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卷第2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股权激励影响经理人对研发创新投资的决策吗?——基于管理防御的视角
    李秉祥 雷怡瑾
    2021(20).
    [摘要](282) [HTML](0) [PDF 107.01 K](37)
    摘要:
    随着我国研发创新政策的不断推进,企业越来越多增加研发投入,但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转化能力的研发资本化却没有随之改善。以A股市场2007-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从管理防御视角出发,研究经理人对企业研发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能否发挥对经理人管理防御和研发投资决策之间的治理作用。结果显示:经理人管理防御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却显著负向影响研发资本化,即经理人的研发创新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创新迎合倾向;股权激励负向调节经理人管理防御与企业研发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证实股权激励对经理人进行企业研发创新投资决策的治理效果。最后从政府研发创新政策制订、企业研发创新信息披露和采取有效的股权激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优化企业研发投资决策建议。
    2  考虑区域特征的跨区域电力系统空间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金成浩 荣莉莉
    2021(20).
    [摘要](206) [HTML](0) [PDF 403.00 K](54)
    摘要:
    为对区域电力网络脆弱性分析等相关研究以及不同区域电力网络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提供支持,基于对电力系统的区域特征分析,考虑电力设施的供给能力和空间位置、电力设施密度与区域人口密度的分布关系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空间网络模型(MProposed)构建方法,可为制订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相应支持。以华中地区某城市电力系统为对象,采用MProposed方法进行局域和全局区域的网络构建,运用仿真分析与已有的基于实际数据的方法和基于随机生成的方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系统结构比较,结果验证了MProposed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域适应性。
    3  互联网普及、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空间演进
    李峰 刘爽 赵毅 孙佰清
    2021(20).
    [摘要](357) [HTML](0) [PDF 130.27 K](68)
    摘要:
    互联网具有的“时空压缩”效应可充分释放知识溢出效应,成为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特征进行测度,并构建了综合考虑互联网普及和知识溢出的知识生产函数,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与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创新空间存在极大的非平衡性,省域间差异以2012年为分界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倒“U”型趋势。具体包括:①互联网普及对本地区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②知识存量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质量溢出呈现相反的结果;③互联网普及放大了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重塑区域创新组织形态的可行路径,对实现我国区域创新空间结构优化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陆菊春 王新怡
    2021(20).
    [摘要](290) [HTML](0) [PDF 206.68 K](50)
    摘要:
    为实现我国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变,以长江经济带3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评价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及其时序动态演变规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不同区域效率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整体上升,下游、上游和中游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区域差距悬殊;中游地区技术进步优于上游地区,但技术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整体上邻近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提高会对本城市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但中游地区的溢出效应为负;整体上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城市开放均促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环境规制与效率呈“U”型曲线关系,但在不同区域各因素的表现具有显著差异。并为长江经济带平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以及实现区域协同发展,从建设协调发展带、改进地方政策实施理念和继续推进对外开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5  平台型企业如何重塑商业生态系统?——基于资源编排理论的纵向案例研究
    谢秋华 刘潇
    2021(20).
    [摘要](422) [HTML](0) [PDF 40.53 K](41)
    摘要:
    针对作为生态系统设计者的平台型企业如何在技术范式转移时期重塑商业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管理难题,以百度公司为对象,运用单案例研究法,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下重塑商业生态系统的微观过程机制,并构建概念模型。研究发现:(1)范式内的技术演进驱动商业生态系统的迭代优化,而技术范式转移驱动商业生态系统从根本上实现重塑;(2)重塑机制表现为平台型企业在技术范式转移驱动下颠覆商业生态系统原有的价值主张,围绕新的价值主张更新平台基础、进行资源编排和价值创造,最终重构商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基础和平台型企业的价值获取路径;(3)平台型企业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与整合能力支持了商业生态系统的重塑。根据研究结论,正在进行平台化转型的企业管理者应进一步提高对平台及其商业生态系统的认知,而已经是平台型的企业则应重视资源编排能力的培育,以推动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演化,实现系统成员间的价值共创。
    6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科技服务交易数据保密机制
    陈冬林 唐艺倩 王倩
    2021(20).
    [摘要](219) [HTML](0) [PDF 355.18 K](37)
    摘要:
    近年来,区块链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以其防篡改、公开透明、去中心化等特点,使其应用于改善快速发展的科技服务中心化交易领域成为可能。随着被记录到区块链上的交易慢慢增多,数据因防篡改性提高而更可靠,但是,区块链也就越不保密,而科技服务交易参与者会因此担心服务秘密被泄露。针对区块链的隐私保护薄弱和科技服务交易市场的高产权特征,应用区块链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科技服务交易隐私保护和加密。理论分析表明,零知识证明技术可极大程度提高区块链在科技服务交易上的隐私保护。
    7  基于油机与车辆共享调度的基站网络运维研究
    冯增琦 於慧琳 陈志坚 关嘉欣 谢维
    2021(20).
    [摘要](269) [HTML](0) [PDF 237.79 K](56)
    摘要: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网络的加速规模化部署和5G业务的推广,5G通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中,如何降低高居不下的运维成本、深化运维资源共享是企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考虑了基站代维企业通过共享运维资源的合作策略进行协作配送的问题,我们设计了简洁有效的成本分摊方法来刻画运维资源共享中各合作成员的贡献,建立改进变邻域搜索算法来求解基站网络运维路径规划模型,算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降低基站掉线总成本并实现铁塔公司和代维公司的多方共赢,在不增加资源的条件下提高了运维服务效率。
    8  闭环供应链视角下新能源汽车电池双渠道回收契约设计
    马亮 刘玉洁
    2021(20).
    [摘要](391) [HTML](0) [PDF 1.78 M](70)
    摘要:
    在闭环供应链视角下,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率,构建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实施成本分摊契约和责任分摊契约两种不同的双渠道电池回收博弈模型,并以单渠道回收模式为参考,研究不同回收契约下双渠道回收模式对新能源汽车零售价格、市场需求、电池回收率及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通过理论研究发现: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回收契约双渠道回收模式总能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扩大市场需求以及增加电池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利润。当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而当制造商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当零售商回收成本系数较大时,零售商更偏好采用回收责任分摊契约,而当零售商回收成本系数较小时,零售商更偏好采用回收成本分摊契约。
    9  智能化无人车间的建构模式及运作逻辑研究
    高锡荣 邓滢滢
    2021(20).
    [摘要](287) [HTML](0) [PDF 235.44 K](43)
    摘要:
    针对正在到来的智能制造时代需求,阐释发展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战略意义。引入车间智能体和车间镜像概念,以机器人为主体、生产工序为对象、车间全景为环境,探讨智能化无人车间的智能化和镜像化建构模式。将智能化无人车间分解为生产作业系统、边缘计算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阐释智能化无人车间的运作逻辑。研究成果有助于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进而快速抢占智能制造的战略先机。
    10  政府补贴、市场集中度与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陈超 张悦 王迎春 杨扬
    2021(20).
    [摘要](222) [HTML](0) [PDF 79.07 K](37)
    摘要:
    为促进种业技术创新效率提高,基于2013-2018年我国30个省份的种业企业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动态分析,并运用面板Tobit模型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分析政府补贴和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偏低,全要素增长率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和创新;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面影响;政府补贴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但效果会受到市场集中度的调节,市场集中度过高会抑制政府补贴的积极效果。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的协调和控制种业市场集中程度等促进我国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11  新型研发机构的数字化协同管理研究
    魏阙 孙韶阳 张弛 李婷婷
    2021(20).
    [摘要](413) [HTML](0) [PDF 126.78 K](52)
    摘要:
    从分析数字化协同管理对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影响入手,结合某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协同管理的实践,深入剖析了数字化协同管理对于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创新的意义。研究表明: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强化科研人员之间、新型研发机构与其他科研机构之间的链接,从而提升机构内、外部的合作创新能力。数字化协同管理可以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维度重塑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各环节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提升技术、知识、成果等资源在创新链中的传播速率,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内、外部合作的能力。
    12  2016-2018年我国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
    赵渊博
    2021(20).
    [摘要](238) [HTML](0) [PDF 242.50 K](25)
    摘要:
    为把握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发展水平,为研究提升整体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使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16-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均得到了相同的分析结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依次形成阶梯下降的格局,东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竞争力保持前列且相对稳定,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仅难以改变,而且可能会不断加剧;东北三省的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资源投入是促进多地科技人才竞争力水平提升的最主要因素。
    13  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个体特征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基于Github的实证研究
    王 玲 董振伟 张庆芝
    2021(20).
    [摘要](264) [HTML](0) [PDF 228.47 K](42)
    摘要:
    基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个体行为视角,以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的8053组开源软件项目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收集了333位项目发起人问卷数据,探索项目发起人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知识共享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作为特殊开发者,其参与动机、个人价值观、个人影响力和创新意识对项目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前两者比后两者的重要性更大;(2)开源社区内的知识共享对项目绩效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高效的知识共享与清晰的知识流转过程对于项目最终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开源软件项目发起人对于促进开源社区的知识共享与提高项目绩效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而知识共享在项目发起人与项目绩效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14  面向2030碳达峰的云南省交通行业再电气化分析
    徐尤峰 梁俊宇 成贝贝 何为之 舒杰 汪鹏
    2021(20).
    [摘要](325) [HTML](0) [PDF 201.00 K](36)
    摘要:
    实现碳排放达峰乃至中和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在国民经济的消费终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零增长,需要以电力对其他能源消费形式进行替代。在各消费领域中,交通行业的技术相对成熟、产业较为完善、消费量具有潜力,应通过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途径,为再电气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推动“2030碳达峰”等能源革命相关目标的实现。
    15  动态环境下社会资本对农产品电商企业绩效的影响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
    刘迪 孙剑
    2021(20).
    [摘要](251) [HTML](0) [PDF 189.00 K](54)
    摘要: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社会经济环境频繁波动,如何在动态环境下维持农产品电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在动态的外部环境下,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构建农产品电商企业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江西、浙江和湖北三省184家农产品电商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产品电商企业社会资本对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2)农产品电商企业协调整合与重构转变能力在社会资本和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即农产品电商企业社会资本可以通过提高其动态能力来提升绩效;(3)环境动态性在农产品电商企业动态能力与绩效间起到调节作用,表现为当环境动态性水平较高时,协调整合和重构转变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减弱。研究结果揭示了农产品电商企业动态能力在社会资本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农产品电商企业外部环境在资源转化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16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协同建设项目多层次多阶段利益分配机制 —设计采购施工模式情景下
    丰景春 王婷 王龙宝
    2021(20).
    [摘要](257) [HTML](0) [PDF 159.86 K](48)
    摘要:
    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与建筑信息模型(BIM)融合应用于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带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但不成熟的利益分配机制却阻碍了二者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依据EPC模式下的二元管理制度提出基于宏观层面的两层次利益分配机制,依据BIM在项目全寿命周期的应用特点提出基于微观层面的三阶段利益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构建的第一层次利益分配模型能够保证在业主与总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实现基于BIM的单阶段静态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与效率性;以重要程度、合作程度以及贡献有效度为依据构建的第二层次利益分配模型能够保证在总承包商与各分包商之间协同合作的情形下实现基于BIM的多阶段动态利益分配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最后,提出大中型复杂工程项目建设应签订“固定总价+项目优化奖励”合同、制定柔性利益分配制度,国家提供优惠政策、完善并规范BIM资质认证制度,企业层重视并加大BIM应用投入等对策建议。
    17  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创新链知识产权育成因素分析
    方曦 何华 刘云 尤宇
    2021(20).
    [摘要](257) [HTML](0) [PDF 997.88 K](45)
    摘要:
    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突破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阻碍、与国家重大工程相承接的目标,为系统研究影响其知识产权育成的因素,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提取17个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进行建模,通过一组具有博弈关系的有向拓扑层级图对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结构和相关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创新投入、市场机会、自主创新能力是最根本的因素,知识产权应用和产业化是最终因素;存在3个要素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回路,其中创新投入和创新战略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风险预警、管理保护和市场竞争互为因果、同时发挥作用,创新成果、自主知识产权、产权升级和衍生创新具有重要地位。据此对重大专项知识产权育成提出注重立项审查、加强资源投入,建立全创新链知识产权育成全过程管理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价机制等对策建议。
    18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农业科技合作的常态机制
    俞建飞 杜李元
    2021(20).
    [摘要](441) [HTML](0) [PDF 152.66 K](40)
    摘要:
    选取中国71所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信息搜集对象,基于其与100个国家合作情况,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地缘战略格局,分析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机制与重点领域、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农业科研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有8种科技合作方式,重点领域主要为各自优势农业技术领域;存在合作国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经费不足、队伍稳定性低,注重形式、忽视项目落地,注重平台建设、忽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合作的短期效益、忽视长远战略布局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农业科研机构加强农业科技“软实力”输出、注重惠民项目开展、构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金融支持体系、完善政府-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模式以及加强海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开展农业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19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评价及提升路径
    王淑英 赵雅曼
    2021(20).
    [摘要](251) [HTML](0) [PDF 187.50 K](33)
    摘要:
    为对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创新转化效率和创新产出效益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创新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发现,自创区创新效率和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郑洛新在2013-2018年创新效率和效益整体呈上升态势,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动。但目前创新效率和效益水平都不高,与山东半岛、西安、长株潭自创区同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位于全国下游水平,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分片区结果来看,郑州、新乡高新区创新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但在效益方面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郑洛新自创区创新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
    20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关系的实证分析
    侯贵生 侯莹
    2021(20).
    [摘要](277) [HTML](0) [PDF 283.61 K](35)
    摘要:
    面对资源环境的发展困境,本文基于中国2009—2018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以产业聚集度划分区域类型,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能源消耗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 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耗具有短期抑制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抑制作用更加显著;技术创新对能源消耗具有抑制作用,产业聚集区域抑制作用更加显著,非产业聚集区域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能源回弹效应。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非产业聚集区域的推动作用高于产业聚集区域。因此,政府应当根据区域特性进行宏观环境资源调控、推动经济发展由“低环境成本推动模式”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模式”。
    21  “互联网+”回收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
    许民利 曹彩霞 简惠云
    2021(20).
    [摘要](253) [HTML](0) [PDF 191.98 K](44)
    摘要:
    “互联网+”回收废旧电子电器产品新回收模式的出现给传统回收行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顾客回收意愿不高,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都成为“互联网+”回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文章以网络产品层次理论为基础,借鉴传统领域顾客感知价值和电子商务领域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及维度,严格遵循量表开发范式,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23个测量题项的“互联网+”回收模式下顾客感知价值量表,5个维度分别为功能价值、信息价值、程序价值、平台价值和品牌价值。通过SPSS24.0和AMOS24.0软件对正式调研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调研,进一步验证量表的稳定性。最后,根据顾客感知价值维度总结研究贡献,并为互联网回收企业提出管理建议。
    22  企业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基于创新转型期企业的扎根研究
    朱 斌 陈艳华
    2021(20).
    [摘要](248) [HTML](0) [PDF 189.86 K](53)
    摘要:
    高动荡转型环境下,如何确保新旧创新(体系)的顺利过渡与转换是企业界与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从创新流视角,以6家正在或已经经历创新转型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构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控制机制。结果显示:主流创新与新流创新转换风险识别是构成两流创新风险控制行为的重要原因,主要包括模式变异风险识别、能力变异风险识别和资源变异风险识别;在识别和评估两流创新转换风险的基础上,遵循风险识别(感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治理效果的逻辑,通过结构惯例更新、资源弹性治理逻辑、过渡型学习控制两流创新变异风险,最终促成新流创新绩效赶超跨越。研究结论对处于创新转型期的企业提供以下启示:确保对两流创新转换风险快速感知,加强创新转换风险评估规范建立,以提高对两流创新转换的环境适应力、降低转换风险,促成新一轮主流创新转换升级。
    23  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与实证——基于熵权法、TOPSIS法、灰色关联分析
    肖玉贤 宁连举 崔然 刘经涛
    2021(20).
    [摘要](264) [HTML](0) [PDF 98.18 K](59)
    摘要:
    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形成与发展得益于跨行政区域创新发展模式,是国家现阶段重要战略规划,然而已有研究在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上的关注不足。本文通过解读创新策源能力,从创新政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开放发展四个方面,选择36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八大经济区的截面数据,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权重及其关联度;运用TOPSIS与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了八大经济区创新策源能力排序及关联度。研究为跨行政区域创新策源能力的评价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4  交易成本视角下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赖秋洁 茅宁莹
    2021(20).
    [摘要](225) [HTML](0) [PDF 120.04 K](39)
    摘要:
    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来看,生物医药孵化器在具有实现创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等作用的同时,其运营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比较高的信息成本、协调成本及监督成本。分入孵、在孵两个阶段,分析提出我国生物医药孵化器运营成本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信息共享不足、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以及监督体系有待完善等方面,结合对美国强生JLabs生物医药孵化器的案例分析,从交易成本视角为降低我国生物医药孵化器运营成本、提高孵化能力,提出加强信息共享建设、制定健全运行机制和构建完善监督体系等具体对策建议。
    25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的目标考核体系构建研究
    施振佺
    2021(20).
    [摘要](291) [HTML](0) [PDF 52.06 K](43)
    摘要:
    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高校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努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顺应新时代对高校科技发展的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是关键。本文以某地方高校为例,分析了科研管理中目标考核体系构建的意义,研究了构建的内容、原则和步骤,提出了地方高校应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目标考核体系,采取有效的目标考核和奖惩,才能顺应“双一流”建设要求,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
    26  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研究
    梁天宝
    2021(20).
    [摘要](274) [HTML](0) [PDF 84.89 K](40)
    摘要:
    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化解企业新生劣势,突破创业初期发展瓶颈意义重大,而探明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前因是促进创新的先决条件。文章采用扎根理论,挖掘提炼出影响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方法,运算并建立各影响因素逻辑层次关系。研究发现,影响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有市场驱动、创新主体、创新协作方、创新协同、创业资源、宏观环境及创新期望七个因素。影响因素之间逻辑关系可分为四个层级,商业模式创新期望结果是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最核心和最重要影响因素,市场驱动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共同组成科技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外部不可控制因素。
    27  论标准必要专利FRAND劫持规制
    王雅芬 王颖
    2021(20).
    [摘要](348) [HTML](0) [PDF 49.73 K](38)
    摘要:
    为规制标准必要专利中的FRAND劫持,促进标准必要专利更好地运用于市场,本文从FRAND劫持的本质属性出发,探索其与普通专利侵权存在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德国规制FRAND劫持的实践,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在标准必要专利信息对称层面,建立、完善标准必要专利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必要专利许可使用费相对公开机制;在标准必要专利侵权救济层面,通过审查标准实施者是否恶意决定禁令的实施,采用技术分摊规则、比较许可协议等综合考量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
    28  中原城市群产业技术扩散机制与创新协同效应研究
    尹翀 丁青艳 杨振亚 崔颖新
    2021(20).
    [摘要](432) [HTML](0) [PDF 307.92 K](61)
    摘要:
    中原城市群是国家级七大城市群之一,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快整合和提升中原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发挥区域创新协同效应,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具有重要支撑意义。本文提出了赋权区域产业技术流树(RITFT)模型,并基于RITFT对中原地区的产业技术扩散结构机制与创新协同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区域产业技术相关度测量系数,在ITFN基础上提出RITFT建模原理及方法,构建中原地区RITFT,并从干流、支流等产业技术流分布特征上揭示中原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核心结构机制,进一步基于对个体产业承载、中介与扩散的基础效应和技术外溢与吸收的强度与乘数效应等方面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原城市整体技术扩散协作效率较高,产业创新存在省内大协同、区域内小协同,及空间支撑互补性强等特征。最后提出了不断强化区域创新政策供给,完善中原城市群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中原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支撑,建立中原城市群新型的产业创新治理体系,打造区域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