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0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科技投资、知识产权制度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双重门槛效应分析
    韩 莹 陈国宏
    2018, 38(1).
    [摘要](2741) [HTML](0) [PDF 0.00 Byte](64)
    摘要: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初探了各地区科技投资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区域创新绩效影响的差异性,并基于其中的非线性关系,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分析科技投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双重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中等程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利于科技投资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加大科技投资规模,优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可以提高科技投资的使用效率,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政府部门切记走入盲目加大科技投资规模的误区,应根据各地现实情况合理调整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融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这一关键领域,切实推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与发展。
    2  创新模式的比较与整合及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启示
    余吉安 余潇 赵蕊
    2018, 38(1).
    [摘要](2122)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不同的创新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及最优应用场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是一个系统,需要整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等创新模式,使之契合于高端装备制造的层次与结构。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创新的层次-结构来集聚相关资源有效实施创新。基于此,以轨道交通制造业为例提出相关对策。
    3  基于EPNR模型的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罗敏
    2018, 38(1).
    [摘要](2323)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动力因素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有效运行,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以EPNR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全球公益性和显著的外部性,导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动力效能受限,完善低碳政策是提高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动力效能的有效途径。
    4  产学研组织间二元网络联结类型与演变
    陈彩虹 朱桂龙
    2018, 38(1).
    [摘要](1950)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产学研合作本质是组织间合作,异质组织间的“弱连接”带来知识互补的合作优势,组织间知识的差异又必须通过组织间“强连接”合作网络来弥补知识的鸿沟,因此产学研合作组织间合作和演化具备组织间“强连接”和“弱连接”二元网络特征。本文基于组织间“强连接”和“弱连接”二元网络的理论,运用理论模型、图论和案例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中二元网络结合和演变特征,分析不同阶段与之相适宜的治理机制。
    5  政府数据开放评价体系研究*
    崔旭 赵希梅 王晓文 韩子鹤
    2018, 38(1).
    [摘要](2271)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本文采用专家调查法和总分比重法,同时参考国际组织开放政府数据评价指标,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5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政府数据开放指标评价体系,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制定和评价行为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6  广东省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对比分析研究
    侯红明 庞弘燊 宋亦兵 覃筱楚 黄耀东 张雯
    2018, 38(1).
    [摘要](2380) [HTML](0) [PDF 0.00 Byte](58)
    摘要:
    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具备较为明显的专利优势,依赖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广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本文选取广东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传统产业下的若干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进行知识产权密集型情况对比,并通过发展现状、经济贡献及研发创新三个维度进行了对比,最后利用SPSS工具对广东省生物医药专利发展进行预测,为增强广东生物医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供建议。
    7  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与内涵研究
    刘春艳 陈媛媛
    2018, 38(1).
    [摘要](2441)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知识转移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本质,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必要过程。科学定义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并从目标层面、操作层面、组织层面探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的特点。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剖析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特征,包括:知识转移的任务复杂性、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深度距离较小且知识宽度距离较大、转移的知识以隐形知识为主、团队内部信任关系建立时间较长、多重调控。最终,从目标、要素、过程、关键环节等方面阐释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内涵。
    8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理论的武汉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柯小玲 向梦 冯敏
    2018, 38(1).
    [摘要](2530)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特点,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并以武汉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近十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4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生态安全水平最佳,达到较良好水平。
    9  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嵌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基于VAR模型分析
    魏艳秋 和淑萍
    2018, 38(1).
    [摘要](2178)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目前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美国、德国等工业强国纷纷制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制造业。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正面临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以及中低端制造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双向挤压”。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加快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全球竞争力已迫在眉睫。文章以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内生变量,选取2002--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一阶差分VAR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深入分析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融合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之间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互动发展,并且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10  高校上市公司创新能力与成长性的关系研究 —基于典型相关性的分析
    李玲 王婷
    2018, 38(1).
    [摘要](2213) [HTML](0) [PDF 0.00 Byte](58)
    摘要:
    高校上市公司(LCCU)作为科研、人才与市场的结合体,在我国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参考关文献,本文建立了LCCU创新能力与成长性的指标体系结构,利用40家高校上市公司在2011-2015这5年间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指标数据,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法,深入探讨这类公司创新能力与其成长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LCCU的创新能力和成长性高度正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类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研发能力相较于创新意识和环境对公司的成长性影响更大;盈利、营运、发展能力也较偿债、市场预期能力能更强地解释LCCU的成长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将对高校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公司管理、市场投资等利益相关方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1  基于优化权重RAM-DEA模型的工业行业效率评价
    肖 智 朱安明
    2018, 38(1).
    [摘要](2156)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评价综合效率的RAM-DEA模型具有非径向性、客观性、指标多样性的特点,但模型中一维权重参数未充分考虑决策单元与评价指标的相互影响,导致测得的效率值可能存在偏差。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决策单元与多种投入、产出指标的差异纳入模型之中,建立优化权重RAM-DEA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为全面衡量工业行业效率,构建了以计算机数、网站数为信息化投入,能源、劳动力、资本为自然投入,工业增加值为期望产出,温室气体与总颗粒物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的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9个工业行业综合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比较模型改进前后测算的综合效率值,发现优化权重RAM-DEA模型可以涵盖多类投入、产出指标且考虑到各指标与决策单元之间的影响,测得的效率值能反映出工业行业间差异。
    12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的众创空间研究:一个研究框架
    孙荣华
    2018, 38(1).
    [摘要](2432)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当前,我国众创空间的建设如火如荼,有关众创空间的研究紧跟形势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创业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指导众创空间建设并支撑其学术研究开展,在梳理国内外创业生态系统和众创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众创空间研究的一个系统框架,提出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众创空间研究应以价值共创为核心,关注众创空间发展阶段和创业流程,着力解决下列问题:众创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众创空间的纵向演化与横向比较,众创空间的需求、供给及其均衡,众创空间的结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
    13  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影响——基于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曹阳 易其其
    2018, 38(1).
    [摘要](2388) [HTML](0) [PDF 0.00 Byte](69)
    摘要:
    本文以中国生物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2-2015年数据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的规模与连续性对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研究政府研发补助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绩效显著正相关,政府补助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而政府补助的规模对于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负向调节作用,政府补贴的连续性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正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调整企业研发补助形式等建议。
    14  开放式创新中的多主体参与前沿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张培 杨迎
    2018, 38(1).
    [摘要](1959) [HTML](0) [PDF 0.00 Byte](60)
    摘要:
    多主体参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本文在回顾开放式创新内涵与特征及其与绩效关系的基础上,从多个主体的参与内涵、参与角色以及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等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回顾,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为我国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多主体参与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5  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选址定容研究——以南京河西新城为例
    贾斯佳 袁竞峰
    2018, 38(1).
    [摘要](2360) [HTML](0) [PDF 0.00 Byte](62)
    摘要:
    基于中心地理论进行了各级充电站的选址网络布局,基于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以规划成本最小且盈利为目标的经济性分析得到了充电站的具体选址方案;以供需平衡为原则,借助ArcGIS软件的分析功能确定了按需定容的步骤和算法;综上方法可得到了一个多时期的电动汽车选址定容计划。最后通过对南京河西区域的充电站的选址定容进行了案例分析。
    16  中国区域环境绩效与绿色技术溢出、环境溢出关系研究
    韩伯棠 肖海洋 陈艳春
    2018, 38(1).
    [摘要](2358)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二十一世纪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将是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断追求绿色创新技术、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国绿色技术存量日渐增多,但在绿色技术及其溢出对于区域环境绩效的作用方面尚无明确研究结果。本文基于中国实际从区域层次入手,结合空间计量和知识溢出领域已有研究成果,通过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来探究绿色技术溢出、环境溢出对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同时考虑到劳动生产率、政府政策、区域内部绿色技术存量等因素。进行数据检验和回归后,分析六个模型结果发现:①劳动生产率在改善环境绩效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②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和环境溢出效应均存在并且表现为全国层面;③区域外部的绿色技术溢出对改善区域内部环境绩效起到积极影响;④工业发展存在跨区域聚集现象;⑤外部较差的环境绩效会给予区域内部改善环境绩效的动力,即环境溢出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也发现了在绿色技术发展和政府节能环保支出分配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17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博弈分析
    黄丽清 张成科
    2018, 38(1).
    [摘要](1978)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银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业方面逐渐受到威胁,银行急需寻求新的方式以维持自身的市场份额。为探索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的稳定性并制订有效的优化策略,通过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了在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平台的协助下,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知识产权评估商务平台间的合作不仅能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而且能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分担、违约补偿,大大降低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18  广东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中企业研发机构的作用研究
    郑秋生
    2018, 38(1).
    [摘要](1951) [HTML](0) [PDF 0.00 Byte](50)
    摘要:
    企业研发机构能助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在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新时期,企业研发机构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广东省企业研发机构发展仍未能完全支撑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标,为此,需要从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和质量上进行突破,通过提高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的意识,增强企业研发机构的实力,优化企业研发机构的布局,加强企业研发机构的管理以期达到企业研发机构加快广东省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目的。
    19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创新能力
    付琦 卓乘风 邓 峰
    2018(1).
    [摘要](3393) [HTML](0) [PDF 0.00 Byte](31)
    摘要:
    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背景下,区域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考虑空间因素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05-2015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已成为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源泉;在考虑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交互作用时,城市化和工业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效应有一定的提升。
    20  不同专利保护及碳配额交易下考虑WTP差异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的再制造决策
    许民利 尹浩 简惠云
    2018, 38(1).
    [摘要](1905) [HTML](0) [PDF 0.00 Byte](87)
    摘要:
    本文研究了WTP差异及不同专利制度下,碳配额交易政策及再制造商风险规避度对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专利费用模式新产品产量、再制造产品产量较高,新产品价格、再制造产品价格较低。(2)当再制造节碳能力较强时,变动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反之,固定专利费用模式下供应链碳排放总量较小。(3)固定专利费用存在临界值。当固定专利授权费用大于此临界值时,固定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反之,变动专利授权费用模式下OEM获利更多。
    21  基于创新价值网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研究
    张娜娜 胡斌 杨坤
    2018, 38(1).
    [摘要](2922)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区域知识承载力是区域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能力提高,本文从创新价值网的视角对区域知识承载力进行评价。首先从主体资源系统、科技创新系统、创新环境系统三个方面构建创新价值网,基于创新价值网的构造建立区域知识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AHP-DEMATEL方法对各个指标设置权重,该方法将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度、被影响度融入到权重中,降低了单由专家打分评价的局限性。最后对“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南亚国家的区域知识承载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22  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研究——基于因子分析的视角
    王帮俊
    2018, 38(1).
    [摘要](3315)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是在一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协同创新各方投入和产出的统一体。本文通过构建评价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投入和产出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提取出学研方创新能力、企业方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协同度等三个协同创新绩效主因子,并根据每个因子的贡献率/累积贡献率,确定出三个因子的各自权重。基于省域数据计算得出各中国3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因子总得分和排名情况。进而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评价结果,总结得出各自协同创新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国家创新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服务。
    23  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的得失分析
    石聪明 王锋
    2018(1).
    [摘要](2050)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在“十三五”期间要“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以及社会各界对国际大科学给予了广泛关注。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概括了国际大科学与小科学、大科学的区别以及国际大科学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国际大科学中ITER计划发展历程、目标以及我国参与ITER的历程、参与的目标与任务。着重对我国参与ITER计划进行了得失分析,并为我国后续参与和牵头国际大科学提出了有益对策。
    24  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
    曾明彬 李婵 李玲娟
    2018, 38(1).
    [摘要](2112)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基于科研团队社会资本及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确定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进而提出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理论假设,并将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分为嵌入在学术交流圈与政企联系圈中的社会资本;将创新绩效分为创新行为与创新结果两个维度。实证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外部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各维度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结果的影响不同;嵌入在学术圈与政企圈中的社会资本各维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同。
    25  基于中介服务视角的我国知识产权运营典型模式研究
    袁琳
    2018, 38(1).
    [摘要](4994)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塑造和创新对于激活知识产权市场、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运用、提升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从中介服务视角梳理北京市海淀区三大类八种典型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归纳各种运营模式的特点,基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列举不同运营模式的典型案例;从运营模式的主体、种类、服务内容、人才需求和运行环境等维度对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模式进行了评析,建议创新政府扶持方式、培养高端人才、构建绿色环境和建设一批重点运营机构以推进我国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创新发展。
    26  完善区域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进机制的对策研究
    王立军 范国强
    2018, 38(1).
    [摘要](2054) [HTML](0) [PDF 0.00 Byte](36)
    摘要:
    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发展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方式。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主要集中在专利权与商标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等方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具有其特点;在知识产权金融政策支持上,各地也采取了许多因地制宜的举措。针对浙江省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建立知识产权出资服务机制,完善企业和金融机构需求对接机制,完善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政府知识产权金融引导机制等方面加以改进。
    27  供应链层级与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来自我国整车企业供应网络的证据
    袁静
    2018, 38(1).
    [摘要](1909)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本文聚焦于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供应商所处的位置对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程度的作用方式。通过对广东省某整车企业的50家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供应商在供应链上的位置显著正向影响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即供应商越靠近供应链下游,其参与整车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水平越高。此外,企业所有权属性也显现出对二者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当供应商为内资企业时,其供应链层级对其参与客户新产品开发水平的影响更强。本研究有助于高层管理者了解供应链结构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
    28  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形成机理研究
    王凯 吴勇 朱卫东
    2018(1).
    [摘要](2141)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经济逐渐由封闭式系统转向开放式系统,企业创新日趋呈现出开放式创新的特征,有效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受到制度、文化、技术、社会规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是开放式环境下影响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的关键因素。文章融合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从知识整合能力和动态学习能力两个方面,构建了企业创新资源整合能力形成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系统阐释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构建高效的知识流动和有效的合作网络,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
    29  企业云计算服务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许博 邵兵家
    2018, 38(1).
    [摘要](2009)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是将信息技术和资源作为服务向客户提供的新兴计算方式。 云计算服务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IT应用水平和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云计算服务的推广依赖于广大企业对其的接受、采纳和应用。本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建立企业云计算公共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云计算服务的采纳和使用受到企业管理层动机、IT资源水平、企业规模和年龄的影响,同时受到外部压力,包括强制性、规范性和模仿性压力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云计算和IT创新服务的管理和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30  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与组织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
    张渊 张同建
    2018, 38(1).
    [摘要](1989)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研发型团队组织创造力的成长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研发型团队的激励过分注重需求激励、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和公平激励等内部性激励,忽视了强化激励的作用。隐性知识是研发型团队的主体性知识资本,知识转化是研发型团队的主导性知识行为。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揭示强化激励在组织创造力培育目标上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强化激励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表明:正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存在促进作用,负强化激励仅对知识外显化存在促进作用,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内隐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31  总经理离任前的公司研发投入变动研究
    吕荣杰 张文君 吴超
    2018, 38(1).
    [摘要](1874)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总经理离任前是否会削减研发投入,并从“想不想”(行为动机)和“能不能”(个人权力)两方面分组检验。结果发现:总经理离任与上年度研发投入负相关;当总经理未持有本公司股份或兼任董事长时,其具有离任前削减研发的动机、权力,两者负相关关系显著成立;当总经理持有公司股份或未兼任董事长时,其离任前削减研发的动机、权力受限,两者负相关关系不成立。本研究发现了总经理持股和两职合一在总经理离任前消极研发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为公司获取长期利益提供了新的证据。
    32  人才环境感知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实证——以广东省为例
    陈杰 刘佐菁 陈敏 叶小刚
    2018, 38(1).
    [摘要](6613) [HTML](0) [PDF 0.00 Byte](78)
    摘要:
    当前,国内外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面临流失的考验。对此,将人才环境感知分为人才政策环境感知、事业环境感知、团队环境感知和生活环境感知四部分,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人才环境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好的人才环境能有效留住人才,抑制人才流失,事业环境和团队环境对人才省内及省际流动意愿均产生负向影响,而人才政策环境和人才生活环境则分别单方面影响人才省际流动意愿和省内流动意愿。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打造人才生态、以环境留才的政策出路。
    33  科技成果价值的影响因素研究
    杨水利 史童 王春嬉 谭文俊
    2018, 38(1).
    [摘要](2306) [HTML](0) [PDF 0.00 Byte](59)
    摘要:
    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科技部最新提出的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了科技成果的研发与转化这两个阶段。通过AHP分析法对影响科技成果价值的因素进行重要程度排序,构建科技成果价值评价模型,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市场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34  基于两阶段的区域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李翔 邓峰 宛群超 白洋
    2018, 38(1).
    [摘要](2623) [HTML](0) [PDF 0.00 Byte](64)
    摘要:
    从创新生产的角度,围绕价值创造,将创新分为研发创新和产品创新两阶段,以2005—2015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港澳台地区)为样本,分析区域创新两阶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间的产业结构优化存在显著的空间互动关系,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高的地区对周边地区存在虹吸效应,致使我国区域间产业结构优化进程不同步;进一步研究发现,创新两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不但发生在本地,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研发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作用非常显著,而产品创新则更倾向于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35  面向产业创新链的技术策略选择模型构建 及实证研究
    段庆锋 潘小换 蒋保建
    2018, 38(1).
    [摘要](2012)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以特定区域特定领域的产业创新链为研究对象,站在整个创新链的高度,建立了基于产业创新链的技术策略选择模型,并以专利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对所选领域热点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所选区域的技术比较优势,选择出最优技术策略。以山西煤层气产业创新链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希望能为未来的技术策略研究方法提供参考。
    36  网络权力决定论研究回顾与展望
    孙国强 窦捷 吉迎东
    2018, 38(1).
    [摘要](2477)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网络权力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只要有信息交换和知识流动的地方,就会衍生出网络权力。权力是网络治理的基础,合理配置网络权力已经成为提升网络组织绩效的有效手段之一,因而对网络权力决定因素的研究也就成为提升网络绩效的突破口,为网络绩效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以网络组织为主要分析对象,对网络权力的决定因素以及研究方法所涉及到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述评,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探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37  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明 郑闽
    2018, 38(1).
    [摘要](2839)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本文将企业家精神变量细分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变量,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 DEA-Malmquist 指数法测算出各省市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企业家创业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各种稳健性检验印证了上述结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我们还提出提高创业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对策建议。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