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PPP项目残值风险本体知识库的构建与应用
    陈恺文 徐鑫 袁竞峰 光明 李启明
    2017(2).
    [摘要](1006) [HTML](0) [PDF 0.00 Byte](152)
    摘要:
    PPP项目在建设与运营阶段面临众多风险,移交时的残值风险的控制管理是PPP项目取得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PPP项目残值风险的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了残值风险的本体知识库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应用分析。通过对PPP项目残值风险的文献回顾,对该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建立PPP项目残值风险的知识框架。同时,定义知识框架里各个概念及其结构层次,并对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属性进行知识表示,再根据SWRL语言对概念关系进行适当推理。最后,论文采用本体编辑软件Protégé构建了Sky大桥项目的残值风险本体知识库,对知识进行更有效的表达,促进其可共享性和可传递性,实现更深入的信息查询和数据处理功能。
    2  基于产业竞争力的软件产业安全评价
    曹萍 张剑
    2017(2).
    [摘要](761)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由于缺乏国际竞争力导致的产业安全问题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尤其是软件产业这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竞争力的视角构建了软件产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内资企业竞争力、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和竞争环境五个一级指标。利用2007-2013年软件业的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软件产业的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软件产业目前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最后,提出了维护我国软件产业安全的建议。
    3  欧盟EIS与IUS的指标体系演化分析
    .曹清泉; .刘明广
    2017(2).
    [摘要](750) [HTML](0) [PDF 0.00 Byte](80)
    摘要:
    2000年3月,欧盟在里斯本会议中呼吁要通过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来应对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2001年欧盟正式发布欧洲创新记分牌(EIS),制定了相应的创新指标体系并每年发布一份报告。从2010年开始创新联盟记分牌(IUS)的发布代替了欧洲创新记分牌(EIS)。本文介绍了EIS和IUS每年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的演化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欧盟创新指标体系进行总结。
    4  孵化器内新创企业间知识分享渠道与企业绩效
    石书玲
    2017(2).
    [摘要](707)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知识分享是驱动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孵化器内新创企业间存在的大量共有知识需求使其知识分享变得尤为迫切。以实证研究方式,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孵化器内新创企业间知识分享渠道的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AMOS 21进行了修正。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孵化器与新创企业间的接触、加强新创企业核心人员间的接触、由孵化器牵头举办企业家培训及企业家沙龙、由孵化器组织建立新创企业成功及失败案例库、由新创企业经理明确知识分享的范围、创建新创企业间知识分享的文化氛围是现阶段提升孵化器内新创企业绩效的有效渠道。
    5  我国女性科技人才高端缺失原因分析
    贾增科
    2017(2).
    [摘要](578)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造成女性科技人才高端缺失的原因极为复杂。从女性科技人才在不同学科领域分布差异、性别歧视和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研究对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的影响,通过数据分析、调查问卷和博弈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发现女性在数学能力的天然劣势和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定位等影响了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该研究将对指导女性科技人才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6  所有制类型与创新能力差异的测度比较
    林峰
    2017(2).
    [摘要](687)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针对部分学者认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最低的判断,在探讨国有企业范围的界定、剖析其他学者论证过程与其研究结论的关系、重新探讨“经济人”这一前置假设之后,选取2007-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这一竞争性行业中的微观企业数据,使用Malmquist Index对比分析了国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上市公司的创新情况,样本测算结果表明,整体上国企比私企的创新能力反而更高,细分企业对比也是各有千秋,但国有企业更胜一筹。最后进一步认为产权属性未必必然导致创新能力优劣。
    7  基于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的学研产合作分析*
    谭春辉 李思佳
    2017(2).
    [摘要](660) [HTML](0) [PDF 0.00 Byte](57)
    摘要:
    在我国相关政策制度的积极引导与激励下,高等学校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研发与转化项目。加强学研产合作已成为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本文选取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作为数据来源,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三个维度,从整体概况、年度分析、核心高校三个层面,对2000-2014年间的学研产合作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学合作、学-研合作、学-产合作虽在个别年份有波动,但总体上处于稳定上升状态,高水平、高层次的学研产合作将成为应用推广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完成重大科学技术工作计划项目等方面的主流。
    8  中国制造业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2005—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周彩红 咸鸣霞
    2017(2).
    [摘要](803) [HTML](0) [PDF 0.00 Byte](70)
    摘要:
    本文以区位熵作为中国各省市制造业聚集指数测度指标,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Super-SBM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对中国各省市(除西藏)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用2005-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对外开放程度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正向影响;并且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呈现先递减、后渐增、再递减的发展态势,即产业聚集增长效应符合“倒N型”假说。
    9  论权利穷竭原则的本质——“知识产品权利分离说”之提出与解读
    刁胜先
    2017(2).
    [摘要](781)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内容:世界知识产品贸易中各国政策的冲突与知识产权立法的分歧,使权利穷竭这个陈旧的话题不断引起学界新的关注且众说纷纭。究其根源,在于权利穷竭的法理本质并未得到应有重视与必要统一。因此,有必要从回归知识产权的视角,在对权利穷竭的相关理论学说评析基础上,审视权利的初始分配正义,直面“权利穷竭”命题的局限,尝试提出“权利分离说”,将知识产品上的知识产权、物权乃至于其他财产权同等重视,在客体、内容与效力等方面将其互相分离,以寻求同一财产对象上不同权利间和谐公平的共生共存之秩序,从而将“权利分离原则”上升为财产权法的共有原则。
    10  我国科技论文产出和时空演化初步探究
    郭雨辰
    2017(2).
    [摘要](587) [HTML](0) [PDF 0.00 Byte](78)
    摘要:
    为了更完整地刻画中国大陆地区科学重心的时空演化格局,本文将地理学、统计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应用于我国科技论文的研究,从空间角度定量研究了我国科学产出的时空演化路径和空间分布特征,最后得到几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均衡发展的政策启示。
    11  基于SECI模型的供应链企业知识转化模型研究
    张鹏 李全喜 张健
    2017(2).
    [摘要](637)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从供应链某一节点企业的角度,将知识划分为内部显性知识、内部隐性知识、外部显性知识和外部隐性知识四种类型;同时引入知识内部化和知识外部化的概念,以SECI模型中的四种转化模式为基础将供应链企业知识转化模式扩展为外(内)部知识局部外化、联合性内(外)部化、内(外)部知识局部内化、社会性外(内)部化八种。本文认为在供应链企业知识转化模型中,知识转化可以以任一形态下的知识为起点,以顺时针、逆时针或者两者并行的方式自由转化。通过知识转化,推动供应链知识管理活动的进行,最终实现知识创新。
    12  共享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
    苏屹 崔明明
    2017(2).
    [摘要](696) [HTML](0) [PDF 0.00 Byte](65)
    摘要:
    本研究探讨共享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根据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构建了基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模型。通过对包含536名员工的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享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权力距离正向调节了共享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变革型领导这种西方管理思想在高权力距离文化背景的中国同样能够受到员工的欢迎。最后讨论了实证结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3  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我国工业能源强度影响的实证研究
    杨瑾 曹梦楠
    2017(2).
    [摘要](783) [HTML](0) [PDF 0.00 Byte](86)
    摘要:
    能源强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以及能源消费水平等。利用我国工业1990-2015年间的统计数据,根据随机前沿生产模型理论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种技术路径,引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解出反映技术变化的技术进步指标(TC)及技术效率指标(EC),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能源价格、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可在能源价格和能源强度间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且从长期来看,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为工业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术进步则在短期和长期内可达到促进行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赢结果,而规模效率对于降低能源强度的正向调解机制尚不显著,但从长期看来仍表现出了积极趋势。
    14  创新链内多重网络、创业能力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康健 胡祖光
    2017(2).
    [摘要](757) [HTML](0) [PDF 0.00 Byte](76)
    摘要:
    构建出新创企业“创新链多重网络特征—创业能力—创业绩效”的理论框架,将创新链多重网络特征解构为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将创业能力解析为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三个维度,通过209家新创企业的问卷,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理论假设。实证结果表明:创新链内的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对创业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创新链内的政治网络、技术网络和商业网络对创业能力的三个维度均存在正向影响,政治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机会获取能力所完全中介,技术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创业认知能力、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所部分中介,商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作用被机会获取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所部分中介。
    15  基于需求扩张效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策略研究
    左晓露 郑锐 施文
    2017(2).
    [摘要](696)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基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对电动汽车需求的扩张效应,分别建立了Cournot和Stackelberg的充电设施投资市场中政府和私人企业投资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对比两个模型结果发现:政府与企业均在Cournot博弈模型下获得更大利润,而在Stackelberg模型下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总量更大。基于某市电动汽车实际应用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需求扩张效应刺激政府与私人企业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投资,当环境因素比社会财富更重要时,政府应成为市场引导者,推动市场中充电设施的投资。
    16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产品的推广效果研究-基于会展活动的视角
    杨顺勇 任晓师
    2017(2).
    [摘要](420)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本文从会展的新视角聚焦“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发展趋势,以推广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的产品为目的,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产品的推广效果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文献研究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影响会展推广制造业产品效果的17个指标,采用Likert量表的问卷形式进行实地调研收集数据,通过客观赋值法中的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案例分析,对基于会展活动的制造业产品推广效果进行评价,达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的目的。结论表明,企业通过会展推广制造业产品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开拓市场、创造价值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该结论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正确利用会展平台推广制造业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
    17  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刘敏
    2017(2).
    [摘要](683)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协同创新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沟通、协调、合作、协同四个步骤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明确其具备“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双轮驱动力、共同的认知体系和基本行为准则、共建的创新服务平台、产业资本、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融合发展、科学导向与产业导向相互促进等特征,是各区域深入实施协同创新发展重要保障。
    18  多属性交叉聚类法的理论与应用
    刘新建 石岩璞
    2017(2).
    [摘要](482)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的模式识别方法,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非常普遍。但是在实际使用分析过程中经常被滥用。聚类分析的应用首先要考虑应用研究的目的,根据目的设计聚类指标体系和聚类准则,当准则指标同时用于评价时,距离指标相当于评价的总指标,因此还应注意其与评价分析的关系。文章针对聚类分析的可解释性和可用性提出了多属性交叉聚类法,并在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中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也显示出其优越性。
    19  知识产权权利属性再思考*——一种对“私权公权化”的反思
    严新龙
    2017(2).
    [摘要](551)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以及实践中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角色日益突出,这赋予了知识产权权利属性这一基础理论问题新的内涵。知识产权私权公权化说存在知识产权社会权论国家干预论以及利益平衡论三大误区,公权力介入知识产权应以保护而非限制为目的,知识产权权利的私权属性有必要再回归。其私权属性体现于本质上是一种财产权、专属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包括加强知识产权人的自我保护。
    20  云制造环境下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架构研究
    黄海松 姚立国 田野
    2017(2).
    [摘要](607) [HTML](0) [PDF 0.00 Byte](71)
    摘要:
    为解决现有农机行业存在的集中度分散、分布不均衡、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分析了农机供应链的运营现状,将云制造技术应用于农机供应链,提出了一种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架构。农机供应链运用云服务平台进行优化、重组和精确的管理,依靠云制造农机供应链服务平台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优化。本文对该平台结构模型、业务运营模型和业务处理模型做了阐释。通过分析用户需求,由云制造平台将需求信息进行分类处理和解决,以服务的形式来满足客户需求。
    21  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创新的双层构架:以铭源集团为例
    姜照华 韩笑 周文博 杨金彪
    2017(2).
    [摘要](626)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中国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伴随着分工的细化,应健全完整的产业链运作模式,本文以铭源集团为例,构建石油化工全产业链创新的双层架构。第一层架构指生产经营过程的具体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的架构,包括仓储、生产加工和贸易的创新;第二层架构则是建立在第一层架构之上的联系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物流创新和基于全产业链的金融创新。同时将 “创新驱动”致力于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给出相应建议。
    22  基于IPD博弈的创业型大学与企业合作行为演化的仿真分析
    殷辉 陈劲 杨学春
    2017(2).
    [摘要](610)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论文首先分析了创业型大学、产学合作演化、重复囚徒困境(IPD)博弈及其演化策略的研究现状,然后基于非对称IPD博弈和Netlogo仿真平台,构建了创业型大学与企业合作行为演化的多主体仿真模型,并引入“一报还一报”(TFT)经典演化策略,深入分析了TFT策略对该产学合作行为演化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在运用TFT经典演化策略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合作者密度、参与者数量、空间范围对合作行为演化具有无、正向和负向的影响,而收益分成系数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最后,从博弈主体和政府二个层面给出了对策建议。本研究对产学合作中避免囚徒困境以及对IPD博弈研究的拓展具有现实意义。
    23  产学研合作项目模式与高校科研绩效
    郑丽霞 翟磊
    2017(2).
    [摘要](676) [HTML](0) [PDF 0.00 Byte](73)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全国53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产学研合作项目模式与高校科研绩效的关系,以及R D投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结构和科研经费投入在委托研究模式、共建合作平台模式、合作培养人才模式、校企战略联盟模式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科研经费投入在技术转让模式对高校科研绩效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因此,高校应重视开展各类形式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加强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的人员、资金、平台等资源,提高科研绩效。
    24  创新网络中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艾志红
    2017(2).
    [摘要](665) [HTML](0) [PDF 0.00 Byte](57)
    摘要:
    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视角,探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创新网络中网络结构、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依据经典文献,对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组织内部管理因素与潜在吸收能力、实际吸收能力的关系,实际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概念模型,进行实证验证。通过227家样本企业的调研问卷,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创新网络中的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均显著促进潜在吸收能力的提升,潜在吸收能力有利于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组织内部管理因素在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间起调节作用,实际吸收能力的提升最终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吸收能力在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25  极大熵准则下的群决策AHP-DEA模型研究
    金帅 张庆 卢波
    2017(2).
    [摘要](661) [HTML](0) [PDF 0.00 Byte](70)
    摘要:
    传统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模型,其约束锥的构建是在单一决策者的环境之下,无法解决多个决策偏好存在时的问题,因此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不可靠性。如今一个决策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综合多方的意见,而群决策的概念能够充分考虑多决策者情况下决策偏好的选择。因此,在本文中,将群决策思想融入该模型,通过对多决策者不同偏好的基于欧式距离的聚类、基于判断矩阵hardmard积的集结以及基于极大熵准则的合成,形成含有群决策思想的DEA偏好约束锥,置于DEA模型中,从而形成了极大熵准则下的群决策下的AHP约束锥的DEA模型,最后结合算例,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6  后发区域生产系统向创新系统的演变:以深圳为例
    李平
    2017(2).
    [摘要](565)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后发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内产业组织与治理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产业创新维度上,表现为企业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学习获得了自主创新能力。在区域治理维度上,表现为从扩大生产向激励创新的转变,以实现区域内的知识供给与流动。深圳草根型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其管治型区域生产系统,并呈现出向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的阶段性转变。这一案例对知识资源稀缺的后发区域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7  基于云模型的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鲁平 李存斌
    2017(2).
    [摘要](655) [HTML](0) [PDF 0.00 Byte](147)
    摘要: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准确把握和评价是提升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本文以电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并根据其特点,通过对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建立一套能源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利用云模型在电力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上,构建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企业创新能力水平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提出提高电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28  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李 玲 刘利
    2017(2).
    [摘要](718)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基于北京的区域资源特点,构建北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与模型,运用AHP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从北京地区的高技术产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共六大产业中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息传输、软件和服务业综合得分最高为0.666,其次为航空航天产业(0.476),进而为北京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选择建议。
    29  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评估模型与实证研究
    张中青扬
    2017(2).
    [摘要](663)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30  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创新能力、竞争优势的关系 ——基于资源和动态能力视角
    张光明 徐飞
    2017(2).
    [摘要](483) [HTML](0) [PDF 0.00 Byte](61)
    摘要:
    从资源的角度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对竞争优势的作用,从动态能力的视角分析创新能力在全面质量管理和竞争优势之间的中介效应。选取110家制造业和服务业为样本数据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全面质量管理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在这一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31  基于TPB理论的“互联网+农产品”众筹影响因素研究
    单汨源 李华 刘小红
    2017(2).
    [摘要](501)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众筹是互联网的产物并依托于互联网迅速发展。本文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农产品众筹模式的融资影响因素。以我国最大电商平台淘宝众筹的数据为样本,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了项目属性、卖家信息和发起人态度三方面对众筹项目影响特点。实证结果显示:项目信息更新、回报种类、卖家信用水平、证书数量、视频对众筹项目呈显著正向影响;融资目标、最低投资额呈显著负向影响;项目图片信息和回报期限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得到提高众筹项目成功率启示。
    32  2015年版《美国创新战略》评析及对策研究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2017(2).
    [摘要](517)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2015年10月,美国奥巴马政府第三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系统部署实施面向未来的创新战略和政策。文中系统分析了2015年版《美国创新战略》的框架内容,评析了美国创新战略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推动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
    33  “五位一体”视角下的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路径研究
    陈 敏 刘佐菁 江 湧
    2017(2).
    [摘要](784) [HTML](0) [PDF 0.00 Byte](136)
    摘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本文梳理了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状,并探索提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框架下,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加强文化科技创新融合、推进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营造良好知识产权创新生态等。
    34  环境规制、政治关联转变与企业产量 ——基于148家上市企业数据分析
    游达明 张杨
    2017(2).
    [摘要](611)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的改变使得政府与企业间的污染排放问题发生转变,污染企业不得不重新考虑生产模式,来应对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增加。通过调查得到的148家上市企业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环境政治关联变化对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产量、技术创新的影响。实证发现,政治关联度下降会导致企业排污量的减少,同时会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态度转变带来的影响在污染更为严重的纺织服装行业中更深,由此说明原先产值考核制度下环境污染问题的政企合谋是存在的,官员考核制度转变能解决一定程度的企业排污问题。
    35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实证分析
    池敏青 许正春 刘健宏
    2017(2).
    [摘要](815)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为分析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福建省农科院)下属的15个研究所为研究对象,统计各研究所“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的科研人力、财力投入和科研成果产出量化分数,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并以投入和产出为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科技人才、经费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量化数存在十分显著的线性关系,且人才和经费投入弹性系数a b>1,福建省农科院各研究所的发展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为进一步提高科研效益,促进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36  对美国专利滥用审查标准的反思与借鉴——以Philips专利池许可系列案件裁决书为研究对象
    沈亚岚
    2017(2).
    [摘要](745)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为排除适用本身违法规则,生效裁决书错误认定不构成搭售之事实;在适用合理分析规则时,竞争效果分析偏于模糊。论证逻辑性不强,结论说服力不强,反应审理法院先定结论而后论证,旨在维护专利池许可的合法性。司法审查折射立法态度,影响着行政审查,共同形成了宽松的审查氛围。当前我国尚处于专利滥用规制初期,要以相关指南制订为契机,建立健全专利池审查模式、审查方法、信息披露机制等,推动强化行政审查、司法审查“落地”。
    37  基于TPB模型的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的行为机理研究
    肖开红 王小魁
    2017(2).
    [摘要](547) [HTML](0) [PDF 0.00 Byte](69)
    摘要:
    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行为的概念模型,借助河南、山东和湖北132家规模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影响规模农户参与农产品质量追溯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据此阐释规模农户参与质量追溯的内在行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规模农户预期收益、参与成本和农产品质量改进意愿显著影响规模农户的行为态度,并通过行为态度显著正影响其参与意向和参与行为;规模农户感受来自政府、家人的群体规范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等压力显著影响其主观规范,进而对其参与意向和参与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规模农户自我能力认知、对政策的熟悉程度和风险认知水平显著影响其控制认知,并通过控制认知显著作用于参与意向和参与行为。本文聚焦于规模农户这一细分群体,并揭示了其参与产品质量追溯行为机理,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提高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针对性。
    38  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时空耦合协调分析
    谢彦龙 李同昇 李梦雪 陈云莎 王昭 赵新正
    2017(2).
    [摘要](805)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探讨了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了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4年,西安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处于陕西省首位,其他地市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较西安有较大的差距,且区域创新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整体耦合处于磨合阶段,耦合协调水平为中度协调耦合,区域差异明显;陕西省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发展由2009年的“一极两强”空间格局发展为2014年的“一极多强”空间格局,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增强。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推动创新驱动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9  德国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做法与借鉴
    章熙春 柳一超
    2017(2).
    [摘要](714)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德国是世界创新大国之一,已在各项高科技战略的创新政策引导下形成了由联邦政府部门、学术协会、高等教育机构、产业组织及中介部门等共同参与合作的多元化国家创新系统。德国科学委员会对科研机构绩效评价制定了总体框架,四大研究机构则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其下研究所进行有针对性的同行评价。而对国家创新系统的评价则有不同机构发布的创新能力报告,每个指标体系都对德国总体、各地方以及世界主要国家的创新能力做出分析,已达到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的目的。本文认为,应根据评价对象设定评价方法,提升评价结果的国际性与综合性;兼顾评价成本与评价质量,促进评价的标准化与信息化建设;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组织部门纳入国家创新系统中,形成联动的创新体系,使科技评价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辅助性与常规性事项。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