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食品供应链安全等级可拓评价模型及应用
    慕静 贾文欣
    2015(1).
    [摘要](665)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使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面临严峻考验。对于食品供应链,任何一个环节的出错都会给整条供应链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构建了食品供应链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建立可拓评价模型,并以乳制品供应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评价结果和实际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对保障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优化企业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2  知识价值性、网络位置与网络权力的关系研究
    刘立 党兴华
    2015(1).
    [摘要](526) [HTML](0) [PDF 0.00 Byte](61)
    摘要: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学,构建知识价值性、网络位置与网络权力的关系模型。以西安市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知识价值性、网络位置与网络权力的关系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关键性和知识不可替代性对网络权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知识中心性对网络权力的影响不显著;网络位置在知识关键性和不可替代性与网络权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网络位置在知识中心性和网络权力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
    3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基于福州高新区的实证检验
    唐锦铨
    2015(1).
    [摘要](929) [HTML](0) [PDF 0.00 Byte](205)
    摘要:
    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是反映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以大型跨国企业为对象的国际化相关研究结论及规律认识难以适应于中小企业的特点。为了明确中小型科技企业国际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选取福州高新区475家中小科技企业进行统计检验以获得实证证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国际化具有显著差异性,而从事国际化的企业与国内企业在绩效表现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控制产业及企业特征的情况下,样本中小企业国际化对绩效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且出口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重ESR=41.07%时,达到国际化的最优水平。
    4  创新网络内企业间关系能力的形成路径:一个内外来源的整合观
    林明 熊庆云 任浩
    2015(1).
    [摘要](877) [HTML](0) [PDF 0.00 Byte](141)
    摘要:
    企业间关系能力对促进网络内的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小企业的创新网络为背景,提出了联盟经验的组织学习与利用网络位置增强网络内竞争优势是网络内企业间关系能力形成的内外路径,并运用244个中小企业样本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内,组织学习在联盟经验与关系能力间并不起中介作用;网络内竞争优势在网络位置与关系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5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
    刘战伟
    2015(1).
    [摘要](773) [HTML](0) [PDF 0.00 Byte](102)
    摘要: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资源和环境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分析了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成分,考察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其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从区域差异来看,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东部地区农业创新者表现最为突出,中西部地区表现不太理想,面临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艰巨任务。
    6  分区域视角下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动态变化的比较研究
    周 姣 赵 敏
    2015(1).
    [摘要](596)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通过利用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2003~2012年高技术产业进行动态变化研究,并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结论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TFP增长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并且发展不稳定;珠三角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明显高于长三角地区,两大区域的规模效率无明显增长,因此两大区域在提高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7  我国自由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基于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分析视角
    徐鸿翔 韩先锋 宋文飞
    2015(1).
    [摘要](590)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本文从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基于中国工业细分行业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自由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对我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带来了正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效应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自由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差异,其对创新活动投入的影响远大于创新活动产出;自由贸易与研发投入与研发产出之间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随着自由贸易水平的提高,其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有着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各细分行业也呈现出显著的异质门槛效应。
    8  完善公共资助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思考——基于“中德企业技术创新与转移状况调查”的分析
    常静
    2015(1).
    [摘要](502)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公共资助作为一种常见的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效应带来的缺陷,在激励、引导、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报告基于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联合组织开展的“中德企业技术创新与转移状况调查”结果,深入分析了中国(尤其是北京地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所面临的公共资助现状、结构与需求,指出了现有公共资助体系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就完善公共资助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9  差异性服务化战略下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
    姜铸 张永超
    2015(1).
    [摘要](637)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根据服务化战略对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了服务化战略下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选择使用差异性服务化战略的两家制造企业进行评价,发现不同服务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提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议。
    10  集成项目交付模式下知识共享治理机制研究
    王丹凤 彭岩 张连营
    2015(1).
    [摘要](621) [HTML](0) [PDF 0.00 Byte](86)
    摘要:
    集成项目交付模式将项目各参与方集中在一个集成项目团队中,利用各方知识实现价值增值活动。知识共享对于集成项目团队成功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不足以解决团队所面临的知识共享问题,因此从知识治理的角度对能够治理知识共享的机制进行探究。通过对知识共享和知识治理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提出适合集成项目团队的知识共享治理机制,即基于网络、信任和文化、激励、决策权分配的机制,为集成项目团队的成功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11  基于AHP和DEMATEL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研究
    刘超群 武 忠
    2015(1).
    [摘要](673)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而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影响因素的层次结构,综合使用AHP和DEMATEL方法 ,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可再生能源技术顺利实现商业化的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创造能力、政府政策、市场不确定性和补充性资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商业化效果的影响相对较大。
    12  基于分工理论的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化的微观机理研究
    仲晶晶 梅强教授 刘素霞
    2015(1).
    [摘要](564)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 为探寻安全生产服务市场化的微观机理,以专业化分工理论为基础,构建内生专业化水平的企业职能分工模型。研究表明,在企业生产职能和安全生产服务职能实现专业化分工的模式下,即将安全生产服务职能外化至市场,企业只专于生产职能,生产效能和安全生产服务效能均有提高;安全生产服务的市场化专业供给模式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安全生产服务由中介组织进行市场化供给是与企业的长期发展、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型及政府职能的弱化相一致的。
    13  建立与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特点相适应的绩效评估制度
    翟启江
    2015(1).
    [摘要](621) [HTML](0) [PDF 0.00 Byte](107)
    摘要:
    2000年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颁布实施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扩大、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同时这些经费使用的用途和效果也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但目前我国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评估方面的工作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颁布了一些部门规章,开展了一些绩效评估理论研究和实践,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下一步应重点从立法,组织体系、分类评估和基础条件建设入手,满足当前科技投入绩效评估的需求。
    14  政治关联、政府干预与碳信息披露水平——基于资源型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
    赵选民 霍少博 吴勋
    2015(1).
    [摘要](452)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本文以西部资源型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政治关联和政府干预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国有控股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政治关联与政府干预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不显著;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政治关联与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政府干预程度越高,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越低。
    15  2001-2010年我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评价
    许端阳 陈刚 赵志耘
    2015(1).
    [摘要](500) [HTML](0) [PDF 0.00 Byte](84)
    摘要:
    本文从科技支撑要素结构重组、产业结构升级、需求结构优化的过程入手,提出我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对2001-2010年我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我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断增强,且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科技在加快推动要素结构重组和需求结构优化的同时,在近5年来支撑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有所弱化,这主要归因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滞后,而这些也对科技引领投资、创造消费需求等产生重要影响。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
    陈瑜
    2015(1).
    [摘要](587)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实现从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并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研究的意义,同时,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理论体系、空间形态创新的测度、演化机理、影响因素、以及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系五个方面归纳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形态创新的研究方向。
    17  资源型产业集群低碳技术开发演化博弈及仿真
    吴洋 范如国
    2015(1).
    [摘要](613)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资源型产业集群内大型和小型两类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的演化模型,分析两类企业合作的动态演化过程,并运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进一步分析了两类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合作的收益系数和风险系数对两类企业合作开发低碳技术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集群内企业合作的建议。
    18  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特征与内涵研究
    赵丽梅
    2015(1).
    [摘要](602)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论文从知识创新与知识整合的关系入手,论述了知识整合是实现知识创新的关键环节,揭示了知识整合是高校科研团队知识创新集体理性态势体现的内涵,并从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团队的组织结构和团队的知识创新运行模式等方面剖析了高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知识整合任务、知识整合所需知识、知识整合参与人角色和知识整合模式等方面论述了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特征,最终从知识整合目标、知识整合过程、主体之间的知识整合关系、主体参与团队知识整合的意愿等方面论述了面向知识创新的高校科研团队内部知识整合的内涵。
    19  以企业为主体视角下的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基于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
    解鑫 刘芳芳 冯 锋
    2015(1).
    [摘要](489)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从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中心主体的视角出发,首先对区域创新的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并试图建构一个基于该分析架构的两阶段网络DEA模型。之后采用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对区域创新分阶段及整体效率水平作实证测算。根据计算结果,最终给出相关结论及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0  国外包容性创新研究现状述评与未来展望
    赵武 孙永康 庞加兰
    2015(1).
    [摘要](684) [HTML](0) [PDF 0.00 Byte](71)
    摘要:
    包容性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成果惠及社会大多数人的引擎,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包容性创新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因此,如何驱动包容性创新已成为创新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首先对包容性创新概念、内涵与特征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与精英创新的不同;然后从商业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影响因素、影响作用等五个视角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评介;最后,在指出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1  知识视角下技术创新网络伙伴选择方式仿真
    刘晓燕 单晓红
    2015(1).
    [摘要](533)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知识是技术创新网络中传递的关键资源,不同的伙伴选择方式会对网络内知识的扩散和网络结构造成不同的影响。文章借助多主体仿真的方法,以知识学习、知识创新为切入点,分析了以资源互补性、社会资本丰裕程度、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不同的伙伴选择方式构建的技术创新网络在网络结构、网络内知识分布、节点间关系与网络绩效上的差异,为技术创新网络的治理提供参考。
    22  可持续城镇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
    刘密霞 丁艺
    2015(1).
    [摘要](579)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城镇化、信息化和全球化成为现代社会的三大趋势,50%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消耗着全球75%的能源,因此可持续城镇化发展成为各国关注的课题。本文进行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及以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首先研究了可持续城镇化的内涵与关键要素;接着从低碳排放、城镇合理布局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可持续城镇化的发展;最后探讨了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关系、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生态系统弹性管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下的公共服务,以及信息化与可持续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愿景——智慧城市。
    23  光伏产业技术特征和政策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 2009-2013)
    甘卫华 刘振梅
    2015(1).
    [摘要](625) [HTML](0) [PDF 0.00 Byte](247)
    摘要:
    光伏产业具有技术更新快、资金投入大、市场变化快、产业风险大的特点,客观上对认知和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存在一定的难度。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光伏产业技术特征和政策的研究进行相关综述与全面回顾。首先,梳理了光伏产业的定义;然后,从光伏产业技术特征、光伏产业政策角度对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和总结;最后,总结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24  产业发展与能源足迹关系研究——基于广西、宁夏的对比分析
    秦艳
    2015(1).
    [摘要](444) [HTML](0) [PDF 0.00 Byte](30)
    摘要:
    国家支持西部地区通过市场实现优势资源转化,并以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及能耗下降15%左右作为最终目标。但是,西部地区能源资源分布及产业发展方式各不相同, 要实现经济增速和能耗降低的双重目标并不容易。本文选取了西北的宁夏与西南的广西,进行能源消费足迹驱动因素的对比分析,寻求基于资源禀赋的西部能源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25  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人力资源柔性的中介效应
    邢会 高素英 张金 于慧
    2015(1).
    [摘要](480) [HTML](0) [PDF 0.00 Byte](104)
    摘要:
    随着竞争环境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剧,学者们尝试从人力资源柔性角度解析高绩效工作系统(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s, HPWS)与组织绩效间的“黑箱”,因其更加调强对外部环境的灵活反应和柔性应对。基于此,本文凝练相关文献,采用层级回归和描述性统计分析法,以110家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HPWS、人力资源柔性与组织绩效间的关系机理,结果表明:HPWS与组织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性;人力资源柔性显著提升组织绩效;人力资源柔性在HPWS与组织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26  知识产权保护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
    李正锋 逯宇铎 叶娇
    2015(1).
    [摘要](603)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扩展了Coe和Helpman模型,利用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增加而逐步提升,达到拐点后这种影响有所回落,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大致呈倒U型趋势。实证结果指出: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目前江苏政府应继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要适度。
    27  研发人员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对敬业度的作用路径
    高建丽
    2015(1).
    [摘要](669) [HTML](0) [PDF 0.00 Byte](64)
    摘要:
    选取了山东省、上海市及广东省三地部分组织的276名研发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及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对员工心理资本、组织支持感与敬业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支持感对敬业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资本对敬业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心理资本在组织支持感与敬业度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心理资本在价值认同、关注利益与敬业度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工作支持与敬业度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28  社会变迁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与作用机制研究
    陈再齐
    2015(1).
    [摘要](548)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从社会变迁的视角着手,立足于人类文明进程的普遍性,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演进规律,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作用划分为蒙昧结合、互动发展、共生发展和融合发展四个阶段,认为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程度的深化,文化为科技发展提供价值取向、发展环境、方法补充和激励机制,对科技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科技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传播媒介和价值取向,并通过市场促进或抑制特定文化的发展。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