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王娟 张鹏
    2020(4).
    [摘要](361) [HTML](0) [PDF 0.00 Byte](27)
    摘要:
    本文利用2002-2016年27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探究全球生产网络下服务内容嵌入方向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服务转型过程中在不同类型行业中嵌入结果不同,明确服务要素嵌入重点、形成新动能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步骤。结果表明:整体产业利用生产性服务仍然更偏向以产品为中心而不是以客户为中心;当前服务化陷阱依然存在,相对于高端技术产业,中低端制造产业问题更为严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当前高端制造业发展,服务素质偏低,降低了制造业经济增长率。
    2  科技人员创业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探索
    林时进
    2020(4).
    [摘要](480) [HTML](0) [PDF 0.00 Byte](57)
    摘要:
    在分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定位高校科技人员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人员创业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导师-项目-团队”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和拓展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同时,带动大学生创业由单纯复制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3  我国科技决策智库体系及内部运行机制研究
    胡海鹏 袁永
    2020(4).
    [摘要](434) [HTML](0) [PDF 0.00 Byte](32)
    摘要:
    当前对科技决策智库的研究缺乏系统梳理国内科技决策智库体系,未能剖析其内部运行机制。在全面梳理国内科技决策智库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科技决策智库投入-产出关系构建科技决策智库内部运行机制分析框架,提出我国科技决策智库内部运行机制总体呈现以体制内组织管理机制为主等6个特点。最后,结合国外科技决策智库运行机制特点,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4  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培育路径探析 ——以江苏省为例
    张学艳 周小虎
    2020(4).
    [摘要](395)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独角兽”企业以突破性的技术产品或新颖的商业模式,颠覆了传统产业模式,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先锋和产业的新核心。在新经济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国的“独角兽”企业而言,追求的也绝不应是眼前的“榜单”“估值”,而是持续强化内功与创新,走出相对封闭或受保护的市场环境,放眼全球去参与竞争,并建立独一无二的技术、商业模式优势。探讨“独角兽”企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角色作用,从互联网经济、科教资源、政府扶持政策、经济发展态势等方面分析江苏培育新经济“独角兽”企业的优势环境,提出江苏培育“独角兽”企业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托高新区打造“独角兽”爆发的主阵地、围绕平台经济构建“独角兽”企业成长生态圈、构建定制化扶持政策解决“独角兽”企业成长的现实困境、实施“互联网+技术”模式催生江苏特色“独角兽”企业等路径。
    5  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楼旭明 徐聪聪
    2020(4).
    [摘要](373)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本文以2013-2017年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了三点建议。
    6  基于区块链的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研究
    冯伟波 徐作圣 周源
    2020(4).
    [摘要](366)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我国目前在推进国家实验室的建设,而国家实验室的任务之一是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随着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其技术转移活动将面临转移过程透明度低、难以确权以及共享机制不健全等各种问题。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的共识机制和可溯源等特点,是解决上述难题的关键基础设施。文章分析了国家实验室在技术转移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及现实需求,对区块链技术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潜力做了对应的比较,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场景上的适用性,并对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管理架构的方案提出了建议。
    7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专利产出与绩效的关系
    王晓川 李昱 周国华 孙理军
    2020(4).
    [摘要](322)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摘要:基于2001-2017年间中国集成电路(IC)产业的专利申请数据,分别检验该产业及其3个子行业专利产出与产业绩效之间的协整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IC产业的制造业、封测业的专利产出与各自销售额形成了长期均衡关系,且它们的专利申请是其销售额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产业专利申请总数并未与产业总销售额以及出口量形成长期均衡关系。
    8  我国农业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与困境剖析:基于京沪江鄂四地的实地调研
    张孝宇 马莹 马佳
    2020(4).
    [摘要](293) [HTML](0) [PDF 0.00 Byte](43)
    摘要:
    基于对京沪江鄂四地的农业众创空间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四种典型模式,并从政策环境、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角度提出四种典型模式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的四种农业众创空间典型模式的对比,分析出四种模式中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总结出有利于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出我国农业众创空间整体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从政策激励、专业化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的思考,以期为优化我国农业众创空间发展模式,明确发展定位和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益参考。
    9  绿色供应商整合对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影响 ——兼容性的调节效应
    赵娜 孔婷 刘勤明 冯泰文
    2020(4).
    [摘要](574) [HTML](0) [PDF 0.00 Byte](37)
    摘要:
    基于中国237家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通过层归的统计方法,探讨了绿色供应商整合、外部知识采用与绿色创新的关系以及兼容性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供应商整合有助于外部知识的采用,进而有利于企业的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外部知识采用在绿色供应商整合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此外,知识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战略兼容性对绿色供应商整合与外部知识采用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10  基于决策实验室分析的研发网络风险交互关系识别与测度
    刘慧 杨乃定 张延禄 李芮萌
    2020(4).
    [摘要](366)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针对研发网络成员企业面临的不同类风险不仅在企业自身内部,而且与合作企业间的风险存在交互作用这一现象,研究研发网络成员企业面临的风险之间的交互关系。从风险来源角度将研发网络成员企业面临的风险分为内源性风险与外源性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决策实验室分析(DEMATEL)方法分析研发网络成员企业面临的风险交互关系的具体步骤;最后,采用DEMATEL方法对研发网络中的一个成员企业面临的风险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证实该方法的可行性。
    11  基于改进EKC模型的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协整关系研究—以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为例
    刘建君 陈红 马晋宇
    2020(4).
    [摘要](245) [HTML](0) [PDF 0.00 Byte](44)
    摘要:
    利用黑龙江省2002-2016年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改进的EKC模型,研究了农作物产量与碳足迹产量之间是否存在的协整关系,并对二者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与单位面积产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二者之间呈“波浪”型曲线形状。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与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产量变化会导致碳足迹变化,而碳足迹变化并不会引起产量的改变。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逐步实现农资产品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寻求新兴技术是实现农作物生产低碳发展的可选路径。
    12  广东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动态评价——高水平大学建设前后对比分析
    李韵婷 张日新
    2020(4).
    [摘要](560) [HTML](0) [PDF 0.00 Byte](24)
    摘要:
    提高高校科研效率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目标,跟踪高水平大学建设前后科研创新效率变化能有效评估政策效果。以广东高水平大学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DEA—CCR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实施前后的高校科研创新绩效进行动态考察。实证结果表明:不同高校横向对比发现,高水平大学项目实施有助于改善高校科研规模收益递减的不经济状态,但无助于科研效率的提高。不同年份纵向对比显示,技术效率虽呈现先降后升,但技术进步率持续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是高校科研效率低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揭示了下阶段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科研质量,从而提高技术进步率,进而达到“双一流”建设目标。
    13  文化与科技产业融合度测算分析
    于泽
    2020(4).
    [摘要](350)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文章首先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所在省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有示范基地的省市文化产业整体发展优于没有示范基地的省市,基本上体现出了文化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接着文章从文化科技研究行业的研究成果和科技在文化方面的成果统计视角分析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程度,又运用赫芬达尔指数法对文化和科技产业融合度进行了测算,分析与测算结果显示,文化与科技整体融合度不高,技术融合度要弱于市场融合度,对融合度进行了分类,并在测算分析基础上,对加强文化科技融合提出了对策建议。
    14  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能力评价及其协调度分析
    张宝友 何月明 孟丽君 杨玉香
    2020(4).
    [摘要](313)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本文按 “标准的形成—产业化—市场化”三阶段划分法,构建产业层面的标准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浙江省2009-2017年服务业的总体、地区和行业的标准化能力进行评价,并分析浙江省服务业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标准化能力的协调度。研究发现:(1)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能力总体水平尚可,但不同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浙江省地区与行业间的标准化能力发展处于中度失调状态。文章针对上述评价结果分析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善浙江省服务业标准化能力及其地区和行业间协调度的政策建议。
    15  基于改进区间数TOPSIS法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评价
    鲍新中 谢文静 董文妍
    2020(4).
    [摘要](330)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由于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评价中可以运用区间数对各项指标进行赋值。区间数TOPSIS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不确定性指标赋值的主观性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运用马氏距离对欧氏距离进行替换,克服了属性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时欧氏距离失效的缺陷,同时引入联系向量距离解决可能存在的距离正理想解近的方案可能距离负理想解也近的问题,从而综合马氏距离和联系向量距离较为全面的对TOPSIS方法进行改进,使该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运用改进后的区间数TOPSIS方法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16  基于PCA-GRA模型的南京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关联分析
    吴远征 张智光
    2020(4).
    [摘要](449)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指标权重对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GRA)分析南京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除部分年份综合得分变动幅度明显较小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生态城市建设均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第三产业关联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关联度较大,第二产业中工业关联度有所提升,建筑业关联度较低,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等关联度较大,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低。为推动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应进一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对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进行取长补短的提升、加大环境治理的科技水平等措施。
    17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散路径
    南星恒 田静
    2020(4).
    [摘要](493) [HTML](0) [PDF 0.00 Byte](39)
    摘要:
    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的分析,提出各个相关利益主体要共同发力,形成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多方联动的风险分散格局,以期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路径选择和方法指导。
    18  政府引导基金研究述评与建模展望 ——基于文献计量与投资组合的视角
    齐岳 廖科智 张天媛 冯筱瑢
    2020(4).
    [摘要](503) [HTML](0) [PDF 0.00 Byte](53)
    摘要:
    对国内外政府引导基金的发展研究进行系统性综述,从设立动机、发展模式和投资结果三方面进行梳理,运用CiteSpace对检索到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关于政府引导基金的研究在文献数量、共现强度等方面均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尚未形成明确的研究聚类;目前政府引导基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已从数量规模分析转为基金质量绩效评价,特别是对基金质量的多角度综合绩效考量。基于此,进一步对综合考虑政府引导基金多种绩效的前沿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分析,通过构建多目标投资组合选择模型,为政府引导基金提供综合考虑经济绩效、创新绩效和社会绩效的投资决策机制,以解决社会资本和政府资本投资目标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进而达到吸引社会资本、优化基金结构、提高综合投资效益的目的。
    19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状态诊断指标自适应调整模型及其应用
    王 毅 郭玉 侯学良
    2020(4).
    [摘要](394) [HTML](0) [PDF 0.00 Byte](31)
    摘要:
    针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状态诊断系统在诊断指标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诊断指标即时调整目标的基础上,将自适应控制技术引入进来,并结合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状态诊断指标自动调整模型,给出了模型内含多模块间的自适应伺服程序。在此基础上,通过工程实验,证明了诊断指标自适应调整模型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和自动识别管控对象与指标调整的灵敏度,并给出了使用该模型的相关建议。
    20  跨组织知识转化中的知识增值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互联网+”协同创新
    方刚 顾莉莉
    2020(4).
    [摘要](345) [HTML](0) [PDF 0.00 Byte](30)
    摘要:
    “互联网+”协同创新背景下,基于跨组织知识转化的知识增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跨组织知识转化SECI拓展模型,进行模糊层次分析,探究跨组织知识转化中,相关因素对知识增值的重要性排序及其特征,据此为“互联网+”协同创新主体提出相关管理建议。研究表明:(1)跨组织知识转化各过程,外部知识内部化对知识增值的影响最大,其后依次为内部知识外部化过程、外部环境;(2)组织结构和知识吸收能力,组织开放性和知识传递能力,组织网络嵌入性为各跨组织知识转化过程中的相对关键因素;(3)跨组织知识转化中的知识增值主要受到组织自身属性及其能力的影响。
    21  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重污染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基于政府监管与媒体关注视角
    秦颖 孙慧
    2020(4).
    [摘要](378) [HTML](0) [PDF 0.00 Byte](72)
    摘要:
    基于“波特假说”,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作为一种环境规制的创新,是否同样能够促进企业研发创新?选取2013-2017年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基于倾向匹配得分法基础上的双重差分法(PSM-DID)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有利于企业研发创新,而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都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抑制了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发挥政府监管和媒体关注的影响力,需要适宜适度,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研发创新。
    22  文献量化视角下人才引进政策评估研究*
    李国锋 孙雨洁
    2020(4).
    [摘要](466) [HTML](0) [PDF 0.00 Byte](71)
    摘要:
    人才引进政策是吸引人才、集聚人才并使之发挥能动作用的重要依据,是决定人才的去留、人才队伍的稳定和人才作用发挥的关键,比较各地出台的人才引进政策,寻找政策差异并提出改进建议,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构建的政策文本分析理论模型为指导,基于2007-2017年中央、部分省市政府颁布的人才引进政策文本数据库和语料库,运用文本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了区域人才引进政策属性指标的分布态势及其关联关系,构建了人才引进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手册,并将此成果应用于区域人才引进政策综合评价实证分析中。研究发现:(1)基于理论模型指导的政策文本内容量化研究,有效实现了非结构化政策文本数据的结构化转换,在检验政策文本的一致性、描述比较各区域人才引进政策制定与实施状况的差异性等方面颇具优势;(2)不同区域人才引进政策的综合指数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性而呈不均衡状态,且在具体政策工具选择与运用上显著不同;(3)基于政策文本内容分析所构建的人才引进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标准手册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性。
    23  创业伦理:问题、审视与对策研究
    陈子薇
    2020(4).
    [摘要](342) [HTML](0) [PDF 0.00 Byte](38)
    摘要: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首先,探讨了创业伦理的内涵,继而分析了创业活动引发的特殊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创业公司利益相关者、新进入缺陷、破坏性创新、科技创新四个方面,其背后复杂因素来自创业者个人、组织内部和社会环境等等。接着,从创业企业的“经济人”和“道德人”两者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企业遵守创业伦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从不同层面探讨了针对创业伦理问题的解决建议与对策。
    24  中国众创空间运营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许亚楠
    2020(4).
    [摘要](631) [HTML](0) [PDF 0.00 Byte](33)
    摘要:
    运用DEA-BCC模型和DEA-Malmquist 指数模型对中国2016~2017年31个省市众创空间的运营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众创空间整体运营效率良好,造成部分地区众创空间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低下;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全国众创空间划分成相对高效型,规模低效型,技术低效型和完全低效型四种,并通过投影分析对众创空间的投入和产出进行调整;最后,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提出两类触发众创空间高运营效率的前因构型,提出进一步提升众创空间运营效率的建议。
    25  政府数据开放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赵 龙 文 黄 娟
    2020(4).
    [摘要](357)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探讨政府开放数据及科技大数据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影响,提出政府数据开放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新思路,为政府科技数据的开放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分析新思路评价过程,以广东省知识产权评价中应用政府科技开放数据为例,对比一般评价方法,说明差异及新思路的优势和前景。政府科技数据的开放共享使得获取丰富多样、客观及时、准确精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数据成为可能,将有力推动科技能力评价方法和过程的创新与变革。
    26  产业创新生态的运行现状、发展潜力与类别
    温 科 张 贵
    2020(4).
    [摘要](337)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本文以我国2007-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的27个制造业行业为具体的研究对象,运用“改良后的复合系统协同度法”对产业创新生态的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推算出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潜力和总结出产业创新生态的类别。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创新生态持续处于不协调状态,但运行状况正在改善;各行业创业生态的运行状态与行业异质性及其技术含量关系不大,“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生产要素均可在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子系统之间不协调是产业创新生态运行不良的根本原因;依据行业技术含量和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潜力两个维度,可以将产业创新生态分为“高技术含量-高潜力”等8个类别;行业的技术含量与产业创新生态发展潜力具有一定正比关系。
    27  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补贴政策
    种大双 孙绍荣
    2020(4).
    [摘要](412) [HTML](0) [PDF 0.00 Byte](28)
    摘要: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研发投资“市场失灵”、政府补贴“退坡”问题,引入产业内补贴政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不同阶段不同补贴政策下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最优研发投入策略。研究表明:在有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政府补贴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既有政府补贴又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新进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政府的补贴比例、产业内补贴比例和传统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均正相关,同时行业内补贴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在无政府补贴有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只有当补贴比例小于某一值时,产业内补贴才对传统企业和新进企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具有“挤入效应”;在无政府补贴无产业内补贴的情况下,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创新是企业的占优策略。
    28  加州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的特点及启示
    赵世佳
    2020(4).
    [摘要](370) [HTML](0) [PDF 0.00 Byte](34)
    摘要:
    美国加州凭借良好教育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优势以及法律法规的开放性、包容性、权威性,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科技企业、初创企业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已经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的重要基地。通过对加州自动驾驶汽车路侧管理发展突出的特点和经验做法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提出三点建议:加快我国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法规进程、完善推进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定期发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报告。
    29  改革开放四十年河南省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地位分析
    高顺成
    2020(4).
    [摘要](302) [HTML](0) [PDF 0.00 Byte](34)
    摘要:
    内容:借助熵值法和泰尔指数法,构建了省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各省创新能力做了定量测评,以此分析界定了河南省创新能力在全国的地位。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河南省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第17-18位;90年代以后,河南省创新能力逐步攀升,2017年已升至全国的第9-10位。进一步提升河南省整体创新能力,应针对企业创设“省(市、县)长发明创造奖”,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挖掘高校老校区资源,创办“985高校研究生院河南分院”,为河南创新培养后备人才。打造更多中部舒适宜居城市,吸引青年英俊来河南定居等。
    30  “互联网+”高校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平台公共分析测试中心为例
    詹美燕 李春明
    2020(4).
    [摘要](458) [HTML](0) [PDF 0.00 Byte](46)
    摘要:
    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平台公共分析测试中心为例,从操作人员培训、测试预约制度和仪器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其十多年来在大型分析测试仪器开放共享中逐渐形成的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特点,陈述了中心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成果,以期为促进我国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参考借鉴。目前,该中心已经完全实现依靠大型仪器使用的测试费收入来保障大型仪器日常维护和故障及时维修的目标,还利用测试费收入余额购置了一台最新的SU8220超高分辨率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很好地促进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31  科技要素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基于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刘艺璇 贺建风
    2020(4).
    [摘要](440) [HTML](0) [PDF 0.00 Byte](42)
    摘要:
    通过选取2005-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科技资本和人员投入两个视角探究科技要素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资本投入增加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科技人员投入增加却会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分不同地区的实证显示,东部和西部科技资本投入正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部科技要素投入没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因此,科技要素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科技人才需要引导至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域。
    32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构建广东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
    郭洪飞 史进程 庄淑铧 张儒 邓长兴 何智慧
    2020(4).
    [摘要](569)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系统研究分析了国外军事强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和国内部分地区具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实践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目前各地发展阶段,在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上,以构建广东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基础上,从多个层次系统地提出基于“产学研一体化”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模式的相应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形成广东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路径。
    33  众创空间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形成机理: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一个研究框架
    张建民 陈雅惠 李亚玲
    2020(4).
    [摘要](437) [HTML](0) [PDF 0.00 Byte](62)
    摘要:
    众创空间用户即创客的入驻和持续参与是推动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整合信息系统领域的期望确认模型,将持续使用意愿延伸至众创空间研究领域,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构建了一个创客持续使用意愿形成机理的研究框架。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复杂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系统,通过为创客提供经济型、技术型、社会型和政策型创新创业服务,从而影响创客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而影响其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水平。此外,创客不同的因果定向特质——自主导向、控制导向和非个人导向与众创空间的服务交互作用,最终影响创客持续使用意愿的水平。
    34  中亚五国科研竞争力分析及对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启示
    曾静婷 王雯婧
    2020(4).
    [摘要](426) [HTML](0) [PDF 0.00 Byte](27)
    摘要:
    旨在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客观、可靠的中亚五国科研竞争力、学科发展分析和科技合作建议。依据中亚五国科技部报告,国际组织专题报告,Web of Science数据库、Incites数据库和ES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辅以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科技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分析中亚五国的科研竞争力、重点研究学科和优势学科,探讨其“一带一路”战略前后的国际科技合作变化;依据中亚五国的科技政策,归纳总结各国的优先发展产业。研究发现,中亚五国科技竞争力参差不齐,学科发展各有侧重,各国政策对产业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调整。中国与中亚五国应在物理、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领域加大合作,实现彼此学科共同发展;应在临床医学、环境生态、动植物科学等学科领域加强合作,提升中国的科技影响力;应抓住中亚国家产业调整机遇,推动在农业、环境保护、轻工业、能源以及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采取国别差异化选择开展科研合作,以提高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科技合作效率。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