国创新型省份建设的监测提供借鉴。以建立的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5个一级指标和84个二级指标),采用AHP和熵权法的组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再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综合赋权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准则层。福建省9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情况可以分为3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是厦门市,第二梯队是福州市、泉州市,第三梯队是龙岩市、漳州市、三明市、莆田市、南平市、宁德市。最后归纳了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3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the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monitoring of innovation-oriented province construction in China. Based 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in Fujian province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84 second-level indicators), the paper combines AHP and entropy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index weight, then uses grey relational model to analyze construction situations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in 9 cities of Fujian. The result shows that enterprise innovation, innovation input and innovation output are the key criteria of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The innovation-oriented city construction situation of Fujian can be divided into 3 echelons, the first echelon includes Xiamen, the second echelon includes Fuzhou and Quanzhou city, and the third echelon includes Longyan, Zhangzhou, Sanming, Putian, Nanping and Ningde.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re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ve cities in Fujian,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参考文献
    [1]赵全超,王举颖.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师,2013(09):54-56.
    [2]吴林海.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8(01):79-81.
    [3]候海燕. 创新型省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识别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
    [4]王晞敏. 江苏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8.
    [5]惠宁,谢攀,霍丽.创新型城市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09(02):102-104.
    [6]宋河发,穆荣平,任中保.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03):20-25.
    [7]王晓珍. 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2.
    [8]柴璐. 山西省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6.
    [9]叶琳.福建创新型省份建设进程评价研究[J].发展研究,2011(02):30-33.
    [10]吴赐联,朱斌.基于熵权TOPSIS的创新型城市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以莆田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76-81.
    [1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7)[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7.
    [12]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1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6~2017)[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监测报告(2016~2017)[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林卓,郑丽霞,曹玉婷,黄译锋.福建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综合评价——基于AHP-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J].,2019,(1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478
  • 下载次数: 56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8-11-13
  • 最后修改日期:2019-09-29
  • 录用日期:2018-12-22
  • 在线发布日期: 2019-11-29
文章二维码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