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卷第2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模糊定性比较分析
    孙丽文 李少帅
    2021(23).
    [摘要](368) [HTML](0) [PDF 1.22 M](86)
    摘要:
    本文以15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的领先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收集的多元化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技术层面、数据层面和企业层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人工智能赋能的核心因素,人工智能赋能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可归结为技术支撑型、数据驱动型、组织变革型、服务生态型和营销整合型五种,并进一步对每条路径的使用特征进行了详细解析。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人工智能赋能和创新绩效影响路径的相关研究,同时为中国大多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加快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2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团体标准生产率效应——基于“浙江制造”的微观证据
    金陈飞 林志明 吴宝 余继文
    2021(23).
    [摘要](242) [HTML](0) [PDF 1.00 M](56)
    摘要: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先进标准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在新要素供给的理论框架下,利用微观企业面板数据系统考察团体标准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运用高维固定效应模型(HDFE)、双重差分法(DID)和双重差分倾向匹配得分法(PSM-DID)的研究发现,团体标准整体上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微观机制性质特点的分组回归发现,团体标准可以通过协同效应、竞争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利用因果中介分析(CMA)模型和Heckman两步法估计的机制检验表明,团体标准在拓展边际和集约边际上显著作用于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生影响。
    3  企业战略分析:反思与新框架
    苏钟海
    2021(23).
    [摘要](298) [HTML](0) [PDF 259.53 K](62)
    摘要:
    传统企业战略分析范式遭遇管理新现实而渐于失范,管理实践呼唤新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在反思数据时代传统企业战略分析范式不足基础上,从产业生态网络定位和企业数字化能力两个维度构建企业战略分析的P&D框架,以期为企业战略分析贡献一个契合数据时代特征的、可操作的分析框架。
    4  中国院士群体师承效应的量化研究
    Meiying 谢梅英 程发新 朱帮助
    2021(23).
    [摘要](271) [HTML](0) [PDF 795.07 K](46)
    摘要:
    师承关系有助于知识积累和创新延续。主要采用非参数检验以及同期群分析对1978年起接受本科教育的院士群体师承效应量化测度。研究结果显示:院士群体的师承现象普遍,具有师承关系的比例达到35.62%;师承效应能够显著缩短未来当选院士进行知识积累的时间成本、做出重大创新成果的时间以及当选为院士的时滞;师生关系步长每延长一代,未来当选院士的“最高学位获得年龄”、“获奖年龄”和“当选院士年龄”分别降低1.35岁、1.41岁和1.28岁。师从伟大导师对精英科学家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师承链系统是培养精英科学家的重要途径。
    5  专利视角下珠三角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梁凯桐 刘子志 魏裕涛
    2021(23).
    [摘要](223) [HTML](0) [PDF 91.24 K](48)
    摘要:
    随着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中医药高地”战略定位的形成,珠三角中药产业迫切需要转型升级,而明晰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是重要环节之一,但这需要以掌握目前共性关键技术资源现状为前提。基于专利视角,本研究以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区域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指标评价体系,随后对公开日在2016-2018年间的珠三角中药提取分离技术资源开展实证分布评价,然后对其资源分布开展类型评价,分析各地市中药产业提取分离技术资源特点。根据评价结论,提出珠三角中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路径的政策建议。
    6  顾客在线参与企业社会创新研究述评与展望
    范钧 边眺 张元强
    2021(23).
    [摘要](211) [HTML](0) [PDF 73.05 K](59)
    摘要:
    顾客在线参与CSI是指顾客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或载体,以在线互动等形式将自身创新资源投入到CSI活动的过程。顾客作为企业重要的外部创新资源和利益相关者,能在CSI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已有研究对此较为忽视。本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基础上,提出了顾客在线参与CSI的概念界定,及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共创三个理论研究视角;根据CSI类型、顾企关系和CSI过程,归纳了顾客在线参与CSI的主要形式;从顾客、企业和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顾客在线参与CSI的影响因素;从企业、顾客和社会三个层面,总结了顾客在线参与CSI的作用结果;并据此构建了顾客在线参与企业社会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未来研究的四个主要方向。
    7  齐美尔链分类视角下新基建创新联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
    吕波 高婷婷
    2021(23).
    [摘要](228) [HTML](0) [PDF 269.70 K](44)
    摘要: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发展“新基建”并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本文选取新基建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行业65个联盟及351个成员作样本,分别探讨以政府、大学、企业牵头的三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新基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齐美尔链作为中介变量,并将齐美尔链细分为政策导向型、成果导向型和利益导向型,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创新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这三种类型新能源汽车联盟对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以政府牵头的新能源汽车联盟创新绩效最佳,齐美尔链在不同类型联盟与创新绩效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政府牵头联盟拥有更多齐美尔链的假设不成立,大学牵头联盟反而拥有更多;基于分类视角,政策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正U型关系,成果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线性关系,利益导向型齐美尔链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
    8  网络视角下成渝与珠三角城市群创新合作关系分析比较 —基于城市间联合专利
    韩文丽 杨鑫垚
    2021(23).
    [摘要](322) [HTML](0) [PDF 1.89 M](48)
    摘要:
    摘要:以创新为动力,以城市群为载体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重要的发展战略。为此中央政府确定了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并形成与东部三大城市群呼应发展的总体布局。本文以正在发育的成渝城市群和中国最为成熟的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城市间创新联系为切入点,以城市间联合专利为分析变量,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创新网络总体特征、节点网络地位以及子群关系三个层面,审视比较两大城市群的内部空间组织以及节点网络关系,并对成渝城市群的创新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9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网络分析——以西安光机所为例
    王玮 郑石明
    2021(23).
    [摘要](260) [HTML](0) [PDF 847.73 K](50)
    摘要:
    从政策网络理论视角,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为典型案例,探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的机理和网络治理的路径。研究表明,结构完整的网络关系能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则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网络的治理路径:推动更加广泛的行动者参与政策网络;重视网络的构建,促进政策行动者之间充分交流;加强政策社群与其他网络行动者的交流;发挥专业网络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作用。这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实施效果以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10  协同多来源领导力能助推团队创新吗: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于桂兰 陈丽芳 付博 孟莹
    2021(23).
    [摘要](211) [HTML](0) [PDF 288.00 K](38)
    摘要: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究了“以团队成员为领导来源”的共享型领导和“组织正式任命”的服务型领导如何共同助推团队创新。采用“多来源和多时点”的数据收集方式,获得了88个知识团队的配对数据(n=418)。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型领导正向影响团队创新绩效,服务型领导在二者之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当服务型领导水平高时,共享型领导通过减少团队知识隐藏进而提升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强。上述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共享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潜在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 并为团队领导模式变革与创新管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11  基础研究资源配置“马太效应”评估——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叶小刚 邹倩瑜 郑宏松 陈丽丽
    2021(23).
    [摘要](269) [HTML](0) [PDF 158.10 K](42)
    摘要:
    “马太效应”是科学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少有研究评估“马太效应”的纯效应,团队与组织的累积优势被理所当然地当做“马太效应”。本文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消除样本之间的系统差异,剔除团队与组织的累积优势,研究“马太效应”在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影响的纯效应。研究发现:“马太效应”确实会对研究者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结果产生一定影响,而团队与组织的累积优势,会通过影响“马太效应”,间接影响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结果。具体而言,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者比没有高级职称的研究者立项成功的可能性高11.1%,发表过SCI论文比没有发表过SCI论文的研究者项目立项的可能性高7.6%。而能否获得高级职称以及是否发表过SCI论文,除跟研究者个人性别、年龄、学历存在关联外,所在团队与组织也发挥着显著作用。
    12  基于区块链理念的科学数据溯源研究
    赵丽梅
    2021(23).
    [摘要](339) [HTML](0) [PDF 158.50 K](57)
    摘要: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溯源不仅可以维护科学数据生产主体的权益,而且可以保障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因此科学数据溯源对于科学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鉴于传统溯源方法存在信息不能及时对称、监管不能及时到位等效率低下的情况,本文提出基于区块链理念的科学数据溯源体系。[结果/结论] 在分析科学数据溯源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数据溯源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从溯源内容、溯源平台以及融合私有链和联盟链的运行模式等三个维度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科学数据溯源实施方案。
    13  企业数字化创新实现的跨层机制模型
    孙忠娟 谢伟 舒曾宣
    2021(23).
    [摘要](231) [HTML](0) [PDF 68.56 K](51)
    摘要:
    数字化创新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研究问题,然而,其影响因素与实现机制却缺乏相应理论构建。基于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本研究提出企业数字化创新实现的跨层机制模型。在该模型中,影响企业数字化创新包括基于生态层和企业层的跨层次投入要素,数字化能力的中介作用,外部环境与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本文的核心贡献是提出了企业数字化创新实现的跨层机制模型。它不仅为未来的实证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同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
    14  区块链视角下供应链多主体数据共享意愿博弈研究
    杨学成 李业勤
    2021(23).
    [摘要](564) [HTML](0) [PDF 1.15 M](47)
    摘要:
    数据共享是供应链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必要条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供应链数据共享水平。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数据共享的驱动作用,并建立了供应链多主体数据共享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模拟的方法探索了供应链数据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供应链内确认数据权属、统一数据标准、降低数据风险、提高惩罚力度,进而提高供应链数据共享水平;第二,数据共享激励系数和惩罚系数对供应链多主体数据共享意愿有正向影响,数字系统建设成本、共享边际成本和数据风险系数对其有负向影响。
    15  中国高研发投入企业运营效率评价研究——基于2017—2020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数据
    卢超 李海艳
    2021(23).
    [摘要](334) [HTML](0) [PDF 438.43 K](62)
    摘要:
    高研发投入企业是一个区域或行业的“关键少数”创新主体,其持续创新发展对于区域创新体系或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至关重要。本文以2017—2020连续四年入选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的中国247 家高研发投入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高研发投入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EA-BCC模型对其运营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并分别从区域和行业双重视角进行了分析。论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启示建议,对促进高研发投入企业持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6  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赋能机理研究——基于耦合的视角
    杨芳芳 许治
    2021(23).
    [摘要](391) [HTML](0) [PDF 80.42 K](46)
    摘要:
    相比传统孵化载体,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孵化成效显著,基于主体间耦合关系推动的系统整体有效性是其“生态性”的本质体现,也是赋能战略得以实现的基础。本文基于耦合视角,探讨了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对创业企业赋能的机理,实证检验了耦合的三个维度对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平台企业主导型创业生态系统内,创业企业与其他主体间的文化价值耦合、互补性资产耦合、物理系统耦合均对创业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平台正式治理对耦合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17  考虑技术溢出、研发难度的龙头带动型集群企业研发博弈分析
    廖爱红 卢艳秋
    2021(23).
    [摘要](231) [HTML](0) [PDF 422.08 K](49)
    摘要:
    为研究如何提高集群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建立龙头带动型集群中领导企业和追随企业的两阶段博弈模型。重点探讨研发模式、技术溢出和研发难度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的研发投入、利润以及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研发竞争、低技术溢出和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而研发协调、高技术溢出、低研发难度有助于提高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2)领导企业研发投入对追随企业的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的影响与技术溢出有关,而追随企业研发投入将对领导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和利润产生负向影响。(3)领导企业倾向于研发协调和低技术溢出,追随企业倾向于研发竞争和高技术溢出,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等外界部门干预才有可能实现集群总利润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18  基于 SERVQUAL 的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张晓月 罗昊
    2021(23).
    [摘要](272) [HTML](0) [PDF 282.23 K](64)
    摘要:
    本研究构建适用于专利代理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以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研究参考当前现有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专利代理服务行业的业务特点,兼顾专利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构建了涵盖公司质量、员工质量、业务能力、专利质量、用户评价与业务范围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通过该指标体系评价了江苏省内的200家专利代理机构,结果指出这200家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质量整体偏低,本地代理机构服务质量又大幅落后于省外机构分支。该指标体系同时为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政府监管提供了依据。
    19  典型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我国农业“新基建”的启示
    钱静斐 陈秧分
    2021(23).
    [摘要](313) [HTML](0) [PDF 198.50 K](50)
    摘要:
    “新基建”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找差距补短板,抢占全球农业技术发展新高点,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通过选取农业信息化领先的美国、农业资源禀赋相似的日本,深入探究两国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发展阶段和模式选择,并对扶持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进行系统剖析。借鉴美国规模化精准农业发展模式和日本集约化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本文从技术集成、发展环境、参与主体、创新能力、人才支撑五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促进农业“新基建”的政策建议。
    20  先进电子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的研判与对策分析
    杨斌
    2021(23).
    [摘要](319) [HTML](0) [PDF 242.10 K](50)
    摘要:
    先进电子材料是支撑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能源、生物与生命等领域的核心基础材料,是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基石。本文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与绩效评价为基础,根据“卡脖子”技术的基本属性,总结分析“卡脖子”技术的研判方法,梳理和分析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大功率激光材料与器件、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等四个方向存在的“卡脖子”技术典型案例,并初步探讨“十四五”期间破解先进电子材料领域“卡脖子”技术的对策。
    21  企业异质性、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基于GPS的实证研究
    作者信息: 杜雯秦
    2021(23).
    [摘要](234) [HTML](0) [PDF 338.00 K](60)
    摘要:
    加强科技创新是企业破除发展桎梏,实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选取2010-2019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考察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显示,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具有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N”型关系特征;研发投入的创新促进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得以释放。异质性研究表明,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资产规模、所属行业和所有权性质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及最适区间有差异化影响。
    22  基于总体相关系数法和综合指数法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
    陈辉 夏承鹏 依竺 林超辉 容华斌 高庆
    2021(23).
    [摘要](321) [HTML](0) [PDF 452.50 K](53)
    摘要: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对深化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推进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难、理论依据少、主观因素多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包含21项指标的三级指标架构,利用总体相关系数法,依据指标特征提取出多项指标与理工科高校成果转化的相关性,并与综合指数法有机结合,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一种新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取样了国内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真实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验证,最后得出了各项指标在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的权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助推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若干建议,为高水平理工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3  不同创立时期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效率差异分析
    赵晓萌 周俊杰 陈钰莹
    2021(23).
    [摘要](206) [HTML](0) [PDF 864.23 K](56)
    摘要:
    根据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办法,建立了人才队伍、学术研究、创新研发、成果转化4个评估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处于不同创立时期的197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效率分析,比较分析了不同时期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因素,并面向新发展阶段的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提出了几点建议。
    24  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发展的实证研究——以CZ大学为例
    黄海燕
    2021(23).
    [摘要](244) [HTML](0) [PDF 105.00 K](57)
    摘要:
    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深入研究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多方协同育人载体,应成为高校全方位服务产业需求、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利器。针对当前高校产教对接中存在的问题,以CZ大学为例就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创新发展展开实证分析,探索设计一个由“政府引导,行业组织催化,企业与高校双向对接服务”的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共同体,提出基于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产教相互服务应用的建议。通过政府调控,最终促成校企合作共同体下产教双方自组织服务对方,营造出适宜合作萌芽和生长的良性生态环境。
    25  学科竞赛对工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效能与改进策略——以某“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高校为例
    郝根彦
    2021(23).
    [摘要](331) [HTML](0) [PDF 141.00 K](55)
    摘要:
    学科竞赛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一直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二者间的因果关系尚缺乏明确的阐释和实证支持。本文以某“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高校22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其参赛前后的创造力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参赛团队学科交叉水平和指导教师指导频次对创造力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参加学科竞赛使大学生创造力的四个维度,即研发力、洞察力、执行力、创意力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受到学科交叉和指导频次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从样本中选取其中一个团队作为案例,跟踪其参赛后比赛成果实现转化并进一步产业化,刻画了该作用机理在实践中的复现过程。研究结果有望为高校结合学科竞赛培养创造力的模式形成和效果提升提供借鉴。
    26  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分析
    沈彬 谭桂斌 罗嘉文 赵天阳
    2021(23).
    [摘要](356) [HTML](0) [PDF 637.55 K](54)
    摘要:
    建立起科研创新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桥梁正是科技成果转化,但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连接仍存在着与市场结合不紧密、技术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针对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本文从新型研发机构的视域出发,从高校响应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解释框架、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价值链等方面的探究,对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特色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提出有助于推动理工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