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0卷第9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揭开信任的面纱-基于认知和情感视角的信任双中介模型
    张慧 周小虎 邢雨晴 高照龙
    2021(9).
    [摘要](489) [HTML](0) [PDF 69.91 K](72)
    摘要:
    现有研究关于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正向和倒U两种不同假说,且各自具有其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为揭开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在位贡献理论,将信任区分为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以减小信任内涵的位移,并引入机会主义行为和内部地位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探讨不同类型信任对创新绩效的差异影响。基于257份企业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回归结果表明:认知型信任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机会主义行为在此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情感型信任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内部地位感知在此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揭示了不同类型的信任与创新绩效间的差异作用机制,证明了未能区分信任类型是造成信任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2  创造力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城乡大学生的比较*
    梁春晓 沈红
    2021(9).
    [摘要](337) [HTML](0) [PDF 184.00 K](35)
    摘要:
    以往研究虽讨论了创造力与创业意愿的关系,但缺少对大学生群体异质性的考察。利用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了城乡两类大学生的创造力与创业意愿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市籍大学生的创造力水平高于农村籍大学生,并且在创造力的四个维度即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和挑战性的得分也更高;与之相反,农村籍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高于城市籍大学生;创造力能够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但城乡背景调节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之下创造力对城市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更大。研究结论表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增强其创业意愿,但是这种作用存在着城乡分化机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应予以关注。
    3  供需对接视角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履约测度分析
    常旭华 霍晨
    2021(9).
    [摘要](465) [HTML](0) [PDF 1.99 M](57)
    摘要:
    伴随科技成果转化交易规模的急剧扩张,供需双方的履约问题日益凸显。基于科技成果转化调研数据,从供需对接视角出发,构建了转化交易中影响供需双方履约意愿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数据模拟供需双方的履约意愿,得出最符合履约评级客观规律的供需双方权重比是(0.3:0.7),且供需内部指标权重平均分布;最后,设计供需履约评级系统,以期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中供需双方的履约意愿提供事前预测,进而在后续谈判中针对性设置合同条款。
    4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创新范式研究演化路径与热点分析
    韩文艳 熊永兰
    2021(9).
    [摘要](353) [HTML](0) [PDF 1.20 M](38)
    摘要:
    随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加强,创新已成为理论与实践关注的热点,梳理分析国内外创新范式的演进路径、热点和前沿,对中国创新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Citespce软件对检索到的698条源于Web of Science 的核心集合、CNKI的“核心期刊”、“CSSCI”和“CSCD”数据库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关于创新范式研究的发文量增长态势良好,但研究力量较为分散,抱团发展特征不显著;国内外创新范式研究的热点在主题类型、分析对象、关注程度、分析方法方面存在异同,研究路径都经历了成长期、爆发期、持续增长期,前沿研究关注开放式创新拓展与新创新范式理论探究。国内创新范式从理论引进到实证检验再到结合中国情境的案例研究,研究尺度从国家到区域再到企业、社区,研究产业从高技术到传统行业,研究层次逐步加深、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并具有显著的演变特点。
    5  贸易战背景下科研团队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定位分析——基于某院士科研团队的扎根理论研究
    孙艳丽
    2021(9).
    [摘要](315) [HTML](0) [PDF 106.98 K](39)
    摘要:
    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视角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特征、关系进行历史梳理的基础上,以某院士科研团队2003年-2018年的科研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该科研团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定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应用硬科学领域团队知识生产过程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不存在清晰的边界;相对于布什所认为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间的线性关系,两者更倾向于一种包含关系,基础研究中有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也离不开基础研究。因此,在当下语境下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基础研究”需要考虑科学研究的学科属性,正确理解其内涵。
    6  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繁荣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万金 周雯珺 张银普 时勘
    2021(9).
    [摘要](455) [HTML](0) [PDF 157.00 K](500)
    摘要:
    工作繁荣是指员工在工作中的活力和学习,是员工创造力的重要前因变量。为研究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繁荣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75份问卷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发现:(1)挑战性压力对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繁荣有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小于阻碍性压力的负向影响;(2)内部动机完全中介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对工作繁荣的影响;(3)组织支持感可促进内部动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从而促进挑战性压力通过内部动机对工作旺盛的正向影响,而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不受调节。
    7  基于计量统计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与技术发展特征研究
    张永成 何家辉 罗丽姿
    2021(9).
    [摘要](442) [HTML](0) [PDF 298.77 K](44)
    摘要:
    装配式建筑建造模式下管理与技术领域发展是该模式顺利实施与落地的关键。本文以1992—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与装配式建筑研究相关的511篇核心期刊文献为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装配式建筑管理与技术领域研究特点、热点等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建筑经济性、建筑管理、建筑技术、安全科学以及信息技术等为主要研究视角;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设计与管理、构件及混凝土结构性能、装配式建筑成本和质量均衡分析、绿色智能建筑技术与效益以及BIM信息技术应用等方向。最后,对装配式建筑的后续研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8  资源配置失衡对高校科研效率的影响研究
    陈琢
    2021(9).
    [摘要](400) [HTML](0) [PDF 852.32 K](45)
    摘要:
    尽管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背后隐藏着资源配置失衡的严重问题。本文通过2009-2016年中国各地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数据,建立包含超越对数知识生产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考察了科研资源配置失衡等因素对科研效率的影响效果,并对中国各地科研效率进行测算与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中国大陆高等学校的科研效率总体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具有较多科研经费投入的东部地区反而科研效率较低,表现出明显的“科研资源诅咒”现象,而西部地区的科研效率相对较高;各个省、市和自治区的科研效率差异较大;科研资源配置失衡降低了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进一步阻碍了科研效率的提升。因此,国家应该避免一刀切的政策,根据各地的科研特征,给予科研效率更高的地区更多的科研经费资助,以不断提升中国的高校科研水平。
    9  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合作研究
    忻红 李振奇
    2021(9).
    [摘要](373) [HTML](0) [PDF 97.58 K](40)
    摘要:
    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快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创新综合指数和全球创新指数分析研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大量数据分析中国-中东欧各国科技投入与产出状况,通过比较探寻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科技合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并提出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科技合作的具体建议,为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实现“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指导。
    10  面向2035年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薪酬激励研究
    代毓芳 张向前
    2021(9).
    [摘要](374) [HTML](0) [PDF 98.31 K](35)
    摘要:
    面向2035年,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如何激励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创新,将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青年科技人才的薪酬体系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如何利用青年科技人才薪酬体系的信息性和控制性暗示,激励青年科技人才不断创新的机理。在分析了青年科技人才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高收入需求和差异化薪酬需求的需求特征基础上,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深入剖析了青年科技人才的薪酬体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创新驱动的青年科技人才薪酬机制。发现目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薪酬机理存在青年科技人才薪酬构成名目复杂混乱,创新核心价值不突出;资源分配不均,青年科技人才整体薪酬水平有待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突破式创新较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等问题。最终提出了建议:薪酬模型以高水平扁平型为主,创新绩效导向的高水平陡峭型为辅;增设青年科技人才相关专属奖项或项目,给予其充分发挥自主性的空间;重视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的环境建设,以精熟氛围为主。
    11  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王顺洪 王文怡 刘玉婷 郭强
    2021(9).
    [摘要](370) [HTML](0) [PDF 636.23 K](42)
    摘要:
    论文首先运用共词分析法研究了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文本内容,分析已有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关注焦点和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四川省2012——2017年的相关统计数据,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熵值法,从政策类型、参与主体等视角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并从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制定基于成果转化人的激励方案等方面给出政策调整建议。
    1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实证研究 ——基于甘肃、宁夏和贵州的对比分析
    李滋婷
    2021(9).
    [摘要](388) [HTML](0) [PDF 117.21 K](46)
    摘要:
    摘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本文选取2005-2018年甘肃、宁夏和贵州的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实证对比分析地区创新能力差异问题。结果表明:首先,泰尔指数表明3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小幅扩张趋势;σ收敛表明3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变化趋势上总体呈现发散态势。其次,创新基础活动与效率均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创新效率又与各区域所特有的产业结构、产学研联系质量等因素相关。最后,创新能力对3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13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光储价值链效益协同模型研究
    刘吉成 卢运媛 李颖欢
    2021(9).
    [摘要](368) [HTML](0) [PDF 685.53 K](49)
    摘要:
    本文针对光伏发电存在的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引入储能及能源互联网建立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光储价值链,并以光伏发电商与储能商组成的二级价值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光储价值链效益协同模型研究。文章首先对逐对比较法进行了改进以确定链条节点的双重努力因素,其次分别构建了分散价值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集成价值链模型,再次在分散价值链的基础上引入收益分享与努力成本共担联合契约(RSECP)以及回购与努力成本共担联合契约(BECP),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集成价值链模型表现优于分散价值链模型,而在分散价值链中引入两种契约后能在保证节点企业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价值链整体利益最大化,有利于光储价值链的效益协同。
    14  基于云模型的煤矿资源型城市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李新春 法子薇
    2021(9).
    [摘要](373) [HTML](0) [PDF 66.78 K](39)
    摘要:
    摘S要:生态风险的分析和评价是生态状况调控与改善的客观依据,也是生态安全与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依据PSR理论,并结合煤矿资源型城市特有的生态影响因素,从生态环境的压力、状态、和响应这三个角度建立相应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云模型评价方法, 并给出整体评价流程;最后以煤矿资源型城市徐州为例,应用该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综合生态风险已由最初的“高风险”过渡至“低风险”水平,大致经历了高风险—较高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的变化过程,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5  基于机器学习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识别及布局研究
    许学国 桂美增
    2021(9).
    [摘要](345) [HTML](0) [PDF 714.31 K](41)
    摘要:
    核心技术早期识别可以帮助国家和企业更好地实施专利布局战略,抓住市场机会,从而对价值链攀升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机器学习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构建了一种从海量数据中核心技术识别方法,运用该方法识别出新能源汽车领域20项核心技术与21项潜力技术。之后,运用专利相对优势指标法(RPA)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的布局现状,并与其他国家的技术布局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我国在电池冷却或保持低温技术和车辆电池应用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相对技术优势。通过对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识别与分析,可以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6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检验
    沈飞 周延
    2021(9).
    [摘要](346) [HTML](0) [PDF 137.93 K](33)
    摘要:
    本文基于1475家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检验融资约束和环境规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明显,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企业创新间起到促进作用,但环境规制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产权性质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有限,但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显著。对此,应将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制度;提升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规制的协调度;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激发国有企业研发动力。
    17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
    李铭泓 黄羿 朱伟俊 张发根 常向阳
    2021(9).
    [摘要](419) [HTML](0) [PDF 347.09 K](54)
    摘要:
    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评价2009—2016年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情况,基于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分析其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并结合GML指数的分解指数探讨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部与西部地区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下降趋势,并导致全国全要素生产率总体水平降低;全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四大经济区域内部差异,且西部和东北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率较大;虽然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进步均受到技术发展的限制。
    18  基于改进NSGA-Ⅱ算法的科技服务链推荐
    陈冬林 王? 蕾 刘? 晶
    2021(9).
    [摘要](334) [HTML](0) [PDF 1.11 M](45)
    摘要:
    在科技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大量增长以及用户需求日趋复杂化和链式化的背景下,向用户推荐满足其个性化要求的科技服务链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构建考虑服务特有属性的科技服务推荐模型,在NSGA-II算法中引入去重操作以消除由于候选服务数量限制产生的重复服务链,提高算法的多样性和收敛性,并使用该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一组Pareto最优服务链集。然后通过科技服务链综合评估函数对服务链进行排序,将最优服务链推荐给用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NSGA-II算法求解出的满足服务需求方要求的解的数量和准确性均优于NSGA-II算法。
    19  复杂装备供应链确信可靠性评价与优化研究
    王振肖 党炜 李自豪
    2021(9).
    [摘要](417) [HTML](0) [PDF 360.76 K](51)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确信可靠性理论的复杂装备供应链可靠性评价与优化方法。从供货质量、产品交付和研制成本三个维度建立成员企业可靠性评价指标,分别基于概率测度和不确定测度构建通用零部件和新研零部件供应商的确信可靠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累积可靠性消除新研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系统结构函数给出了供应链确信可靠性评价方法。结合成本目标建立复杂装备供应链可靠性优化模型。以简化的飞机研制供应链为例进行应用分析。
    20  政府研发补贴的激励效应存在门槛吗?——基于融资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
    潘孝珍 楼梦佳
    2021(9).
    [摘要](345) [HTML](0) [PDF 65.63 K](43)
    摘要:
    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建立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从融资结构视角分析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但该激励效应存在融资结构门槛,其中债权融资率和股权融资率的门槛值分别为40.08%和21.80%。只有当企业的债权融资率低于门槛值、股权融资率高于门槛值时,政府研发补贴才能有效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因此,我国政府制定研发补贴政策时应考虑融资结构门槛,优化研发补贴的资源配置效果。
    21  我国地方创新策源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张金福 刘雪
    2021(9).
    [摘要](427) [HTML](0) [PDF 71.69 K](39)
    摘要: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核心目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增强创新策源能力,对于我国地方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决策咨询价值。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与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制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与建设、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和科技创新布局四个维度,构建创新策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度了全国31个省市的创新策源能力水平,分析创新策源能力的发展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进而促进我国地方省市创新策源能力评价体系的丰富与发展。
    22  标准有效促进贸易的制度逻辑——一个扎根理论的判断
    顾娇 张勇
    2021(9).
    [摘要](297) [HTML](0) [PDF 410.50 K](38)
    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得标准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标准的有效设计不仅促进了贸易规则的重构,提升了各国贸易的品质,也为世界经济秩序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通过系统分析相关标准制度研究文献,得出影响标准制定的因素,并形成标准对贸易的推动模型。同时选取2000-2018的进出口贸易额与相关标准数据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社会积极性、标准话语权等因素正向影响标准制定;标准在社会积极性、标准话语权等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最后对标准的制定提出建议。
    23  人口老龄化、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研究
    马红梅 杨月
    2021(9).
    [摘要](285) [HTML](0) [PDF 114.48 K](59)
    摘要:
    基于全国31个省市2000—2017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tobit模型和门限效应回归,研究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识别区域技术创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及门限作用。研究表明:就全国整体而言,人口老龄化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此外,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促进东、中、西三个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时的调节作用显著,但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时,其调节作用只在东、中部地区显著,对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对于全国和东部地区而言,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中表现出双门限效应,而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时只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即随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跨过单一门限值时,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效应由负转变为正。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区域技术创新在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两化”的影响中均表现出单一门限特征,且只有当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老龄化才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两化”的发展。
    24  中国海洋生态文明与海洋科技创新复合系统协同状态时空演变研究
    王举颖 李浩
    2021(9).
    [摘要](324) [HTML](0) [PDF 643.00 K](41)
    摘要:
    海洋生态文明与海洋科技创新之间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落实海洋强国战略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在阐述二者协同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复合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模型分析了2006-2016年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系统与海洋科技创新系统协同状态的时空演变和原因。结果显示:(1)两系统有序度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和24%,海洋生态文明系统有序度整体高于海洋科技创新系统;(2)二者协同度总体呈持续攀升状态,但目前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且协同过程存在波动性;(3)中国沿海各地区根据协同状态和进化速度的不同可划分为七大类型,分别提出针对性建议。
    25  我国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的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研究
    杨梦婷 潘启亮
    2021(9).
    [摘要](354) [HTML](0) [PDF 129.61 K](40)
    摘要:
    原始性创新作为一项根本性创新活动,标志着一个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但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有限、原创性科研成果产出受限等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长期激励不足。基于此,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出发,发现文化传统、科学积累、科研评价、教育制度等因素与原创性成果产出密切相关,并在借鉴综合激励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以环境激励与认同激励、保障激励与成长激励、工作激励与价值激励相结合,相关奖励措施相配套的原创性成果产出综合激励机制。
    26  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对外创新联系与影响机制研究
    钟 韵 陈娟
    2021(9).
    [摘要](272) [HTML](0) [PDF 459.96 K](34)
    摘要:
    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数据,探讨广州、深圳、香港与国内295个城市的创新联系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穗港深创新行为的市场化程度均较强,企业作用突出;(2)在合作范围上,广深与国内城市创新联系的范围与强度都高于香港;(3)在合作对象选择上,广深的科创企业和机构更青睐与高行政城市开展合作;(4)在联系方向上,广州更专注于广东省内的创新联系,而深圳则更倾向于与省外城市开展合作;(5)创新邻近、产业邻近、地理邻近对广深的对外创新联系有显著影响,创新邻近与制度邻近对香港的创新联系有影响。
    27  全球知名智库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判及广东的发展与监管研究
    陈柏兴 张夏雨 叶敏忠 许华锋
    2021(9).
    [摘要](439) [HTML](0) [PDF 74.65 K](46)
    摘要:
    本文对全球知名智库发布的区块链技术研判报告进行梳理总结与挖掘分析,从当前的技术应用、战略价值及发展趋势预判等多维度对区块链技术进行研究;基于知名智库的研判以及区块链技术的冲击影响探索,结合广东省的实际,提出广东发展及监管区块链的建议。
    28  大数据能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知识转移与工作自主性的作用
    王玉峰 郑海燕 王树进
    2021(9).
    [摘要](432) [HTML](0) [PDF 147.66 K](66)
    摘要:
    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提升员工的创新绩效已成为企业保持领先地位的途径之一。本文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了大数据能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知识基础观分析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还探究了工作自主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使用来自24家企业的403份问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能力显著提升员工创新绩效;知识转移显著提升员工创新绩效,且部分中介大数据能力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工作自主性在资源获取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但是该调节作用在分析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并不显著。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