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卷第2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Malmquist-DEA模型的科技金融绩效评价-以广东省为例
    邓雪 陈创杰 沈璐
    2020(21).
    [摘要](235) [HTML](0) [PDF 348.55 K](35)
    摘要:
    科技的进步推动经济的蓬勃发展,而科技类产业的成长壮大又紧紧依赖于金融这一要素的推进。本文基于指标选取多项原则选取指标并进行因子分析以符合DEA模型投入产出指标准则。鉴于Malmquist 指数能够分析不同时期决策单元的变化并剔除了技术进步因素,相比截面数据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结果。本文引入Malmquist指数,结合BCC-DEA模型,以更详尽地分析全国各省市、广东省以及广东省各地级市多时期的科技金融结合效率。研究发现广东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位置,但省内科技金融发展处于不平衡状况,建议广东省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具备自身的特色科技金融发展策略,加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
    2  美国STAR METRICS项目的实施与评价——兼论对我国科技政策与科研评估的启示
    马千淳 王楠
    2020(21).
    [摘要](382) [HTML](0) [PDF 48.64 K](43)
    摘要:
    STAR METRICS项目是美国联邦政府开展并实施的,针对因缺乏数据和信息支持而导致的政府科技决策失灵问题,以评估科研成果外部社会影响及其社会贡献为目标的科研评估项目。该项目自运行至今共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聚焦美国联邦政府科研投入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第二阶段聚焦联邦政府的科研投入对科学知识、社会产出、劳动力产出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收集STAR METRICS官网以及美国相关政府部门网站中关于STAR METRICS项目的第一手资料,系统梳理了该项目的缘起、实施流程、数据收集及评估指标等方面,并对其独具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籍此为我国科技政策与科研评估改革提供三点启示:关注并开展科研成果的非学术影响评估;构筑并完善机构数据共享网络;提升科技政策决策科学化水平。
    3  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综述
    王睿涵 任嵘嵘 郑念
    2020(21).
    [摘要](266) [HTML](0) [PDF 193.87 K](36)
    摘要:
    科学研究是我国高校的重大使命之一,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最大群体,是我国社会的重要创新力量,因此,对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应该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通过寻找了过去18年来国内学者对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最终筛选出341高校科研团队的相关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与系统性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阶段进行了划分,总结了主要研究主题和理论贡献,并进一步简要评述了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的不足,为我国高校科研团队未来的研究指出方向,以期为国内未来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4  推进优质麦绿色产业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优质麦产区为例
    李嫣资 白静静 王健 刘富强
    2020(21).
    [摘要](342) [HTML](0) [PDF 786.01 K](35)
    摘要:
    随着消费者膳食结构的改变,优质麦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麦农长期粗放生产不仅无法保障优质麦质量安全,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本文基于河北省优质麦主产区436户麦农实地调研数据,结合优质麦产业技术专家的问卷调查数据,集成DEMATEL和ISM方法,构建了麦农采纳绿色产业技术的多阶梯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优质麦绿色产业技术采纳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麦农采纳绿色产业技术的成本收益以及麦农的粮食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直接影响麦农绿色产业技术采纳行为;麦农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性质和政府监管强度则属于深层影响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应推进优质麦市场形成机制,通过可复制的绿色生产模式直接带动绿色产业技术采纳;完善政府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从根本上促进优质麦绿色产业技术应用,加快绿色农业发展进程。
    5  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
    杨坤 汪万
    2020(21).
    [摘要](386) [HTML](0) [PDF 862.98 K](51)
    摘要:
    生态效率作为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贯穿于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文章选取长三角地区2009—2018年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比较并分析区域协同创新、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异演化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省域3个子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随时序演化跌宕起伏,阶段性明显,而空间分异更显著,呈现出由上海向四周递减规律;根据长三角不同地区的子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可分为4种发展模式:系统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协同创新滞后型、产业结构滞后型及生态效率滞后型,同时生态效率与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失调严重制约三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最后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6  岩土工程专业类实验室管理探索
    高 磊 高明军 张振雷 沈扬
    2020(21).
    [摘要](472) [HTML](0) [PDF 118.50 K](42)
    摘要:
    岩土工程专业类实验室是岩土工程学科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相联系的桥梁,加强岩土工程专业类实验室的管理是建设高校岩土工程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其管理水平能反映出土木类高等学校对于岩土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视,这对岩土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升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岩土工程专业类实验室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措施,期望能够通过改进高校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共享机制、增加专职仪器管理人员与专业教师、改进实验室教师的晋升途径与提升实验室教师的薪酬水平、地位和待遇以及合理安排学生课时、购置足量实验仪器的方式来加强对岩土工程专业类实验室的管理,实现专业类实验室的全面发展,为学科建设双一流工作提供平台支撑。
    7  京津冀生态福利绩效及时空演变研究
    王喜平 罗金芳
    2020(21).
    [摘要](384) [HTML](0) [PDF 382.05 K](39)
    摘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京津冀经济发展的新契机,但随着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人们关注的重点逐渐从经济福利转向生态福利。本文运用熵权法-超效率SBM和空间相关分析,以京津冀13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测算2005-2017年区域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及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大多数城市呈现波动上升最后趋于平稳态势。京津冀地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观察分析2006、2010、2013及2017年莫兰散点图和LISA聚类变化图的变异,发现中心地市北京、保定、廊坊以及沧州主要形成高值聚集区;边缘地市邯郸、邢台、唐山和张家口组成低值聚集区,这就需要加强京津冀城市间经济生态福利协调发展。
    8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对创新搜索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助推性的视角
    杨超
    2020(21).
    [摘要](176) [HTML](0) [PDF 357.50 K](54)
    摘要:
    本文从组织层面探讨了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对创新搜索能力的影响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分析了447份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样本,建立了4个模型并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的政策助推性对创新搜索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三种创新搜索能力受到政策助推的影响依次为技术资源型、科教资源型和复杂开创型搜索能力。研究为优化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政策设计提供了数理依据。
    9  科技金融能够促进创新型城市发展吗?——基于SYS-GMM的动态分析
    李媛媛 刘思羽
    2020(21).
    [摘要](368) [HTML](0) [PDF 383.75 K](41)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17个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2017年面板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熵值法测算了科技金融指数与创新型城市发展指数,通过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的方法实证探究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投入、科技金融产出及其各维度对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科技金融、科技金融投入以及科技金融产出对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科技金融产出影响程度更深。(2)科技金融各维度对创新型城市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有明显不同,其中资本市场投入?专利产出?技术合同产出?人力资源投入?企业研发投入?政府创新投入。
    10  全球人工智能科学领域专利信息计量分析及其启示
    李玉华 张福俊 尹燕霞 卢昱波
    2020(21).
    [摘要](292) [HTML](0) [PDF 414.42 K](42)
    摘要:
    基于智慧芽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信息,运用专利信息计量方法对专利数据进行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地域分布格局、关键技术领域以及主要专利权人分布统计,深入研究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和竞争格局,为中国创新引导政策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多,产品研发技术发展迅速,但基础算法领域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较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建议中国在保持现有产品优势的前提下,加大对硬件、算法及芯片等基础层面的研究,同时推动人工智能与能源等其他行业的融合转化,加快推进专利布局和人才引进战略。
    11  关于无效宣告对专利权出资效力的分析
    何贯通
    2020(21).
    [摘要](300) [HTML](0) [PDF 97.09 K](39)
    摘要:
    摘要:专利权的本质特征决定其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被宣告无效影响公司设立、股东资格、责任承担及出资的效力,对公司、股东、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权利必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依据利益平衡理论,鼓励专利权出资,放宽出资限制和促进社会化生产等视角,研究专利权资本化的特点和特殊性,建立保护公司、股东及债权人利益的机制,注重公司章程和出资协议解决路径的运用,完善专利权出资资本制度。综合考虑无效宣告的原因、主观过错、诚实信用、持续经营及公平原则等因素,保障公司股东、债权人的权益和市场交易安全,以促进知识资本的流动和资本市场的发展。
    12  基于专利计量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研究及关键技术分析
    王和勇 古龙
    2020(21).
    [摘要](232) [HTML](0) [PDF 666.50 K](62)
    摘要:
    本文以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收录的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为数据源,运用专利计量法对专利数据从时间、地域分布、技术分类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人工智能主要发展国家或组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状态、重点技术发展方向,并对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成果较多的中美日三国,对不同专利类型利用Ucinet软件进行关键技术分析,比较三个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和产业应用情况,分析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再通过对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地域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技术的现状。
    1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精细化管理与实践
    孙珍全 杨斌 张阳 陈义祥
    2020(21).
    [摘要](333) [HTML](0) [PDF 277.84 K](31)
    摘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2014年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后整合形成的五类国家科技计划之一,重点专项是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载体,通过分析重点专项的特点和组织实施管理流程,结合目前重点专项的管理实践分享了组织和实施管理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申报单位组织申报和实施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提供参考和启示。
    14  “二对一”结构供应链中研发型制造商的 技术授权策略研究
    王伟
    2020(21).
    [摘要](206) [HTML](0) [PDF 1.36 M](54)
    摘要:
    在由两个制造商(一个是研发型制造商,另一个是非研发型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二对一”结构的供应链中,考虑横向技术溢出效应,构建了技术不授权和技术授权(包括单位产量授权和固定费用授权)模型,给出了研发型制造商最优的技术授权策略,分析了技术溢出程度和产品替代性对模型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研发型制造商的最优技术授权策略和最优授权值主要取决于产品替代性和技术溢出程度。(2)在单位产量授权(固定费用授权)策略下,零售商的利润总是小于(大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3)当产品替代性较小(较大)时,单位产量授权策略下的供应链利润总是大于(小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无论产品替代性如何,固定费用授权策略下的供应链利润总是大于技术不授权策略下。
    15  市场导向型基础研究:反向路径下的技术创新逻辑
    雷小苗
    2020(21).
    [摘要](242) [HTML](0) [PDF 196.50 K](31)
    摘要:
    基于对学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与市场技术需求相“错位”和相“脱节”现象的观察,结合熊比特创新理论,构建起基于技术创新逻辑基础的双螺旋模型,并创新性地提出正、反路径下的“现象导向型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型基础研究”的概念及分类。系统阐释了“市场导向型基础研究”的产业适用、内涵特征、国际实践经验、政策建议等。研究认为:“市场导向型基础研究”是支撑技术成熟型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逻辑基础;具有与市场需求链接强度大、研究成果可转化性强等特征。中国应该通过提升企业基础研究成果承载能力、发挥高校TTO反向功能等措施建立起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16  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理念:网络模型
    程燕林 李晓轩
    2020(21).
    [摘要](324) [HTML](0) [PDF 89.03 K](34)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归根结底是来源于对科技成果转化内涵的片面认识。为全面、科学、深刻理解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本质,本文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模型。文章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利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模型的概念框架,描述了网络模型的本质特征及其与线性模式的差异;同时,通过对美国转化医学协作网络的实剖析,加深对网络模型的具象化认识。研究结论弥补线性模式的不足,丰富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为未来科技成果转化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17  多维透视下的嵌入式创新范式研究
    王安民 张超 胡德鑫 郭哲
    2020(21).
    [摘要](315) [HTML](0) [PDF 164.07 K](46)
    摘要:
    嵌入式创新是科技型创业企业和平台企业实现双方优势互补的新型合作范式。大量的实践表明:嵌入式创新有助于科技型创业企业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同时平台企业也可以借助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占据优势,进而达成双方共赢的互利互惠发展模式。本研究在阐述嵌入式创新范式的产生背景和路径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着重从知识嵌入、资源嵌入、跨组织嵌入、技术嵌入四个不同视域探索嵌入式创新范式的基本内涵与实践路径。基于此,进一步从价值的统一性、资源的归属性以及主从关系的确定性等解析嵌入式创新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指出嵌入式创新范式未来研究的变革趋势。
    18  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知识产权风险及其对策
    薛永琴 刘华
    2020(21).
    [摘要](392) [HTML](0) [PDF 180.17 K](42)
    摘要:
    知识产权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权利归属、利益分配以及维系创新可持续性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也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基于对国外相对成熟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InnoCentive)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深入剖析,针对我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设置弹性的身份认证制度、制定针对性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条例、建立安全的线上信息交流渠道以及制定明确的利益制度等建议。
    19  基于PP-SFA方法的我国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研究
    庞金波
    2020(21).
    [摘要](266) [HTML](0) [PDF 194.27 K](62)
    摘要:
    通过利用PP模型处理高维数据降维的特点,解决了SFA方法测度科技金融投入产出效率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2010-2017年我国科技金融投入和产出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可知,东、中、西部科技金融效率均值存在差异,各省域科技金融发展不均衡。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科技金融投入正向促进我国科技金融效率。R&D人员总量是促进科技金融效率提升的有利因素。根据实证结果,论文提出相应建议。
    20  专利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
    邵兴东 余志鹏
    2020(21).
    [摘要](228) [HTML](0) [PDF 258.50 K](47)
    摘要:
    选取上海市1989—2018年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各类专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专利授权对总体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的专利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影响存在差异;不同产业经济受不同类型专利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1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研究
    许照成 侯经川
    2020(21).
    [摘要](222) [HTML](0) [PDF 184.00 K](46)
    摘要:
    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一直备受关注,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转化机理问题却很少有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模型,并选取华为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实际上就是企业打造知识优势的过程,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作用;(2)知识优势对企业竞争力的转化过程分别经历了“内部知晓-内部响应-外部知晓-外部响应”知识链环节,对应于“知识获取与吸收-知识内化”、“知识应用与创新-知识生产”、“知识积累与积淀-知识外化”三个部分。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内在转化机理,为企业管理者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22  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环境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刘榆潇 蓝雅 石永东 贾礼洲
    2020(21).
    [摘要](429) [HTML](0) [PDF 214.32 K](45)
    摘要:
    为构建更高效的高校创业环境,提高初创企业的存活率,对我国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环境影响初创企业绩效的机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山东、浙江、广东三省32所高校众创空间的初创企业共计417份样本数据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环境显著正向影响初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环境显著正向影响初创企业绩效;初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初创企业绩效;初创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在高校众创空间创业环境与初创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23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
    楼永 王留瑜 郝凤霞
    2020(21).
    [摘要](241) [HTML](0) [PDF 179.67 K](66)
    摘要:
    基于2006-2016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IV-GMM模型测度人口老龄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纳入空间因素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人力资本水平”和“资本-劳动力禀赋”是人口老龄化影响科技创新的两个中介效应。同时,科技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人口老龄化可以通过溢出效应对其他省份的科技创新产生间接影响。因而在老龄化时期,应该注重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老龄人口再就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区域协同创新。
    24  基于动态TOPSIS法的中、美、日医药创新能力与潜力评价研究
    张铭洺 茅宁莹
    2020(21).
    [摘要](180) [HTML](0) [PDF 97.87 K](31)
    摘要:
    目的:科学量化评估我国医药创新能力与潜力,分析发现医药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创新过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采集2008-2018年中国、美国、日本临床试验开展、药物研发数量、专利数量与论文发表数量等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动态TOPSIS法;结果:我国在临床试验、药物研发、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数量层面上发展迅猛,动态TOPSIS法综合评价我国医药创新潜力初步赶超日本;结论: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创新发展要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引导多渠道资金融通,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打造科研创新平台等。
    25  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知识管理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张裕晨 邱均平 陈仕吉
    2020(21).
    [摘要](276) [HTML](0) [PDF 1.53 M](58)
    摘要:
    通过全面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知识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主体、热点主题、高影响力文献,并推测今后的研究方向。选取Web of Science 作为数据来源,对检索得到的388篇论文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和VOSviewer从年代分布、关键词、文献共被引、期刊叠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文本挖掘、嵌入性、认知计算、故障管理等是该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大数据、平衡核心卡、临床决策支持认知计算等可能是今后研究的新热点。同时,识别得到了该领域活跃的研究主体、高影响力文献及期刊的学科分布领域。
    26  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
    姚诚 徐枫
    2020(21).
    [摘要](219) [HTML](0) [PDF 63.89 K](59)
    摘要:
    本文基于2011年至2018年新能源和同行业非新能源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十二五”规划之后政府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研发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产业特征会使得政府补贴对盈利能力和研发能力的促进效果变得低效,且对盈利能力却变为抑制效果。从企业层面来说,政府补贴与新能源企业的盈利能力呈负相关,与研发能力呈“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对新能源产业实施补贴政策要市场化导向,完善补贴信息披露制度;新能源企业则应该着重提高本身的获利能力和创新成果驱动的内生增长能力。
    27  独角兽企业成长关键因素的的实证研究
    郑健壮 吴文雯
    2020(21).
    [摘要](139) [HTML](0) [PDF 180.27 K](46)
    摘要:
    在归纳独角兽企业成长的四大关键因素(创始人特征、企业创新能力、企业成长年限和区域因素)的基础上,收集我国2018年51家独角兽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法对前三个因素与独角兽企业成长间的关系进行检验;收集我国2017年的36个城市和对应独角兽企业的相关数据,用区位影响因子法对区域因素与独角兽企业成长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实证分析显示:①企业创始人特征(学历和兼任CEO)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②企业创新能力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企业成长时间对独角兽企业成长具有显著影响且6年左右为最佳;③城市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素质人口规模对独角兽企业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28  区域科技创新中的产研协同研究——基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实证
    郝新东 杨俊凯
    2020(21).
    [摘要](299) [HTML](0) [PDF 63.25 K](37)
    摘要:
    科技创新走廊“要创新更要创业”,要打造研发平台到生产平台的产研一体化通道。基于2005-2017年市级面板数据,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所涉城市的科技创新效率为被解释变量,分别构建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扩容”前后的门槛模型并实证分析研发投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扩容”后的门槛值更低,各类创新主体能够以更低的研发投入达到原定的科技创新效率。超过门槛值之后,“扩容”后的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有更高的系数弹性,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控制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扩容”后显著,并与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
    29  平战结合的应急物资产能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研究——基于“大智链云”的支持
    梁兴辉 宋哈尔·海拉提
    2020(21).
    [摘要](234) [HTML](0) [PDF 330.96 K](53)
    摘要: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可促进相关产业链、供应链和需求链中各主体间的信息共享、资源对接、业务协调,并提高应急物资的产能保障能力。合理运用“大智链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辅助决策、精细治理及资源整合优化,有助于形成互信共勉、协同有序、智能高效的产能保障体系。在剖析产能保障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集成“大智链云”并专注于产能保障的信息服务平台,灾时应急、平时服务是本平台的立足点。最后探讨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30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全国239个地级城市的实证检验
    温婷
    2020(21).
    [摘要](273) [HTML](0) [PDF 285.57 K](52)
    摘要: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研究。以全国239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在地理距离权重和经济距离权重矩阵下分别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比较其行业差异。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整体集聚不仅能够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还对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溢出效应,且经济发展特征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影响更大;不同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本地及周边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各异,其中信息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最大,其余依次为物流业集聚、金融业集聚,科技服务业集聚和商务服务业集聚。
    31  国外创新网络研究回顾与展望
    岳振明 赵树宽
    2020(21).
    [摘要](181) [HTML](0) [PDF 699.07 K](59)
    摘要:
    创新的网络化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的重要特征,加强创新网络研究对指导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围绕国外创新网络研究现状与趋势这一主题,以WOS数据库作为文献来源,通过样本文献梳理与知识图谱分析、LDA主题模型、CARROT2聚类等方法的结合,从创新网络概念内涵、研究现状、研究主题和研究趋势四个方面对国外创新网络研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论如下:(1)创新网络概念内涵丰富,学者们从多重视角下对其进行了诠释;(2)创新网络领域发文量不断增加,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核心研究力量已经形成;(3)企业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网络、供应创新网络、农业创新网络等七种网络最受学者关注;而网络属性、知识与学习、网络演化、创新过程、外部环境等方面对创新网络或创新的影响则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从学术取向上看,现有研究多为应用型研究,理论创新成果少;(4)通过CARROT2聚类和关键词突现方法结合分析,发现创新网络研究中的三个分支领域中的六个细分主题,如网络治理、知识网络等,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是该领域研究中的热点。
    32  基于价值链的工业数据治理:模型构建与实践指向
    王伟玲
    2020(21).
    [摘要](551) [HTML](0) [PDF 150.50 K](52)
    摘要:
    工业企业信息化经过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海量的工业数据碎片化存储在不同的系统中,构建工业数据空间释放工业数据价值被日渐提上议程。通过深入工业企业调研发现,大部分企业能意识到数据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不懂如何管理工业数据。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提出了笔者对工业数据治理的理解,剖析了阻碍工业数据价值释放的难点痛点堵点,并将价值链理论引入工业数据治理体系,剖析了工业数据治理活动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工业数据治理的推进策略,以期为下一步加快推进工业数据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33  2014-2019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演进与进展成效研究
    李君 邱君降
    2020(21).
    [摘要](177) [HTML](0) [PDF 2.86 M](49)
    摘要: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部署,也是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过去十年,两化融合在推动我国企业提质增效、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全国31个省市、100余个细分行业、15万余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发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已经实现由“金字塔型”到“纺锤型”结构性升级,区域两化融合差距持续收窄并呈现“西快东稳”态势,重点行业纵向管控集成与横向产供销集成均实现突破性进展,不同类型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缩小态势,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带来企业业务效率大幅改善,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