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0卷第1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
    • 欧洲研究理事会的资助模式与成效分析

      2020(14).

      摘要 (306) HTML (0) PDF 0.00 Byte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快速发现并准确地把握研究前沿,引领科技成果的重大突破,是目前政府资助机构、学术界以及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全球范围内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以欧洲研究理事会(ERC)为研究对象,分析了ERC的战略定位、资助类型、选题/评审机制、项目管理流程以及资助评估办法,通过资助报告和文献计量,对ERC的资助类型、获资助国家/机构、学科领域、SCI论文产出、合作机构等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基于ERC的运行实践,从聚焦前沿研究、完善同行评议、重视资助评估、鼓励自由探索四方面,总结了ERC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 >其它
    • 人力资本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2020(14).

      摘要 (524) HTML (0) PDF 0.00 Byte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了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为了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对曲线的影响,应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2007-2017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污染呈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第二,人力资本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移动的“加速”因子,既能够缩小经济增长与水污染同步的“两难”区间,又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缩短“爬坡”时间;第三,人力资本是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着力形成高级人力资本主导的人力资本结构调整格局,持续推进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着力实施“内培外引”人才战略,以制度激励内生驱动力,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

    • 基于数据特征的大型仪器共享服务绩效评价模型

      2020(14).

      摘要 (276) HTML (0) PDF 0.00 Byte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仪器拥有单位对大型科学仪器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采用固定权值评价指标考量共享服务绩效存在不合理性。通过对云南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分析,根据仪器管理单位的内置属性将指标进行关联耦合,产生以仪器平均原值为考量基线,对外服务营运共享收益与对外服务单位数为考量的评价维度。基于共享服务记录数据特征,利用评价维度建立不同内置属性仪器管理单位的SSP评价模型。通过真实数据验证,SSP评价模型考量的结果与真实结果误差率为26.67%,基于数据特征的共享绩效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模型计算结果能客观反映仪器管理单位的共享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政府管理部门公平、公证地实施奖励性后补助工作提供评价依据和参考。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双元性创新、全球创新网络与企业逆向创新研究—基于领先企业和后发企业的多案例比较研究

      2020(14).

      摘要 (314) HTML (0) PDF 0.00 Byte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归纳理论为基础,基于领先跨国企业和国内后发企业多案例比较研究,提出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逆向创新理论模型,展现了两类企业如何基于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实现逆向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在逆向创新产品化阶段,两类企业采取双元性创新和全球创新网络的组合模式不尽相同。领先跨国企业更需要增强利用式创新,构建当地外部网络并提升开放深度;而国内后发企业更需要增强探索式创新,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并提升开放广度。此外,双元性创新与全球创新网络构成一个互动协同发展系统,对逆向创新产生叠加作用。本研究为不同企业实现逆向创新实践提供了借鉴。

    • >其它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预测-以广州市为例

      2020(14).

      摘要 (463) HTML (0) PDF 0.00 Byte (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州是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城镇化率达86%,生活垃圾处理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本文对广州市2010年至2018年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发现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主要来源从能源活动逐步过渡到废弃物处理,占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增量的70%,而废弃物处理排放的90%以上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理。研究表明:广州生活垃圾处理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逐年上升,与2010-2018年排放量平均增速为5.16%,后期增速大于前期。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维持在0.7-1.1kg/人/天。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以垃圾填埋为主。本文以城市常住人口、人均垃圾产生量、垃圾焚烧电厂的日处理能力、甲烷回收率几个参数设置了三个情景预测广州到203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预测发现:2035年前广州市垃圾产生量不会出现增长拐点,垃圾处理能力缺口将于2033年前后出现。2019年垃圾排放量出现增长拐点,到2035年,减排情景下的垃圾排放将较政策情景降低31%,强化减排情景较政策情景降低48%。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完成机构的合作网络与合作模式)

      2020(14).

      摘要 (360) HTML (0) PDF 0.00 Byte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完成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对机构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对机构间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获奖项目完成机构的署名顺序构建项目和机构的向量矩阵,然后计算机构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并归一化处理得到机构相关性矩阵,从而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其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对机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机构合作网络的凝聚子群算法发掘其中存在的科研团队并分析其合作模式。以我国某市科技进步奖获奖信息为测试数据,构建获奖项目完成机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和验证,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宏观科研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 >知识产权管理
    • 专利权转让与许可视角下生物医药领域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研究

      2020(14).

      摘要 (240) HTML (0) PDF 0.00 Byte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本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和有效运用,我国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专利转化率低是不争的事实。文章立足生物医药领域,检索分析转让和许可这两种主要的高校专利转化形式的相关专利数据,研究提示目前该领域高校专利转化率仍偏低,但处于持续上升态势;转让在其中居主导地位,且未来仍可能持续保持该现状。同时,已有南京大学等转化水平较高的高校,其共同特点是自建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或与校外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当前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技术转化的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高校应充分利用政策宏利,提升技术转化能力。此外,转让与许可二者各有优劣,基于医药领域的复杂技术特性,高校选择专利转化策略时应结合目的、技术特性、企业情况等综合权衡。

    • >科技项目管理
    • 我国大科学工程建设方向的再思考——从研究投入结构的角度出发

      2020(14).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科学工程对科技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把握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方向,是中国站在向创新型国家转变的关键转折点这一特殊时期的必然选择。文章以索罗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知识在经济中传递的模型,并通过多期迭代计算证明了①与增加应用研究投入相比,基础研究投资增加对经济产出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②当研发产出结构与应用研究的产出存在相关性时,基础研究比重过低会导致长期的应用研究产出增长乏力,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基于此,对大科学工程的建设方向做如下建议:大科学装置的投资建设应该更加重视对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对应用研究层面的大科学装置的立项更为审慎,当缺乏相关基础知识的支撑时,应该暂缓对应用研究层面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 >其它
    •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阶段性及TFP评价

      2020(14).

      摘要 (406) HTML (0) PDF 0.00 Byte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自然资源。然而随着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耗尽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资源型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低碳转型升级。基于此本文首先阐释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制约因素,构建了低碳转型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转型等级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评价模型,以17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ML指数及TFP分解值在不同年度的差异化变动进行了实证评价,以检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 >科技投资与金融
    • 科技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入 —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0(14).

      摘要 (343) HTML (0) PDF 0.00 Byte (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摘要:在构建地区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对30个省(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对地区宏观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对微观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正向激励作用,且主要通过科技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发生作用;(2)科技金融发展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存在所有制差异和研发强度差异,非国有企业和高研发强度企业获得的科技金融支持作用更强。 关键词:科技金融发展;融资约束;研发投入

    • >其它
    • 碳约束下冷链物流效率及其收敛性研究 ——以生鲜农产品为例

      2020(14).

      摘要 (431) HTML (0) PDF 0.00 Byte (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能源消耗较大,其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在限制碳排放的条件下研究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重要课题。利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在约束碳排放量的情况下对2012-2017年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进行测度,并运用σ、β收敛模型分析省际效率差异的收敛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逐年提升,但整体效率仍然偏低,规模效率偏低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既存在σ收敛也存在β收敛趋势,产业结构可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和中游4省的条件β收敛,物流专业化水平可以显著促进下游地区的条件β收敛。据此,为提高长江经济带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效率,提出加强低碳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加大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 基于动态热点的中国光伏产业政策演化研究

      2020(14).

      摘要 (394) HTML (0) PDF 0.00 Byte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光伏政策的演化分析是我们把握过往政策发展脉络的关键手段,是未来政策制定的参考依据,也是进行政策评估与优化的重要基础。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与共现分析方法,本文以可视化的形式显示政策热点的变化,描述我国光伏产业政策的动态演化过程。同时根据光伏政策热点的变化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和政策,将其分为五个阶段加以讨论:市场环境培育阶段(~2008年)、国内应用市场发展阶段(2009~2012年)、分布式光伏大力推广阶段(2013~2014年)、市场化与智能化阶段(2015~2017年)、政策退坡阶段(2018年~)。可以发现,中国光伏产业政策的演化体现了高质量、多元化、智能化、市场化的发展特征,对此从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演化驱动三方面进一步论述。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以知识重构为有调节的中介变量

      2020(14).

      摘要 (376) HTML (0) PDF 0.00 Byte (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需求驱使各类组织内部知识团队应运而生,如何有效利用知识团队内部的知识型人才所拥有的难以表达及异质化的技巧和经验(隐性知识)已成为推动团队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从知识重构视角探索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并考察了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作用,并运用总效应调节模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1)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型团队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2)在认知冲突和团队沟通的调节下,知识重构在隐性知识异质性与知识型团队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冲突调节了隐性知识异质性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当认知冲突水平较低时,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显著性较高,但当认知冲突水平较高时,认知冲突带来了过多的认知观点,产生过量的认知负荷,而这种负荷会干扰其他成员的认知架构,进而削弱了隐性知识异质性对团队整体创造力的正向影响;(4)团队沟通在模型两个阶段的间接调节效应显著,团队沟通水平越高,隐性知识异质性对知识重构的影响以及知识重构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越大。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山东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网络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4).

      摘要 (388) HTML (0) PDF 0.00 Byte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4~2017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创新联系能力,借助修正引力模型构建城市创新联系能力空间关联的有向加权矩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及QAP回归方法探讨城市创新联系能力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及空间传导关系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山东省城市创新联系能力空间关联网络的网络密度加大,网络整体连通性增加,内陆中部、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易与其他城市发生空间关联,起到城市之间产生空间关联的“桥梁”作用。②内陆地区的“多三角型”与沿海地区的“倒T型”强关联网络得以扩展,边缘城市依赖于核心城市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关联的稳健性复杂创新网络。③地理距离、人力资本水平差异、政策支持力度差异、企业信息化水平差异对山东省创新联系能力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影响方向及回归结果较为稳健。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创新孵化网络的耦合研究

      2020(14).

      摘要 (500) HTML (0) PDF 0.00 Byte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落实,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工作的推进,研究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创新孵化网络之间作用机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逐渐突出,双网的有效融合将推进双网协同发展,有效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实现打造“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部署。首先界定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创新孵化网络的内涵,分析两者的关系模式,确定两者的耦合域;然后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并提出推动双网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以国网浙江电力“双创”基地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区域碳排放权减排分配机制设计 ——基于1.5℃温升目标

      2020(14).

      摘要 (505) HTML (0) PDF 0.00 Byte (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确定中国在现行目标和温升1.5℃目标约束下2030年的碳排放权减排量,基于6种分配原则建立地区碳排放权减排机制,并对比达到零和博弈数据包络分析(ZSG-DEA)有效时各省份的碳排放量与减排责任量,据此分析中国八大经济区之间呈现出的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平等原则、累计排放原则和经济指数原则的分配方案中,经济较发达的省份负担了较多的碳减排压力;(2)考虑效率的综合原则、偏公平原则和偏有效原则下,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碳减排责任量增加较多,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3)加入碳排放强度因素的地区碳减排量分布和达到ZSG-DEA有效的地区碳排放量分布均呈现出集聚在沿海经济区的趋同空间特征。

    • >其它
    • 我国区域生态环境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4).

      摘要 (390) HTML (0) PDF 0.00 Byte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以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严峻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2017年各省市及各区域生态环境效率进行了时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三阶段DEA模型较传统DEA更加合理,在不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下,会使生态环境效率真实值明显高估。(2)不同的环境变量对于生态环境效率的影响作用不同,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有利于提升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人均GDP和外贸依存度会对环境效率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产业增加占比在不同阶段对不同投入变量则体现出不同特征。(3)调整后的区域间真实生态环境效率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不平衡现象,华东、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效率值较高,西南、西北地区处于较低水平。(4)各省市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在地域上有较大差异,如西南、西北地区规模效率在第一阶段被明显高估,华南、华中地区则是纯技术效率被高估。针对各省市及各地区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提出各省市应根据研究结果对症下药,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合理调整经济、做到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不确定性规避和差错管理氛围的调节作用周劲波

      2020(14).

      摘要 (514) HTML (0) PDF 0.00 Byte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因素众多。本研究基于授权赋能和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通过对高新技术新创企业员工的调研,探究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在领导授权赋能对创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差错管理氛围在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探析

      2020(14).

      摘要 (310) HTML (0) PDF 0.00 Byte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意义] 对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探究,旨在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质、高效的竞争情报服务。[方法/过程] 基于前人的研究以及服务能力的影响特点引入信息资源、服务战略、情报服务、服务技术、服务环境等五大影响因素,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面对面调研问卷,在有效问卷的基础之上利用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 通过因子分析和统计分析发现:竞争情报服务区域科技创新存在较为严重的障碍,影响程度最为突出的是数据采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人才资源等因素。为此,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1)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竞争情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端人才的培养。(2)加大基础资源的投入,为竞争情报服务提供平台和服务环境,为竞争情报联动供给服务模式的建设奠定基础。

    • >其它
    • 基于CART决策树回归的乡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研究

      2020(14).

      摘要 (379) HTML (0) PDF 0.00 Byte (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通过CART决策树回归法对测度指标进行重要性筛选,形成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模型;然后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我国31个省份农村信息化水平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的农村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模型预测准确率高,可以导向乡村振兴目标;对指标的公因子分析符合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特点,其中江苏、广东、浙江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领先,沿海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较好,各区域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状态。最后提出相关启示和建议,应该以发挥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偏远地区农村信息资源的投入;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环境方面,因地制宜,为乡村信息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科技创新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作发展研究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路径分析

      2020(14).

      摘要 (437) HTML (0) PDF 0.00 Byte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科技创新视角下,通过建立协作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推导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协作发展的稳定策略,分析策略的影响因素,论证深度协作的重要性。建立包括协作机制、阶段性目标及发展策略的一体化发展路径。首先区域一体化协作机制主要包括三大驱动机制:落实战略定位与政策实施的政府机制、强化资源配置与要素流动的市场机制、促进信息流通与公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其次长三角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求按时间点依次实现政策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及至全面一体化;最后从区域协调机制、创新人才流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分工、生态环保共同体等方面提出相关发展策略。

    • 区域高校协同创新效率研究 ——基于Bootstrap-SE-DEA模型

      2020(14).

      摘要 (404) HTML (0) PDF 0.00 Byte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12-2016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考虑随机因素的影响,运用Bootstrap-SE-DEA模型对高校协同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根据效率测度结果,运用非参数检验对效率变化趋势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析期内,我国每年至少有75%的地区高校的协同创新效率值在1以下,仅有约50%的地区高校的协同创新效率值在0.5到1之间;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近年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效率总体有上升的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高校协同创新效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K-W检验表明除东北综合经济区和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外,其他综合经济区内部效率值分布差异显著。

    • >公共科技管理
    • 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的评价研究

      2020(14).

      摘要 (310) HTML (0) PDF 0.00 Byte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加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的耦合是推进产学合作,提升合作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在耦合及协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耦合评价模型,并对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企业科技特派员与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双方处于相对脱节的状态,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

    • >科技发展理论
    • 数字化背景下的创新价值链国外综述与未来展望

      2020(14).

      摘要 (337) HTML (0) PDF 0.00 Byte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价值链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够清晰展示出创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可以帮助管理者对企业进行优化升级,将精力集中在薄弱环节以及重视创新过程的各个相互影响的环节。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创新价值链的概念,并与创新过程和知识价值链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随后围绕知识来源、知识转化、知识利用三个环节分别进行评述,并且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阐述了数字化知识网络如何形成,最后提出未来的三个研究方向,即数字化创新过程或具体形式、数字化知识网络中的参与者类型及约束条件、数字化创新能力和资源协调能力。本文的研究对国内创新价值链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 >其它
    • 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效应评估——基于熵权法的文本分析

      2020(14).

      摘要 (374) HTML (0) PDF 0.00 Byte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有利于提升农户的电商技术采纳,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基于70个农村电商上行扶持政策文件,利用熵权法从政策力度、政策工具、政策目标和政策协同四个维度对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从年度政策的总体效应演化来看,电商扶持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数量增加所获得的叠加效应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从政策工具的协同来看,尽管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具组合能取得更好的政策效果,但有些工具间的组合反而产生弱化效应;从政策目标的清晰度来看,目标越具体、量化程度越高,越易于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也越好。研究结论可以为更好的制定农村电商扶持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 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020(14).

      摘要 (367) HTML (0) PDF 0.00 Byte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深入理解制造企业接受和采用工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显著影响因素,基于整合技术接受和采用理论(UTAUT),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和感知风险理论,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来自珠三角地区的245份制造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价值共创功能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便利条件及努力期望对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平台使用意愿影响并不显著。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触发模式及自主发展机制:研究进展及展望

      2020(14).

      摘要 (279) HTML (0) PDF 0.00 Byte (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梳理战略性新兴产业触发模式与自主发展机制的研究进展,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触发和高水平自主发展机制的概念框架,提出进一步研究值得关注的4个问题,包括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测度指标、解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触发模式、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机制、构建产业自主发展的新型治理模式等。

    • >公共科技管理
    •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2020(14).

      摘要 (255) HTML (0) PDF 0.00 Byte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是政务服务创新的基础,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进而推动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服务创新。为了解决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模型,进行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践总结,选取43项指标,构建影响因素集和分析流程,进行实证研究。依据灰色模糊聚类的结果,提出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对策或建议。为省、市级政府的信息资源共享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工作,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整体解决方法。

    • >知识产权管理
    • 产学研关联创新技术主题分析及实证研究*

      2020(14).

      摘要 (656) HTML (0) PDF 0.00 Byte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发与制造的协调发展是创新的重要来源和驱动,促进产学研创新的集群式发展,需要识别与发现产学研创新主体潜在关联的技术主题,使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出更多有助于企业创新所需的科学技术成果,而企业也更容易找到研发合作对象。 本文基于核心专利集识别专利技术主题,以机构-技术二模共现网络分析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似技术主题,据此分析和研究产学研关联创新的热点主题和潜在合作对象。运用以上分析方法,对石墨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相关专利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基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众创空间五元评价模型构建

      2020(14).

      摘要 (384) HTML (0) PDF 0.00 Byte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众创空间作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主体、多要素、多功能的特点,需要依托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培育,监督规范管理行为,优化众创空间效率,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支撑。目前,以战略生态理论为核心的众创空间管理评价体系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在众创空间的具体功能定位差异、成员准入规则设计、创业要素互构作用、评价指标建模细节等均缺乏实证探析。结合技术创新发展的自身特点,立足调研数据,通过众创空间主体、客体及环境等要素的梳理,着重挑选与分析和众创空间功能发挥息息相关的预期、网络、学习、市场培育与市场保护因素,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定法阶梯式递进评价,构建完善“投入-产出”三形态两阶段模型,并以广东省众创空间为实例进行检验评价效果。结论证明,通过加强创业前景规划、规范空间运行、优化革新技术服务、优化市场孵化服务、增强创业市场产出,可有效提升众创空间的实际运行效能。

    • >科技研发创新组织
    • 领域知识、架构知识与创新绩效--惯例复制的中介作用

      2020(14).

      摘要 (282) HTML (0) PDF 0.00 Byte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本文以技术知识为切入点,将其解构为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探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同时,揭示了惯例复制的内在传导机制。结合我国高技术行业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创新绩效均存在正向影响;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具有根源性差异,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领域知识相似性和架构知识差异性对惯例复制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领域知识相似性对柔性惯例复制的正向影响更强,架构知识差异性对常规惯例复制的正向影响更强;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具有差异化,其常规惯例复制的中介效应均强于柔性惯例复制。本研究揭示了技术知识、惯例复制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内在机理,有利于指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模块分析和发展对策

      2020(14).

      摘要 (352) HTML (0) PDF 0.00 Byte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质量情报研究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本文面向政府战略决策角度分析了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从市场、产业链和技术体系、产业技术跟踪和评价、技术预见、技术研发攻关等方面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情报研究的工作模块,并从产业技术政策研究、科技计划专项前期研究、重点专题领域研究等方面阐释了如何利用情报研究有效支撑政府战略决策,最后,针对政府决策需求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芯片产业加权专利合作网络研究*

      2020(14).

      摘要 (429) HTML (0) PDF 0.00 Byte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芯片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中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基于合作专利数据研究芯片产业加权网络的结构特征,有助于揭示我国芯片专利合作网络的内在耦合机制以及互补机制,为决策者制定合理的产学合作政策和芯片产业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中国芯片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芯片产业加权专利合作网络,从网络结构、关联性、社群和重要节点等方面,研究了芯片产业加权专利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芯片产业加权专利合作网络具有幂律分布的特性;企业在芯片产业的专利合作申请中占据主导地位,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是该网络节点的重要组成;度值较大的专利申请人呈现明显的连接偏好,节点的权重比度值增加的更快,网络具有同配性质;国家电网公司是该网络最为重要的节点,电子科大、台积电占据该网络中的重要位置。据此,本文对提升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