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0卷第8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知识传播扩散特征研究-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
    姬晓辉 卢小根
    2018(8).
    [摘要](589)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科技型小微企业集群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演化、适应性的复杂网络系统,从而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具有了新的特点。文章首先构建反映集群组织结构变化的NW小世界网络模型,以特征路径长度、聚集系数等参数来反映组织结构特征和知识传播的关系。其次,结合科技型企业知识吸收的五大特征要素,建造了网络多维度的知识扩散模型。经模型检验发现,密切的战略联盟关系和知识交流频率能显著地提高网络中知识扩散量,降低特征路径长度,提高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能力。
    2  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协同度综合测度
    夏业领 何刚
    2018(8).
    [摘要](725) [HTML](0) [PDF 0.00 Byte](29)
    摘要:
    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和相邻基期协同度。结果表明: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显著提升,但科技创新系统有序度一直低于产业升级系统有序度,是制约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2001~2015年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在 [0.014,0.089]之间,处于低度协同演变状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互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平衡性发展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的提高,即发挥“ ”的整体协同效应,也更能促进复合系统相邻基期协同度的稳定演变。
    3  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内涵与广州功能定位
    张赛飞 刘晓丽
    2018(8).
    [摘要](558) [HTML](0) [PDF 0.00 Byte](32)
    摘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内涵;其次,分析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外部环境及基础条件,发现广州面临世界各大城市加快创新布局、中国迈向创新型国家、广东迈向中等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的外部环境,具备较大的城市规模、较高的发展水平、高效的劳动生产率、中等的研发投入强度等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应发挥的主要功能。
    4  基于异质性的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肖海莲 覃嘉敏
    2018(8).
    [摘要](615)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由于信息不对称,创新能力这种类无形资产很难被投资者甄别和认同,从而造成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被错估和金融资源错配等问题。本文基于异质性视角对创新能力进行理论分析,在实地调研和专家评判的基础上构建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来甄别和评估科技企业的综合创新能力、探索式创新能力和常规式创新能力。通过计算这三个创新能力指数,可以为政府和金融中介的金融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5  论“专利劫持”的法律属性及其司法救济
    周莳文 邓钰玮
    2018(8).
    [摘要](717)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标准必要专利是行业标准的必要技术,专利劫持产生的原因是专利与标准之间的利益冲突。专利权人不当申请禁令救济,破坏市场自由竞争,损害标准实施者合法利益。标准必要专利权人负有对外许可的义务,应当向所有标准实施者进行许可,而专利劫持却是一种违约行为。只有依据利益平衡的原则考虑签发禁令,确定标准必要专利的合理许可费,才能使标准专利的各方当事人对峙或冲突中走向相互协调,在法律规则的制定与完善中,实现司法禁令救济的正当性。
    6  区域间知识溢出的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1985年-2011年专利引用数据
    刘雯
    2018(8).
    [摘要](489)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本文首先使用1985-2011年的三十多万条专利引用数据来估计知识在我国30个省市间的溢出情况。研究发现,区域内生产的知识约有59%留在区域内部,41%知识将溢出到外部。进一步,基于知识溢出量计算出各省可获得的外部知识存量,结合我国30个省市27年的专利授权数据回归发现,区域外部的R&D对本区域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 `
    7  新常态下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反馈机制研究——基于SBM—DDF方法的广东省行业面板数据
    高琦 原宗琳 刘帷韬
    2018(8).
    [摘要](573) [HTML](0) [PDF 0.00 Byte](48)
    摘要:
    【】本文创新性地利用复合环境污染指数将广东省29个制造业行业分为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三大类。首先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SBM-DDF)得到三类行业的基于差异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及其分解指标,测算各行业2003-2015年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其次通过GTFP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揭示三类行业对各影响因素的反馈程度。估计发现GTFP及其成分对经济因素反馈不一:盈利能力(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行业发展(劳均总产值)是对GTFP及分解指标产生显著影响的两个主要变量,劳均总产值的增加对重度与中度污染行业的GTFP增长产生阻碍,而对轻度污染行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推进;盈利能力的提升则通过改善GTFP的分解指标或其他媒介而对三类行业产生GTFP增益。另外,外资占比仅对轻度污染行业的GTFP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外资占比对重度污染行业的不显著也并未使“污染天堂”假说在广东省得到印证;原煤消费比重的下降仅对重型污染行业GTFP的改善有促进作用。政府在鼓励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应当因材施“政”,调整不同行业在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创新激励策略。
    8  基于扎根理论的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苏贝 杨水利
    2018(8).
    [摘要](680) [HTML](0) [PDF 0.00 Byte](47)
    摘要:
    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工业革命使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扎根理论,选取15个智能制造典型案例,探索影响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市场需求、智能技术、智能装备资源、智能交互能力、智能服务平台、智能管理系统是影响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服务以及管理智能化的关键因素;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家精神是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分析五种智能制造模式,为相关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指导。
    9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研究
    王进富 张耀汀
    2018(8).
    [摘要](526)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剖析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促进其不断完善,是引导政府逐步实现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基础。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机理模型,通过模型中的反馈控制理论研究不同政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政策利用不同的政策工具在会产生显著的效果差异。
    10  多学科专业研究生知识共享对协同创新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苏 利 金 辉 龚文超
    2018(8).
    [摘要](616)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如何提高多学科专业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从团队视角出发,通过对294个在校跨学科创新团队的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团队学习能力的调节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发现:知识共享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团队特征与协同创新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学习能力在知识共享多样性与协同创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知识共享复杂性与协同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作用。
    11  C-K理论视角下的理想化创新方法CAFE-TRIZ
    姚威
    2018(8).
    [摘要](650) [HTML](0) [PDF 0.00 Byte](54)
    摘要:
    通过介绍C-K理论的核心理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将C-K理论运用于系统性创新方法比较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其次,基于C-K理论对包括发明问题解决原理(TRIZ)的矛盾矩阵法、统一结构化发明思维(USIT)在内的若干系统性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自的缺陷及改进方向,并在对USIT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开发了在C-K理论视角下较为“理想”的系统性创新方法CAFE-TRIZ。最后分别应用经典TRIZ和CAFE-TRIZ方法解决绷缝机机体过热问题,结果表明运用CAFE-TRIZ方法所产生的概念解,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显著优于经典TRIZ。
    12  技术标准形成过程中的企业间博弈分析及政策设计
    李艳华 崔文岳
    2018(8).
    [摘要](523) [HTML](0) [PDF 0.00 Byte](51)
    摘要:
    标准化对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标准形成过程中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错综复杂,合理协调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行业标准化是否可以顺利完成。本文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分析不同企业在行业标准确立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并试图找到博弈的均衡解。通过博弈分析以及博弈模型的求解来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支持标准化的顺利进行。
    13  基于科研人员需求的文献检索质量量表构建*
    李雅 鲁玉妙 张歆杰 净玲娣
    2018(8).
    [摘要](571)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文献检索质量是科研工作者和图书馆员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至今未见其简便易行的理想评价方法。本研究在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一致性、简明性、可操作性、可控性和目标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文献检索质量的评价量表,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检验。结果显示,量表信度指数Cronbach"s α系数为0.925。文献检索知识评价,文献检索过程评价,文献检索结果评价,信息利用程度等准则层Cronbach"s α分别为0.751、0.814、0.840和0.830;综合评分与准则层相关系数为0.5~0.9;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因子载荷大于0.5的28个指标,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1.06%,通过了信度、效度检验。该指标体系通过了相关检验并得到了优化,能够为科研中评价文献信息检索分析提供了有效依据。#$NL关键词:知识基础;文献检索;信度;效度;量表
    14  我国国家临床研究网络组织结构研究
    殷环 陈娟 严舒 汪楠 贾晓峰
    2018(8).
    [摘要](606)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构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网络是完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研究发展的重要举措。欧美等国家的临床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临床研究网络,本研究采用文献调研法,总结国际典型国家临床研究网络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特点,结合我国医学科技管理结构的特点提出我国应建立多层级结构、功能完善的国家临床研究网络的建议。
    15  股权、债权契约与技术产业化
    周玉花
    2018(8).
    [摘要](595)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中小企业缺少资金引进技术, 阻碍了技术的产业化. 为此, 技术持有人可以通过从合作企业获得技术股权和债权的形式, 参与产研合作. 企业无需支付现金引进技术. 通过分析信息不对称时产研合作模型, 设计了技术股权加债权定价的混合合同. 与现金定价方式比较, 技术持有人使用混合合同总能实现签约, 并获得更好的收益. 最后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相关结论.
    16  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研究
    刘泽双 杜若璇
    2018(8).
    [摘要](685) [HTML](0) [PDF 0.00 Byte](45)
    摘要:
    基于知识整合的视角,以258名创业团队成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考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并检验环境不确定性是否调节知识整合能力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正向作用于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创造力;知识整合能力正向作用于团队创造力;同时知识整合能力在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中环境不确定性产生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创业团队的组建与创造力的激发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指引。
    17  基于“投入-实施-产出”分析模型的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网络研究
    石家齐 宋伟
    2018(8).
    [摘要](600)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当今“双创”潮流下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创业生态系统在国内各地迅猛发展,众创空间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做好知识产权服务能为这种新型经济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提出众创空间的三维空间模型,围绕该模型探讨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与创业生态系统的双向影响关系;并基于投入-实施-产出(IPO)分析模型剖析投入-实施-产出3阶段的网络运行现状,从环境生态圈资源供给匹配度分析网络运行不佳的原因,提出服务网络构建思路。
    18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共生网络形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鲁圣鹏 李雪芹 刘光富
    2018(8).
    [摘要](600) [HTML](0) [PDF 0.00 Byte](56)
    摘要:
    发展产业共生网络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基于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试图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六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企业认知与能力是重要的阻碍因素等。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19  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LED上市公司竞合关系研究
    翁银娇 马文聪 叶阳平 张光宇
    2018(8).
    [摘要](492)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通过专利分析获取有价值的竞争和合作情报,是企业把握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辨别竞争对手和寻找合作伙的重要手段。以LED产业为例,从德温特数据库收集我国26家LED上市公司的相关专利,通过对专利合作网络、技术关联网络和技术相似性三方面探讨这些企业的合作关系、技术关联和竞合潜力。研究发现:LED行业专利集中度较高,但是上市公司间缺乏技术合作;专利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中后端,前端核心技术有待加强;技术关联网络规模不断壮大,并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通过技术相似分析形成的四大竞争圈各具优势,未来合作共赢的潜力巨大。
    20  基于专利信息的中国粮油产业技术研发态势分析
    曹亚莎 谭洁 王奎武 伍小松
    2018(8).
    [摘要](471)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粮油安全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局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采用SOOPAT专利数据库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对中国1986-2015年的粮油产业的专利申请趋势、技术生命周期、专利技术构成、热点专利、各国来华申请情况、法律状态以及地区分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油产业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成熟期,由最初的重视专利数量转变为注重专利质量的提升;绝大部分专利以职务发明为主,申请人主要是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专利存活期普遍较短;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或酶、栽培、播种施肥及植物再生是目前中国粮油产业技术研发的热点领域。
    21  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
    宛群超 杨晓岚 邓峰
    2018(8).
    [摘要](702) [HTML](0) [PDF 0.00 Byte](74)
    摘要: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现实差距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变问题,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创新价值链的产出视角出发,构建C-D生产效率函数对中国各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出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但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指数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显著的集群趋势;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不明显。
    22  论版权资本化与知识创新的内在关联
    何华征
    2018(8).
    [摘要](493)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版权资本化对知识创新的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它在产业联动、资源重组与资本合作的过程中加快知识创新结构的改变。同时,版权资本化也是对知识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改造,资本的扩张逻辑使知识创新的动力要素系统得到优化。在资本生产、关系生产和价值生产中实现知识自身的生产。当然,版权资本化对知识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需要建立在一种新的保障机制基础上。
    23  基于EES协调发展的绿色创新绩效评价——以环渤海经济带为例
    孙丽文 陈继琳
    2018(8).
    [摘要](611) [HTML](0) [PDF 0.00 Byte](52)
    摘要:
    面对资源环境问题给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瓶颈与短板,绿色创新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基于经济—环境—社会(EES)协调发展的理念,在明确绿色创新内涵和价值维度的基础上,将绿色创新绩效分解为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并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以环渤海经济带为例进行绩效评价,进而分析绿色创新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各维度的协调发展程度,为进一步提高绿色创新绩效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24  PPP项目社会风险涌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夏塑杰 袁竞峰 邱作舟
    2018(8).
    [摘要](683) [HTML](0) [PDF 0.00 Byte](41)
    摘要:
    PPP项目具有合同期漫长、利益相关者众多、社会影响大、复杂度高等特点,社会风险涌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都很大。因此对PPP项目的社会风险涌现现象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文献研究和案例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PPP项目社会风险涌现机理进行解析,总结出风险因素、风险主体和场域是PPP项目社会风险涌现的三大影响因素并进行相关分析,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了建议。
    25  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应急决策研究
    樊自甫 李汶沁 孙红
    2018(8).
    [摘要](623)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通信畅通是应对处理突发事件的重要基础,通信保障应急决策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确立了由决策属性和条件属性构成的非常规突发事件通信保障应急决策指标体系;构建了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通信保障应急决策模型,首先运用优势粗糙集进行属性约简,其次基于最近邻法构建相似历史突发事件集,最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灰色关联度并排序,确定能够对当前发生的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决策支撑的历史突发事件的通信应急决策方案。通过算例表明了该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6  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研究*
    纪颖波 姚福义 张祺 佟文晶
    2018(8).
    [摘要](611)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从企业层面出发,立足于项目,识别采用EPC管理模式的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应用ROI法并结合财务评价的方法,分析并建立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的投入和产出经济效益计算模型,其中产出经济效益按照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勘察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和竣工验收四阶段中的信息化应用价值进行分阶段分析。然后,通过投入与产出综合分析,提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投资经济效益计算模型。最后,利用Any Logic7.0进行模型软件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的录入式计算与操作,从短期经济效益获得角度为装配式建筑EPC企业在信息化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7  基于STIRPAT模型的南京市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黎孔清 马豆豆
    2018(8).
    [摘要](626) [HTML](0) [PDF 0.00 Byte](55)
    摘要:
    本文应用STIRPAT模型对影响南京市2000年—2015年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灰色模型GM(1,1)预测了南京市2016年—2025年农业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2000—2015年南京市农业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年均增长率为-3.07%;农村人口、富裕度、技术水平、能源效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林业面积、城镇化率每发生1%的变动分别会引起南京市农业碳排放0.26%、0.11%、0.06%、0.31%、-0.07%、-0.06%、-0.09%的变化。根据GM(1,1)模型预测,南京市农业碳排放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57.96万吨下降到2025年的45.41万吨。研究得出南京市为进一步降低农业碳排放量,实现低碳农业发展,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行绿色农业生产方式,降低农业能源消耗,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8  非对称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决策研究
    李美娟
    2018(8).
    [摘要](474)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二阶段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互联模式下非对称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决策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骨干网的初始用户规模差异影响非对称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的选择。当初始用户规模差异较小时,不管是在直联还是转接互联下,主导骨干网和弱势骨干网都有激励提高网间互联质量;当初始用户规模差异较大时,弱势骨干网偏好于提高互联质量,但主导骨干网在直联下通常选择降低互联质量,而在转接互联下,主导骨干网则有动力提高互联质量。并且,不管是以直联还是以转接的方式进行骨干网网间互联,消费者剩余都随着互联质量的提高而增加。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质量的建议,以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在网络强国战略背景下健康快速发展。
    29  科技信用管理:动因、主题与路径选择 ——基于省级科技信用政策文本的分析
    邱舟强 蔡桂兰 叶小刚
    2018(8).
    [摘要](505)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科技信用建设是近年来社会与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对于科技信用评价什么、怎么评价以及如何应用评价结果,理论界与地方政府都尚处探索之中。本文梳理全国31个省市相关部门颁发的科技信用政策,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归纳总结科技信用评价的动因、主题与路径。本文将科技信用评价动因归纳为价值型动因、推动型动因以及市场动因;将科技信用评价内容分为科研水平、外在效益、遵守经费使用规定、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公正评价组织管理以及其他遵守科技管理行为七方面;将科技信用结果应用分为个人处分、内部使用以及外部关联三项内容九项指标。根据研究发现,提出四项完善科技信用管理的对策建议。
    30  区域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孙立梅 肖卉 李晓娣
    2018(8).
    [摘要](559) [HTML](0) [PDF 0.00 Byte](49)
    摘要:
    本文认为“金融发展”的内涵包括金融规模、银行业结构、金融生态环境三个主要方面,从三个角度剖析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基于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衡量各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了不同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全国范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静态面板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成因。研究认为:(1)我国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且发展水平为东部>中部>西部;(2)发展良好的金融体系能够促进技术创新;(3)股票市场的发展相比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技术创新;(4)银行业竞争程度越低越不利于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5)信用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推动技术创新;(6)外资投入带来的技术外溢未能被当地企业“消化吸收”,且这种作用在东部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31  新常态下政府主导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的阶段性研究
    黄宇
    2018(8).
    [摘要](565)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本文根据新常态下国家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立足宏观科技管理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科技与经济脱节”的核心矛盾,具体阐述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全面梳理“十八大”以来以“转变政府职能和调整公共政策”为抓手的系列关键举措及其成效基础上,从剖析现阶段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的结构性本质入手,结合“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为后续工作的推进提出对策和建议。
    32  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DEA-Tobit模型
    汪彦 陈悦 曹贤忠 付全胜
    2018(8).
    [摘要](518)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尽管上海市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总体稳中有升,但处于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仍较少;其中,上海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绝大多数上海高校长期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未来可以通过加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近年来上海市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抓大放小、重点倾斜”的政策导致了除上海大学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的整体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产出及效率提升的问题。其次,根据DEA效率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还是分类而言,现阶段上海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显著的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而物质资本的继续投入却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亦表明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市属高校进一步提升技术效率的“短板”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不足,这一点上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显著的差距。
    33  我国互联网金融成长上限机理研究及对策探讨
    赵公民 熊 坤 刘 敏 王仰东
    2018(8).
    [摘要](534)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结合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和环境要素的“内—外”研究视角,调查总结出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动态反馈分析理论分别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机会获取、资源利用及规模发展等方面建立成长上限基模,深入分析各反馈环路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抑制机理,探讨总结形成负反馈环路的关键节点,构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对策基模,将抑制环路转变为激励环路。通过全面考虑互联网金融参与主体的需求反馈,整合内外部发展资源,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普惠金融的全面发展。
    34  创新券激发“双创”新动能的机制创新及对策研究
    李祖平
    2018(8).
    [摘要](675) [HTML](0) [PDF 0.00 Byte](36)
    摘要:
    本文以浙江省创新券政策持续激发“双创”新动能为例,通过推进普惠性、放管服、双融合等三大机制的强化、深化、优化创新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创新券推动“双创”纵深发展的对策建议。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