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0卷第2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联动效应研究*
    范允奇
    2014(21).
    [摘要](628) [HTML](0) [PDF 0.00 Byte](94)
    摘要:
    基于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F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检测技术创新效率区域联动效应的存在性,并用VAR模型对该效应路径进行估计。研究表明:(1)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主要受研发资金投入影响,研发人员投入的作用不显著;(2)政府R D投入、自主创新倾向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地区市场开放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3)无论是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还是在区域内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地区差异都不明显;(4)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区域联动效应,但这种效应仅发生在相邻地区,并且表现为中部到东部、中部到西部的单向局部正联动。
    2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研究——基于非洲对外贸易与中非发展基金的视角
    朱婕 任荣明
    2014(21).
    [摘要](442) [HTML](0) [PDF 0.00 Byte](329)
    摘要:
    本文通过从非洲对外贸易和中非发展基金的角度,深化了对中国投资非洲决定因素的研究。根据中国2003~2012年对非洲投资国别流量数据进行的实证结果,得出中非贸易额的增长让中国对非洲高收入国家的投资有资源寻求特征,对低收入国家的投资有市场寻求特征。此外,中非发展基金的设立积极促进了中国企业投资开发非洲的热情,但也让企业具有了风险偏好的特征。本研究对中国投资非洲的决定因素做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对中国政府指导企业投资和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美日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的比较与借鉴*
    于丽英 童心
    2014(21).
    [摘要](676) [HTML](0) [PDF 0.00 Byte](239)
    摘要:
    制定集群政策引导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法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特点,而后提出集群政策比较的五个维度:促进对话与合作、拓展需求、提供智力支撑、促进国际联系和完善集群框架,进而从五个政策维度比较分析美日法集群政策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最后总结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政策的经验借鉴。
    4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发展的新范式
    潘锡杨 李建清
    2014(21).
    [摘要](620) [HTML](0) [PDF 0.00 Byte](246)
    摘要:
    区域性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合作,它更强调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下,一定地域内的多个创新主体之间密切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跨越发展。通过比较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两种范式的不同点,分析了大科学时代传统产学研合作面临的发展困境,最后从战略、机制和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区域性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结构模型,旨在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5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薛克雷 潘郁 叶斌 姜亚梅
    2014(21).
    [摘要](707) [HTML](0) [PDF 0.00 Byte](88)
    摘要:
    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信任行为的动态演变性,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协同创新信任关系演化博弈模型,深入协同创新信任关系。研究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包含多重均衡结果;博弈双方相互信任的概率与协同收益正相关,与创新资源投入、投机收益负相关,与吸收因子无关;存在着最佳的协同收益分配比例,使博弈双方相互信任的可能性最大化;政府加强对创新资源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水平。
    6  国内TRIZ研究主题的进展——基于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
    张亚强 张东生
    2014(21).
    [摘要](793) [HTML](0) [PDF 0.00 Byte](188)
    摘要:
    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对创新技法理论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引入国内后研究主题的进展进行了检视。以1999-2011年度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全年刊载的308篇TRIZ研究的学术性论文为依据,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辅以一些文献计量分析,对国内TRIZ研究主题的进展及理论应用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研究显示,国内TRIZ的理论研究呈现集成化、工程化、标准化的发展特征,在管理创新领域的拓展正逐步深入;国内TRIZ的应用研究则集中在一些传统、简洁工具的探讨上,CAI(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的应用比较有限;TRIZ的本土化、应用性研究有待加强。总体上,国内TRIZ的研究与实务仍处于消化吸收阶段,但正呈现出局部扩散的特征。
    7  基于扎根理论的创业机会开发研究梳理与未来展望
    杜晶晶
    2014(21).
    [摘要](786) [HTML](0) [PDF 0.00 Byte](296)
    摘要:
    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但由于机会本身难以界定,理论界对于创业机会的研究现状混杂、多元,机会实现过程的关键变量也未能区分。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通过对在创业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所刊文献进行扎根分析,系统梳理了目前创业机会开发研究呈现出的多元研究现状,此基础上提出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的整合模型,分析和预测该领域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8  我国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郝华勇
    2014(21).
    [摘要](456)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乡村低碳发展是顺应世界低碳趋势、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鉴于国内对低碳发展研究呈现“重城轻乡”的现状,笔者界定了低碳乡村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并从能源结构、生产结构、空间布局、环境整治四个方面构建低碳乡村评价体系,以我国30个省域单元为样本做实证分析,描述省域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格局,揭示省域间低碳乡村发展水平差异的主导因素及各子系统空间分异,为统筹省域间低碳乡村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9  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机会与路径研究
    黄永春 王祖丽 郑江淮
    2014(21).
    [摘要](501) [HTML](0) [PDF 0.00 Byte](250)
    摘要:
    长三角地区凭借资源和政策优势承接FDI获得了比较优势,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且陷入跨国企业的低端锁定状态。鉴于此,长三角地区应有序地从制造业承接转向新兴产业的集聚,以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昆山市为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了长三角从制造业承接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动力与变迁机会,并提出了长三角从承接制造业向新兴产业转型的变迁路径,诸如高新技术化路径、新兴产业配套路径、有序退出淘汰路径、科教资源产业化路径。
    10  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研究综述
    尤荻
    2014(21).
    [摘要](676) [HTML](0) [PDF 0.00 Byte](94)
    摘要: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研究背景、评价思路、评价体系框架、评价内容等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以系统脆弱性分析为基础,是在识别出威胁的基础上对于系统要素和系统整体失效模式的分析,它是开展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基础设施系统分析的深入,评价思路逐渐成熟,即基于对系统进行“系统—子系统—要素”的分解,通过对每一环节所面临的威胁情景进行分析,进而对要素受损可能性进行判断,最终通过打分实现对脆弱性的定量评价。从评价体系框架的形成来看,主要可以分为“空间”到“时间”和从“物质”到“社会”两条路径,并且由于两条路径的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包含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框架,而目前的评价内容正是由此细化而来。评价内容主要涉及了地质条件与衰变、设施的报废与更新、地理位置与内部结构、相关性、中断威胁、政策与政治环境、保护与保障措施、容量与可用性八个方面。
    11  基于神经网络识别的复杂工艺参数柔性优化
    叶斌 潘郁 潘芳 吴媚
    2014(21).
    [摘要](435) [HTML](0) [PDF 0.00 Byte](95)
    摘要:
    为了提高复杂工艺环境下生产合格率,动态的柔性优化工艺参数组合。以现场生产数据为学习样本和控制对象,基于可适应BP神经网络建立识别生产变化的工艺参数柔性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惩罚机制改进粒子群算法在神经网络输入端迭代求解最优参数组合。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实例由3条轻化工艺路线生产数据构成,结果表明模型预测误差绝对值在3%以内,优化得到的参数组合提高合格率到85%以上,有效的提高生产效果和生产柔性。
    12  风险投资对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钱野
    2014(21).
    [摘要](700) [HTML](0) [PDF 0.00 Byte](109)
    摘要:
    对浙江省3480家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调研,分析浙江高新技术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的特征,对比风投背景高企与全省高企的平均发展水平,分析风投介入前后企业发展速度变化和企业外部融资变化。得出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企各项经济与科技指标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风投对企业进一步融资和推动上市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风投普遍投向成熟期企业,并没有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最急需资金的初创期介入,对高企发展速度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培育和扶持高企的摇篮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即天使投资严重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引导风险投资投向早期、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的对策建议。
    13  基于组合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李彬 戴桂林
    2014(21).
    [摘要](651) [HTML](0) [PDF 0.00 Byte](191)
    摘要: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蓝色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为避免传统单一模型进行评价所存在的缺陷,通过引入模糊Borda数法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构建了由多种评价方法组成的组合模型。该方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综合评价显示:山东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实力较强,海洋科技创新基础与投入的优势明显,但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与技术经济活跃地区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成果转化已成为制约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14  我国政府资金股权投资模式创新研究
    谭祖卫 刘春晓 孟兆辉
    2014(21).
    [摘要](606) [HTML](0) [PDF 0.00 Byte](273)
    摘要:
    随着股权投资和母基金的发展,我国政府资金科技企业股权投资模式也在不断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母基金的运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政府资金直接股权投资和间接股权投资运作模式,并指出虽然现有各类引导基金是间接股权投资的典型方式但并未发挥母基金运作模式的优势。然后,建议依据政府资金股权投资引导、放大、专业化和市场化的宗旨,借鉴现有引导基金和母基金运作模式设立母基金引导基金,并设计其运作模式。
    15  跨国种业公司对中国公司知识转移路径及溢出效应
    李婷婷 李艳军
    2014(21).
    [摘要](643) [HTML](0) [PDF 0.00 Byte](199)
    摘要:
    知识转移已成为跨国种业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并在中国获取相对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本研究在知识转移理论基础上,以杜邦先锋、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四家跨国种业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构建了跨国种业公司知识转移的路径模型,分析了跨国种业公司知识转移的溢出效应,以期为我国种业公司的发展提供借鉴。
    16  压力与学习的互惠:对积极塑造者假说的纵贯实证检验
    杨柳青 梁巧转 赵欣
    2014(21).
    [摘要](424) [HTML](0) [PDF 0.00 Byte](87)
    摘要:
    本文引入积极塑造者假说阐释工作压力与员工学习间的互惠关系,构建了二者的良性循环,并据此提出两项中介假设;以研究院所、管理咨询机构的知识型员工为样本,采用两期107份纵贯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员工学习中介了工作压力与工作资源之间的正向关系,工作资源中介了员工学习与工作压力之间的负向关系,压力与学习构成了良性循环;研究表明,面对压力,积极塑造者将展开适应学习,习得知识后,积极塑造者将改变工作、获取资源以缓解压力,工作压力与员工学习良性互惠、员工福祉和技能螺旋上升。
    17  科技型企业师徒制隐性知识转移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师傅-徒弟交换关系为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
    李小聪 李峰 赵敏 王惠
    2014(21).
    [摘要](618) [HTML](0) [PDF 0.00 Byte](240)
    摘要: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师徒交换关系为调节变量,从知识转移主体、客体、知识转移情境三方面构建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深入探讨了师徒交换关系对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有效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明师傅知识转移能力、徒弟知识吸纳能力、组织文化与知识转移有效性正相关;知识隐性、师徒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有效性负相关;除组织文化因素外,师徒交换关系在其他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有效性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经过分析和讨论,提出促进师徒知识转移有效性的途径。
    18  基于MA-SVM的建筑企业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研究
    李书全 陈琳
    2014(21).
    [摘要](835) [HTML](0) [PDF 0.00 Byte](400)
    摘要:
    建筑企业决策者是否采纳精益建设技术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在元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得到的建筑企业采纳精益建设技术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建筑企业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指标体系,建立了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模型,并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SVM)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元分析方法能够科学、全面地筛选出采纳精益建设技术影响因素,而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的企业精益建设技术采纳决策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潜在采纳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对组织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  考虑CO2排放的中国八大集装箱港口环境效率评价研究-基于SBM-DEA模型
    罗俊浩 崔娥英 季建华
    2014(21).
    [摘要](663) [HTML](0) [PDF 0.00 Byte](353)
    摘要:
    本研究使用SBM-DEA模型,评价2005-2011年中国8个集装箱港口的环境效率。将各港口的各年度CO2排放量设定为非期望产出,分析 CO2排放量对效率的影响 。分析结果显示集装箱港口碳排放量对港口效率给予了负向影响。8个集装箱港口的评价环境效率各模型上呈现0.476-0.764的水平。8个港口均在2005年-2011年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非效率,非效率发生的原因是港口投入要素过多,同时投入相比集装箱吞吐量过少,以及环境要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所造成。另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对2009年效率上也产生负的影响。
    20  工业技术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超效率DEA生态效率和省际面板数据
    王瑾
    2014(21).
    [摘要](531) [HTML](0) [PDF 0.00 Byte](197)
    摘要:
    技术环境悖论认为技术同时是环境变化的起源和补救方式,中国工业加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进步和工业繁荣,也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本文在测算2007-2011中国各地区超效率生态效率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分析工业技术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的生态效率自东向西逐渐降低,资源环境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2)虽然整体上工业自主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仍未摆脱粗放特征,但东南沿海地区自主创新对生态效率已呈显著正效应;(3)整体上高技术行业对生态效率的正效应显著,但中西部地区仍应加快完善高技术行业以促进生态正效应显现。
    21  美国研究与实验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构建与分析
    吴卫红 刘佳 张爱美
    2014(21).
    [摘要](414) [HTML](0) [PDF 0.00 Byte](126)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在美国创新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美国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构建以资金链条为基础的美国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该体系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前的准备工作,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商业化过程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后的收益分配。对体系中的关键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22  基于系统论视角的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甘锋 刘勇智
    2014(21).
    [摘要](603) [HTML](0) [PDF 0.00 Byte](122)
    摘要:
    系统论认为,智慧城市是由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主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由更为先进的技术系统武装或改造整个城市系统。上海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初步形成的智慧城市系统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目前而言,编制科学的顶层规划、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合力机制、强化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促进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是深化完善上海市智慧城市系统发展的主要途径。
    23  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研究:企业社会创新的视角
    刘宝
    2014(21).
    [摘要](446) [HTML](0) [PDF 0.00 Byte](124)
    摘要:
    社会责任产品开发是企业社会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显著区别于一般新产品开发的特殊性。综合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内容域”、“层次域”和“阶段域”等向度,可以构造一个社会责任产品开发的立方体模型。社会责任产品开发过程主要分为概念开发、产品设计、产品测试、社会和经济评估以及商业化及推广等五个阶段。企业应对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实施有效的管理,注意保持与企业社会战略的契合性;建立跨职能的社会责任产品开发团队;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效运用各种产品创新工具;注重消费者沟通与教育。
    24  节能减排目标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机制创新
    丁欣 周吉光 乔洁
    2014(21).
    [摘要](630) [HTML](0) [PDF 0.00 Byte](210)
    摘要:
    现行的政策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通过政策体系的创新来逐步调整、改善,论文从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政策创新的思路。在低碳科技政策方面,要推进促进低碳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的建设,并以碳捕集与封存等关键技术为导向,抢占低碳技术战略高地,同时依托重大项目,实现低碳核心技术的突破;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体系方面,要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原则,制定涵盖环境指标的政府绩效考评体系,夯实政府对企业的低碳政策监管,改变工业生产领域的高碳路径依赖;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方面,要综合运用多种财政政策,强化政策使用的协同配套,实现收入与支出政策双管齐下,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与约束作用;在低碳金融政策方面,要遵循市场机制在碳融资中的主导作用,并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创新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
    25  创新券运行机制的经济学解释——以利益相关者为视角
    陈宁
    2014(21).
    [摘要](538) [HTML](0) [PDF 0.00 Byte](128)
    摘要:
    创新券是政府为推动低技术中小企业创新而承担一部分或全部开放式创新成本的一种支付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创新券的效用,帮助低技术中小企业参与创新、跳出“低技术陷阱”,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创新券的经济分析,提出构建创新券作为催化剂、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创新券项目的具体推动者、以知识产权拥有机构为拉动者的利益相关者创新券运行机制模型,充分发挥创新券的效用。
    26  行为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文献综述
    张鹏 张杰 马俊
    2014(21).
    [摘要](658) [HTML](0) [PDF 0.00 Byte](521)
    摘要:
    文章回顾行为供应链决策模型的研究进程,对在供应链决策模型中影响决策的行为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梳理本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进而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27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政府角色的再定位
    秦洁
    2014(21).
    [摘要](349) [HTML](0) [PDF 0.00 Byte](137)
    摘要:
    在政府职能由全能型向服务型转变的大背景下,研究现行法中反映政府角色的规范性条文内容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对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角色的再定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政府介入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着手,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的政府角色,并探究政府角色的立法结构从典型的“目标导向”模式向新型“主体导向”模式重组的问题,最后就重塑政府角色提出修订相关法条的建议。
    28  基于参数法的我国航空飞机研制项目成本估算研究*
    张海峰 姜海燕 王发丽
    2014(21).
    [摘要](408)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现代飞机研制工作具有产品结构较复杂、研制周期较长、风险性较高和重复性较差等显著特点,使得飞机研制项目成本估算较为困难。在分析参数法成本估算的基础上,针对飞机研制项目分析成本影响因素,运用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成本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飞机研制项目成本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飞机研制项目的参数法成本估算模型,最后从航空飞机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政府三个角度对我国航空飞机研制项目实施参数法成本估算提出建议。
    29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制度及效益分析
    刘学之 任怡静 马婧 吴卫红 陈冬生
    2014(21).
    [摘要](424) [HTML](0) [PDF 0.00 Byte](214)
    摘要:
    技术转移是技术知识和科研成果从一个行动者流向另一行动者的过程,是实现技术商业化、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完善的技术转移制度可以大大激发科研人员的研发热情、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对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技术转移制度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美国世邦魏理仕公司的经济评价报告对LBNL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30  碳税政策下基于成本分担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李前进 周颖 孟令彤 张正民
    2014(21).
    [摘要](624)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结构,研究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首先,在碳税成本由零售商完全承担的情况下,分别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最优采购量决策,证明分散决策下的最优采购量低于系统最优水平,从而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碳税成本分担契约,使得分散决策下供应链期望利润达到了集中化供应链的效率,实现了环境制约下的供应链协调。
    31  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与策略
    谭菲
    2014(21).
    [摘要](3357) [HTML](0) [PDF 0.00 Byte](773)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区域经济间新的竞争焦点。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探讨区域性人才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界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现有的人才政策,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行业数据分析了目前广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现状。研究表明:近年来人才基本供不应求;人才的行业结构分布不尽合理。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人才发展对策。
    32  “核心能力”构建的华大模式——兼论“基于科学的创新”
    苟尤钊 吕琳媛
    2014(21).
    [摘要](421) [HTML](0) [PDF 0.00 Byte](225)
    摘要:
    “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保障,也是企业战略实施的基础,认识“核心能力”有助于我们理解企业的特征及其背后商业模式的运行逻辑。深圳华大基因作为近年来涌现的新型科研机构,兼具企业和科研组织的特征,外界对其定位存在争议,但更多是热闹有余,深刻不足。本文对华大创新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核心能力”形成的现实背景及构建路径,总结概括其“核心能力”的特征,从而为建立能够反映“基于科学的创新”模式内在规律的政策框架提供启示。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