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卷第1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军民科技资源共享博弈与治理研究
    郭永辉 冯媛
    2020(15).
    [摘要](345) [HTML](0) [PDF 173.00 K](30)
    摘要:
    从经济、科研和制度三个方面,分析了军民科技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研究了军民科技资源共享过程存在的现实困境。采用博弈理论方法,构建了军民科技资源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博弈模型,结果表明某一科技资源主体的预期共享收益(效用)不仅要高于其不共享科技资源时的收益,还与另一科技资源主体共享资源量、共享概率有关,并受到该主体对共享资源的吸收、利用能力影响。基于博弈分析结果和共享困境,从共享观念、法律制度、平台、标准体系、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有效治理策略。
    2  返乡农户与长期农户的农业生产差异:生产规模与技术培训参与
    张超 孙艺夺 王润 胡瑞法 蔡金阳
    2020(15).
    [摘要](376) [HTML](0) [PDF 61.81 K](40)
    摘要: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民工返乡使得农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基于7省2 29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期农户、有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和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在农业生产规模和参与技术培训方面的差异。结果发现,三种类型农户在务农年限、年龄、受教育水平及富裕程度等实际农业生产决策人和家庭特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的耕地规模显著大于其他两类农户,且该差异主要体现在适合大规模种植的农作物面积上。同时,无务农经验的返乡农户参与技术培训的积极性更高,但是不同类型农户的技术需求存在差异。
    3  国外项目后评估研究综述
    危怀安 杜锦
    2020(15).
    [摘要](345) [HTML](0) [PDF 43.23 K](32)
    摘要:
    对国外项目后评估研究综述,可为项目后评估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方法,对国外项目后评估的内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动态进行分析和综述。经梳理发现,项目后评估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项目后评估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实用性研究则较少,则需要在未来研究中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4  基于生产要素视角的国家高新区建设进程解构及优化研究
    徐顽强 胡文强
    2020(15).
    [摘要](333) [HTML](0) [PDF 54.01 K](32)
    摘要:
    国家高新区历经三十年建设发展,亟待多角度反思其成效及经验,以更好地驱动经济创新发展。基于生产要素视角对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进程展开历史回溯,发现高新区三次创业阶段所对应的生产要素结构与建设形态各具差异,且生产要素变迁决定着高新区建设形态的演变。据此在诊断当前国家高新区发展要素失衡的困境基础上,提出壮大主体合作、强化制度创新、培育文化氛围等要素结构优化路径,助力国家高新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5  我国双创教育研究主题演变轨迹及对民族地区的启示
    郭捷 杨立成
    2020(15).
    [摘要](369) [HTML](0) [PDF 1.73 M](43)
    摘要:
    运用可视化分析方法,以1998-2018年CSSCI学术期刊中的文献为数据来源绘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主题演进图谱,研究发现:首先,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高校等代表了该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以及主要的学术扩散点和连接点。其次,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主题大致经过理念探索与初步聚焦(1998-2007)和聚焦发展与深入推进(2008-2018)两个阶段。相比之下,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探讨非常有限。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发展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三个可能路径:第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民族教育之中;第二,打造少数民族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第三,创新创业教育助力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6  中国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基础、短板与战略思考——基于城市群视角
    陈亚平
    2020(15).
    [摘要](418) [HTML](0) [PDF 1.05 M](28)
    摘要:
    与世界三大湾区相比,中国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三大城市群在经济增长性、创新资源集聚、科技成果数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在经济发展质量、原创性能力、高校院所以及企业的领先性水平以及开放性的创新生态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短板。对此,中国应抓住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战略风口,推动建立中央统筹布局、地方主导推动工作机制,重大项目、重大基地优先布局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系统部署,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创新主体,支持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国际化创新生态建设,研究制定科创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7  落实并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红利 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范瑞泉
    2020(15).
    [摘要](421) [HTML](0) [PDF 37.58 K](39)
    摘要:
    2015年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后,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行动方案、激励制度,基本打通了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建立起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和激励机制。然而,很多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利好制度带来的获得感仍还是不强,科技成果转化利好制度所带来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应并没有预期的大。本文对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落实并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红利,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高校和有关部门采取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8  石油工业创新技术科技查新结论编写研究
    江怀友 牛立全 范向红 杨海霞 董华 李析
    2020(15).
    [摘要](301) [HTML](0) [PDF 515.00 K](33)
    摘要:
    当今世界能源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石油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竞争。能否在能源转型的大潮中抢占竞争制高点,技术创新是取得成功的引擎。科技查新是为避免科研项目重复立项和客观评价科研成果的创新性而设立的工作。依据专业领域,创新能力,创新发展、技术成熟度,创新方式,创新程度,应用效果对查新结论进行分类分析,为石油工业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梳理重大技术研发方向、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创建国际一流企业提供重要支撑。科技查新结论编写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9  技术创新与标准化耦合协同关系实证研究
    陈欢 汤易兵
    2020(15).
    [摘要](492) [HTML](0) [PDF 62.56 K](30)
    摘要:
    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与标准化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同模型,测算了2006-2015年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度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水平、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阶段也由初始的严重失调演变为中度协调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呈动态发展。研究结果为我国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耦合协同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10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基础研究:基本特征、资助体系与公共政策
    张龙鹏 王博
    2020(15).
    [摘要](641) [HTML](0) [PDF 393.90 K](43)
    摘要:
    强化基础研究是党的十九大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的战略方向。在国际比较视野下从基本特征、资助体系、公共政策三个层面对中国基础研究进行深入剖析,以明确驱动中国基础研究的重点方向。研究发现,中国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基础研究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匹配,企业基础研究动力不足,基础研究水平区域差异显著;资助体系特点为基础研究经费基本来源为国家科技财政资金,并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牵头负责主要基础研究计划的资助,但各资助计划存在重复资助的可能;公共政策呈现的特征为各级人民政府是制定政策的主体,并且明确了基础研究发展的近期、中期与长期目标,政策重点突出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环境改善等方面。
    11  新兴项目风险投资评价指标研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
    方曦 刘平 何华
    2020(15).
    [摘要](311) [HTML](0) [PDF 131.08 K](42)
    摘要:
    随着新兴技术创新行业的日益发展,评估项目也已成为企业选择投资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国内外研究对新兴技术项目投资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归纳,以影响因素为一级指标,结合企业投资的战略定位与目标,从技术、市场、产业、一致性和社会效应五个阶段构建新指标体系。最后利用经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3D技术项目投资进行评估,发现技术指标占据重要的地位。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的指标模型可行性,同时案例选取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2  地区环保投资、城镇化与绿色技术创新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及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刘畅 田晓丽
    2020(15).
    [摘要](332) [HTML](0) [PDF 299.59 K](33)
    摘要:
    利用我国2004-2017年30个省市的数据所构成的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结合中介效应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地区环保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区环保投资和城镇化发展均可以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城镇化发展可以成为地区环保投资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变量,即地区环保投资可以通过其自身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通过城镇化对绿色技术创新产生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发展、技术进步、就业情况对绿色技术创新起到了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地区环保投资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效应,不仅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和提升城镇化水平,更需要提高地区间的协同合作。
    13  福建省国家高新区创新效率研究基于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和Meta-frontier的分析
    郑旭辉 李雪芬 汤惠娥
    2020(15).
    [摘要](517) [HTML](0) [PDF 314.00 K](30)
    摘要:
    本研究将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与销售前后两个关联的阶段,运用共享投入关联两阶段DEA测量创新效率,而采用共同前沿(Meta-frontier)模型来克服技术异质性的问题,以此对比分析福建省7个国家高新区与国内9个先进高新区在创新效率方面的差距。研究发现:16个国家高新区普遍存在技术研发阶段投入冗余、产品开发与销售产出不足的问题。对标先进,福建省7个高新区技术研发效率普遍低下,整体创新能力相当薄弱。国内9个先进高新区整体创新能力接近于创新有效的效率前沿;而福建省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离有效的效率前沿差距较大。效率矩阵显示,福建省除了厦门高新区外其他6个均处于低技术研发效率—低产品开发与销售效率的状态。因此,福建省各个国家高新区应积极探索建立以“知识创新社区”为核心的第三代科技园区,实行差异化的创新能力提升战略,从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与销售两方面齐发力,实现创新能力的飞跃式提升。
    14  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系统耦合机理研究
    于丽艳 陈伟 王岚
    2020(15).
    [摘要](324) [HTML](0) [PDF 161.13 K](33)
    摘要:
    知识产权能力是企业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耦合理论从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知识产权能力进行研究,构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分析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系统各子系统的耦合关系、耦合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系统耦合的实现路径。
    15  支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科技创新研究
    李文辉 邱钰杰
    2020(15).
    [摘要](309) [HTML](0) [PDF 280.97 K](33)
    摘要:
    以广州和“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合作申请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采用SPSS统计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支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科技创新的时序、技术发展、技术领域、区域空间分布、协同主体和社会网络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支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科技创新行为具有地理邻近、经济邻近、组织邻近和技术邻近特征。(2)支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科技创新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3)支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应该结合自身优势,适当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人员投入,改善网络邮电通讯设施,优化协同科技创新条件。(4)各协同主体应该结合邻近性特征,通过增进协同科技创新,增强对技术的协作、吸收和转化,促进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不断生长、更新和发展。
    16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颠覆式创新研究对比分析
    李 倩 于 娱 施琴芬
    2020(15).
    [摘要](406) [HTML](0) [PDF 1.14 M](36)
    摘要:
    颠覆式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WOS数据库和CSSCI数据库的颠覆式创新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探究并对比国内外颠覆式创新研究的演进过程、热点主题和发展趋势,为国内未来研究提供建议。研究发现:(1)演进过程:国内外聚类的演变具有相似性和差异性,重要文献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也有相似性和差异性。(2)热点主题:国内外均重视颠覆性技术等四个主题,国外更重视颠覆式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等七个主题,国内更重视不同性质企业的颠覆式创新路径等五个主题。(3)发展趋势:国外聚焦可持续发展、物联网和共享经济等,国内聚焦后发企业和颠覆性技术的相关研究。
    17  城市群视角下大气污染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
    徐绪堪 刘思琪 张宏阳
    2020(15).
    [摘要](407) [HTML](0) [PDF 488.71 K](52)
    摘要:
    针对大气污染严峻现状和防治困难问题,分析影响大气污染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选取我国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三大城市群43个城市2014-2017年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基于STIRPAT模型的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三大城市群大气污染的空间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大气污染由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导致;历年各区域大气污染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三大城市群大气污染关键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各城市群生态环境改善的相应政策建议,从根本上加强污染防治,加快构建环境优、绿色低碳的世界级城市群。
    18  区块链技术与社区知识分享
    李志宏 乔贵鸿
    2020(15).
    [摘要](422) [HTML](0) [PDF 1.46 M](38)
    摘要:
    区块链技术旨在解决交易系统中的第三方托管的缺陷,这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交易系统中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计算机技术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而且已然发展成为学术研究中的国际前沿课题。继比特币之后,区块链技术得到完善并开始应用于不同的技术领域。该文章对区块链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展开分析,厘清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并讨论了区块链技术在社区知识分享场景中的研究进展。进而,基于知识分享的场景特点和质量需求,探讨了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社区知识分享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构建了相应概念框架。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19  基于专利视角的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研究
    高楠 赵蕴华
    2020(15).
    [摘要](454) [HTML](0) [PDF 666.94 K](31)
    摘要:
    为深入开展我国各地区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原因分析,在对典范地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措施进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专利构建分析地区产业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流程与框架。研究发现,哈尔滨市专利年龄整体呈现“年轻化”,且专利的技术含金量较高,这与当地政府积极推出各项鼓励政策密切相关,此外,当地技术创新主体主要集中在高校,尤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产量最为突出。但与此同时,也存在近几年专利申请量下降、专利成果转化趋势下降、科技成果外流,以及作为专利申请主体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本文将借鉴我国其他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措施与策略,为哈尔滨市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20  海归创业者社会资本对初创企业绩效的作用研究——基于科技研发能力的中介效应
    葛宏翔 梁微
    2020(15).
    [摘要](285) [HTML](0) [PDF 218.50 K](44)
    摘要:
    海归创业者及其社会资本对创初创业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本研究以社会资本为切入点,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社会资本与科技研发能力等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深入分析海归社会资本、科技研发能力、初创企业绩效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了海归创业要素与初创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基于此,选取海归于2015-2018年间成立的260家公司为研究对象,提出相应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实证探究海归社会资本因科技研发能力而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制,揭示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黑箱”。结果表明:海归的政策性和市场性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科技研发能力在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初步呈现了海归社会资本影响初创企业的绩效的路径和机制,为海归整合社会资本、培养核心能力,促进初创企业成长提供可行的发展策略。
    21  基于BP神经网的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以上市白色家电制造企业为例
    张振刚 谢孟鑫 林丹
    2020(15).
    [摘要](337) [HTML](0) [PDF 96.79 K](47)
    摘要:
    虽然我国正在逐步强化实体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实体经济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障碍,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因此,通过强化制造业企业的绩效评价,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当务之急,故本文以上市白色家电制造企业为例,从盈利能力、适应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共选取了26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确定了18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构建上市白色家电制造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利用了信息熵理论对指标权重进行确定,并计算出期望绩效值,再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绩效评价模型,训练以及模拟仿真样本白色家电制造企业的绩效,结果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可以有效的对上市白色家电制造企业进行评价。
    22  中国省域大数据产业与金融集聚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庞路静 张目
    2020(15).
    [摘要](338) [HTML](0) [PDF 91.48 K](38)
    摘要:
    本文基于大数据产业发展与金融集聚的现状和特点,选取中国2013-2017年31个省域的指标原始数据,运用犹豫模糊语言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对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和金融集聚水平进行测度,采用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耦合协调度。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31个省域的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耦合的协调发展类型跨域五个等级,没有最好耦合协调类型,也没有特别差的耦合协调类型;空间上,大数据产业-金融集聚的协调发展程度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和东北部的总体特征;时间上,耦合协调类型并非一成不变,辽宁的耦合协调类型2013年较2017年比较是下降的,而安徽、湖北、湖南是上升的,总体增速的趋势是升大于将,同时升速略高于降速。
    23  绿色创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支持的影响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
    于飞 苏彩云 陆文
    2020(15).
    [摘要](302) [HTML](0) [PDF 52.24 K](40)
    摘要:
    绿色创新是驱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关于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构建了信号理论视角下的绿色创新和利益相关者支持的分析模型,选取2014-2018年深交所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正向影响股东支持;绿色创新对顾客支持的影响在企业性质上存在方向性的差异,顾客支持在国有企业中存在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负向影响;员工支持度与企业绿色创新能力同方向变动;绿色创新水平高的企业越容易获得政府支持。企业需要了解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支持意向,以达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效果。
    24  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初探
    程中倩 吴水荣 梁巍
    2020(15).
    [摘要](372) [HTML](0) [PDF 515.00 K](28)
    摘要:
    现阶段,尚未形成完善的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管理与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根据最低层次各指标权重和指标值对考评对象作出综合评估,形成评价指标体系。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的评价因子,制定合理的林业领域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绩效评价方案。
    25  越轨创新的前因、过程与结果研究
    王伟 刘汉轻
    2020(15).
    [摘要](321) [HTML](0) [PDF 110.30 K](33)
    摘要:
    越轨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最早由社会学家提出,这一概念受到管理学者的重视,越轨创新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近几年我国学者对越轨创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国情境下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对越轨创新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很有必要。本文首先研究了越轨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分析了越轨创新与技术创新、公民组织行为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探讨越轨创新的前因、过程和结果,并建立越轨创新的过程模型。最后,基于现有研究,提出越轨创新的管理启示及研究展望。
    26  全球健康治理背景下中国参与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制定的现状分析与启示
    黄奕然 李静 桑珍
    2020(15).
    [摘要](406) [HTML](0) [PDF 60.58 K](39)
    摘要:
    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对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和提升我国在全球健康治理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2009年开展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化工作以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阐述了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在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优势,认为其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新路径。本文同时分析和评估了我国参与中医药ISO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我国未来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7  政策迎合还是主动创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基于寻租行为的调节效应
    陈亚平 韩凤芹
    2020(15).
    [摘要](384) [HTML](0) [PDF 408.86 K](61)
    摘要: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我国政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积极性的一大举措。本文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考察了寻租因素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通过实证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确实能够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且高市场化地区的促进作用强于低市场化地区;寻租行为的产生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且对低市场化地区企业的抑制效应更明显;短期性的政策迎合式的投入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升企业研发投入的一大因素,且低市场化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份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我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程序和办法,同时要提升市场化水平,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动性。
    28  基于多元利益冲突的特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研究
    黄德春 冯同祖
    2020(15).
    [摘要](322) [HTML](0) [PDF 393.84 K](46)
    摘要:
    多元利益冲突是特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根源。使用贝叶斯网络作为工具,以贝叶斯网络中的节点代替利益相关者和利益诉求风险,连接节点有向边代替利益冲突,进而构建预警模型。实现了基于多元利益冲突对社会稳定风险的预警,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社会稳定风险的预防。实证结果表明:该预警模型能较好的分析工程建设期间利益冲突的变化,定位风险源泉,对降低工程建设所在地社会稳定性风险,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29  产教融合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研究
    刘霞 赵宇萱 范小军
    2020(15).
    [摘要](309) [HTML](0) [PDF 167.50 K](56)
    摘要: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2014年—2018年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数据,构建SBM-DEA模型研究了产教融合背景下各城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表明,江苏高校成果转化综合效率水平不理想且呈下降趋势,各城市间综合效率差异较大,与其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反差巨大;大部分城市的高校能充分利用成果转化资源,实现了纯技术有效但规模效率普遍不佳,已经出现了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
    30  论《计量法》的科技法属性与国家计量机构的立法定位[*]
    于连超
    2020(15).
    [摘要](431) [HTML](0) [PDF 49.43 K](44)
    摘要:
    计量法具有科技法和监管法的双重属性,我国《计量法》还是一部监管法,科技法价值完全缺失。国家计量机构是一个国家的最高计量技术机构,在计量法中具有重要地位,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法地位。《计量法》修订应强化其科技法属性,要建立以国家计量机构为中心的国家计量科技基础设施制度框架。《计量法》应明确国家计量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法定职责,保障国家计量机构的国家性,并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国家计量机构管理办法”。
    31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探索
    袁传思 马卫华
    2020(15).
    [摘要](452) [HTML](0) [PDF 100.72 K](43)
    摘要:
    科技成果的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是目前影响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键性问题。专利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不公,容易挫伤各方从事转化的积极性,从而失去了继续科技创新的动力。文章通过数理分析部分广州高校建设的广东新型研发机构专利成果转化现状,找出了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转化除了受到建设主体本身文化的制约,知识产权投入的多元化,机构本身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员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制约其知识产权转化的因素,还是机构内部对各方权益激励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构建各主体间的多维联动,平衡专利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的建议。
    32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
    张静园 张春鹏 张丁 鲁露
    2020(15).
    [摘要](419) [HTML](0) [PDF 77.06 K](38)
    摘要:
    为促进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从绿色技术的重要分支领域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出发,研究总结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一套基于专家咨询与标准化评价方法结合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技术先进性、成熟度、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科研水平等指标分析,构建了五级评价等级,为绿色技术成果转化的筛选评价提供支撑与借鉴。
    33  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机制及发展策略研究
    沈彬 张建岗
    2020(15).
    [摘要](394) [HTML](0) [PDF 43.73 K](42)
    摘要:
    新型研发机构是解决科研与经济发展脱节问题的重要桥梁,其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尽管新型研发机构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在融资、运行体制机制、人才引育、关键技术攻关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政府、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三方共同努力,协同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发展。
    34  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及协同效应——以广东省为例
    李华军
    2020(15).
    [摘要](485) [HTML](0) [PDF 451.70 K](198)
    摘要: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实质是围绕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失衡以及发展动力不足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嵌入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动态交互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要素交互关系实证分析以及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同效应测度,揭示了技术、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要素及相应驱动机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反映了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发展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以及知识创造及供给质量,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的能力,加快构建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资本链和产业链多维度融合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