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卷第1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学术谱系的起源、现状和发展
    杨晓薇 高继平 张泽玉
    2022(11).
    [摘要](432) [HTML](0) [PDF 378.50 K](93)
    摘要:
    学术谱系研究是情报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主要是通过对科学家个人的学术谱系分析以跟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本文对国内外学术谱系的起源与发展、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以及学术谱系平台和计量指标进行梳理分析,并结合已有研究对科学家的学术谱系现状与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科学家的学术谱系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研究多是定性研究;国外研究依托学术谱系库的建立与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定量研究逐渐增多。此外,我国有必要建立特色学术谱系平台,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学术谱系的计量指标体系。
    2  论全链条体系化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应对机制之构建
    董新凯
    2022(11).
    [摘要](192) [HTML](0) [PDF 49.60 K](37)
    摘要:
    企业在“走出去”过程遭受较多知识产权纠纷,在很多情况下防范应对工作并不得力。我国企业需要构建全链条、体系化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防范应对机制,该机制包括企业的自我防范应对体系和相关主体对企业防范应对的支持体系两大部分,分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宣传教育、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系统预防、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全面分析、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协同应对和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深度总结五个环节,需要企业自身、政府部门、行业组织、服务机构、同行企业的高度协同。
    3  数据价值链构件及其作用机理——基于数字技术促进农业产业的案例
    李飞星 叶云 张光宇
    2022(11).
    [摘要](197) [HTML](0) [PDF 175.45 K](45)
    摘要: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改变了传统的价值创造机理。论文剖析了农业产业数据价值链构件及其作用机制,发现数据作为农业的新生产要素与农业生产、销售、物流、监测相结合的数字活动形成数据价值链,数据使弱势的农业产业转向智能化、标准化、数字化,数据通过连接、汇集、再创造活动呈现大数据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学习反馈效应使农业产业及相关企业收益呈现规模报酬递增态势。产品、数据产品、产品数据成为企业新利润源泉,“产品”和“数据”的叠加优势以及数据汇集的平台优势、数据优势、信息优势构成企业的新竞争优势。
    4  混合所有制改革、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 ——基于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
    何锦安 彭方平 谢秀英
    2022(11).
    [摘要](226) [HTML](0) [PDF 249.48 K](49)
    摘要:
    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促进了国有企业创新?本文基于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样本数据,使用双重/无偏机器学习方法,研究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引入具有政治关联的民营股东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提高创新投入强度与改善创新效率两途径促进企业创新水平。上述研究结果对时下进行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5  中国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脱钩理论与GFI分解法
    宋德勇 宋沁颖 张麒
    2022(11).
    [摘要](253) [HTML](0) [PDF 8.83 M](42)
    摘要:
    识别交通碳排放驱动因素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将中国交通碳排放分解为能源结构、(交通)能源强度、交通强度、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6个驱动因素,分析不同脱钩状态下各因素驱动效果。采用的GFI因素分解法具有消除残值、分解更完全的优势。研究发现:中国交通碳排放持续增长,但理想脱钩状态省份从0上升到8个;经济和土地城市化是阻碍碳减排最关键因素,人口城市化、交通强度、能源结构促进碳减排;能源强度、交通强度是形成不同脱钩状态主因。构建“高效、紧凑、智能”城市交运体系有助于交通部门更早实现“碳达峰”。
    6  卓越绩效模式如何影响企业创新?
    周 慧 张月义 孙叶芳
    2022(11).
    [摘要](229) [HTML](0) [PDF 60.19 K](47)
    摘要:
    近年来,卓越绩效模式作为国际上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其如何影响企业经营绩效备受学者关注,但考察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了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效率等创新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浙江省1216家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卓越绩效模式能够从整体上促进企业创新。在影响机制上,卓越绩效模式有助于合理规划创新投入,促进企业形成创新产出;与此同时,卓越绩效模式对创新效率也有着不显著的抑制作用;总体来看,卓越绩效模式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正面效应强于负面效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行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优化创新过程、提高创新效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7  中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王华春 张灿
    2022(11).
    [摘要](229) [HTML](0) [PDF 1.01 M](45)
    摘要:
    基于五螺旋理论,评价2008年~2019年30省份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分布规律。以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影响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中国各省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态势。在空间维度上,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东北的特征,省份间耦合协调度差距增大。只有部分发达省份已步入耦合协调阶段,各子系统间已出现相互促进态势。多数省份仍旧处于耦合失调状态,各子系统间消极互动显著。研究发现: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有显著提升和空间溢出效应。财政自主度、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绿色创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影响不显著。未来,各省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利用高水平绿色创新耦合协调省份的市场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正向溢出效应,推动本地区绿色创新系统协调发展。
    8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及俱乐部收敛分析
    黄永春˙ 李琦 陈成梦
    2022(11).
    [摘要](200) [HTML](0) [PDF 285.16 K](31)
    摘要:
    国家研发效率是影响一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关键因素,本文运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测度国家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空间效应分析国家研发效率的空间异质性,同时考虑国家研发效率长期是否存在收敛性。主要发现:(1)相对于研发资本而言,研发人员是主要依赖要素,“创新型”研发人才愈发成为影响研发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其对研发效率的影响是逐渐增强的;(2)技术非效率影响因素中,国家经济发展规模与金融支持等对两阶段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与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之间存在替代效应;(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发效率整体存在空间集聚效应,专利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强于新产品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专利生产效率内向溢出效应大于外向溢出效应;(4)“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整体研发效率存在收敛性,分组区域专利生产效率存在俱乐部收敛。
    9  基于演化博弈的“用产学研资介政”协同创新模型与机制研究
    王志奇 王玉 付业林
    2022(11).
    [摘要](245) [HTML](0) [PDF 594.61 K](40)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关键技术和高层次人才等要素使得产学研等创新主体协作互动成为创新的驱动内核。然而,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单一机制主导下协同机制较为单一化和理想化等问题突出,资本支持机制和桥介平台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作用关注不够。本文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的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分析,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10  数字经济对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王华 张润哲 阳维
    2022(11).
    [摘要](198) [HTML](0) [PDF 446.50 K](38)
    摘要:
    数字技术正以更加开放、高效和智能的方式促进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维持其健康发展需要对新技术的进行深度理解和宏观把控。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环境下现行知识产权制度的不足,并对国外数字经济战略和立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在版权领域,数字化技术导致在线侵权泛滥维权困难、版权滥用及垄断、严保护与共享精神冲突等问题。在专利领域,数字化技术引发了可专利性、专利审查积压和专利丛林、诱导低价值专利产出等问题。此外,需对数字经济最基础的数据建立专门的财产权保护制度。最后,本文提出我国应当适时修订知识产权法律、推动专门《数字经济法》立法工作并制定国家层面的数字经济战略三项对策建议。
    11  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深化路径——基于大学创新主体视角的实证研究
    赵哲
    2022(11).
    [摘要](191) [HTML](0) [PDF 227.39 K](32)
    摘要:
    本研究基于大学创新主体的视角,通过文献分析建立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具体指标体系,通过专家咨询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进行修订,通过全国范围的问卷调查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进行验证、调整及概念模型建构。研究结论为校企异质性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协同模式、政策结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尤为重要,研究建议是通过增加制度供给密度、提高文化氛围浓度和提升动力机制效度的途径,以此推动校企协同创新深化发展。
    12  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环境组态研究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赵蓉 冯凯丽 袁世一
    2022(11).
    [摘要](256) [HTML](0) [PDF 112.88 K](59)
    摘要:
    针对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环境因素,从政府、市场和产业三个层面构建了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前因要素组态,包括政府支持度、市场活跃程度、市场开放程度、内部经济状况、创新重视程度。以中国27个省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组态视角分析创新环境组态对区域高技术产业绩效的影响,得到了导致区域高技术产业高绩效和低绩效的创新环境前因条件组合,以及不同创新环境要素变量间的互补性、替代性。结果发现:3条高绩效路径中,市场开放程度和创新重视程度为核心条件,并且市场活跃程度和政府支持度、政府支持度和内部经济状况之间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3条低绩效路径中,主要是缺失核心条件市场开放程度或创新重视程度以及边缘条件市场活跃程度。
    13  政策变迁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张锦程 方卫华
    2022(11).
    [摘要](199) [HTML](0) [PDF 517.41 K](37)
    摘要:
    在政策变迁视角下构建新能源汽车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种群-环境”演化分析框架,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为技术探索、示范推广、快速发展、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基于1991-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联合申请数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专利合作网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变迁与创新生态系统演变是一个协同演化的过程,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电力公司逐渐成为网络中的核心节点,研究机构和高校成为次要核心节点。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共生的广度提升而深度降低,中心性和生态位变动较小,在技术上的应变性一直较强。对此应当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遵循产业规律;鼓励核心技术攻关,构建多方深度参与的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兼并重组;布局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助力国际技术竞争。
    14  知识产权政策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对广东的考察
    朱全涛 吴欣望
    2022(11).
    [摘要](184) [HTML](0) [PDF 73.12 K](35)
    摘要:
    以广东为例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中的作用。将在广东实施的知识产权政策提炼成三大方面,分别是提高知识产权维权效率的政策、维护产业创新活力的选择性知识产权政策和促进生产要素向高质量知识产权集聚的政策。从理论上论证了知识产权政策对广东创新发展和经济质量提升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中国十四五期间借助知识产权政策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政策建议。
    15  无形资产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债务融资?——价值创造、抵押价值与税盾效应
    徐畅 呼建光
    2022(11).
    [摘要](202) [HTML](0) [PDF 121.05 K](43)
    摘要:
    以2007—2019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无形资产对债务融资的影响。结果表明:持有无形资产有助于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债务融资,抵押价值是无形资产债务融资能力形成的核心原因,税盾效应负向影响企业债务融资意愿致使债务融资水平降低,无形资产价值创造能力未能发挥债务融资支持作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债务融资能力主要来源于抵押价值,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债务融资能力主要来源于价值创造能力;就无形资产整体而言,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债务融资能力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但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债务融资能力主要来源于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其他类无形资产的抵押价值,非高新技术企业无形资产债务融资能力主要来源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与抵押价值。
    16  开放式创新对基地创新绩效的影响——政府激励的调节作用
    石俊 宋洋洋 邱子亿
    2022(11).
    [摘要](193) [HTML](0) [PDF 344.12 K](36)
    摘要:
    开放式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为创新主体的成果研发、分享和转移提供优良生态环境,这也引起学界对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关系的探讨。既有研究大多聚焦创新主体个案内部的合作关系,忽略开放式创新多层次表征所带来的外部组织管理因素(如激励系统)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本文以85家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模型探究开放式创新对基地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以及政府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放式创新对基地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资金扶持可以促进开放式创新提高创新成果的作用,政策扶持的调剂效应不存在。落足于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开放式创新模式应用的现实,建议各基地发挥宏观调控优势,提高需求端与供给端技术交易的匹配度,政府部门应该设定合理的政府资金补贴强度区间,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为市场主体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提供策略选择和相关实践指导。
    17  基于链式中介模型的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性研究
    杨隽萍 赵彩虹
    2022(11).
    [摘要](275) [HTML](0) [PDF 106.44 K](54)
    摘要: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本文探讨在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之下,组织韧性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路径,并分析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进行拓展研究。结果显示:组织韧性有助于提升新创企业的成长绩效;风险承担意愿、风险承担水平分别在组织韧性与新创企业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意愿和风险承担水平在组织韧性与成长绩效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丰富了组织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拓展了组织韧性和新创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为新创企业风险承担提供了新范式。
    18  中国氢能标准化对企业创新扩散是促进还是约束?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视角的研究
    张灿 黄胜忠 张明震 陈凡
    2022(11).
    [摘要](213) [HTML](0) [PDF 485.35 K](30)
    摘要:
    双碳目标下,氢能是构建我国清洁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氢能汽车用燃料 液氢》等三项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我国氢能现行国家标准达到98项,已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氢能标准体系。在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上升期,对于在市场中探索并将创新技术扩散的氢能企业,氢能标准化对其是促进还是约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构建氢能标准化与企业创新扩散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引进一个自然参与人进行海萨尼转换检验,发现氢能标准化与企业创新扩散在博弈中选取合作,并获得额外的行业有序繁荣奖励时,双方收益最大化,此时氢能标准化可指导产业发展、降低交易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创新并进行技术扩散也会反作用于氢能标准迭代更新。
    19  我国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体系研究
    窦克勤 徐顺怡 李君 赵安迪
    2022(11).
    [摘要](194) [HTML](0) [PDF 271.89 K](40)
    摘要: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兴起,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迎来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本文旨在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通过总结提炼国内外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设计构建我国的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体系框架,总结提炼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的五大典型模式,即政府引导模式、标委会组织模式、行业协会推动模式、示范区带动模式和龙头企业主导模式,进一步明确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等未来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应用推广的重点方向,并研提标准应用推广对策建议,为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强化标准对信息和软件服务业的引领作用提供参考。
    20  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动态评估数据的研究
    蔡建新 田文颖
    2022(11).
    [摘要](241) [HTML](0) [PDF 58.49 K](66)
    摘要:
    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之一。本文以广东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了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广度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吸收能力抑制了产学研合作广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强化了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21  创新多样化、经济结构与创新韧性
    魏建漳 任颋
    2022(11).
    [摘要](243) [HTML](0) [PDF 161.72 K](48)
    摘要:
    提出合作创新韧性的概念,认为合作创新韧性是区域稳定合作创新网络对抗新冠疫情冲击的重要能力。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利用2017—2020年中国合作专利申请微观数据及中国内地30个省域数据,探讨创新投入多样化对合作创新韧性的直接作用,以及其通过经济结构影响合作创新韧性的间接作用。研究发现:疫情期间,由于研发预算软约束、市场不确定性和线下交互受阻等因素,冲击具有结构偏向性,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影响更大,表现为创新投入越多样化的省市创新韧性(对冲击的抵抗能力)则越弱;创新投入多样化通过调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结构影响创新韧性,疫情对不同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的地区影响具有异质性;产业结构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企业结构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22  前景理论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许杰 陈富坚
    2022(11).
    [摘要](249) [HTML](0) [PDF 662.96 K](71)
    摘要:
    为加快绿色交通发展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引入前景理论,将其与演化博弈论耦合,构建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的复制动态方程分析政府、汽车企业、消费者的策略选择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汽车企业及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会受到另外两者的决策影响;现金补贴政策能够促进汽车企业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但补贴过低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限制燃油汽车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使用燃油汽车感知成本,同时增加新基建的投入能够提高使用新能源汽车感知收益,有助于策略组合朝理想状态演化。
    23  面向层次结构的中国集成电路企业特征识别与发展研究
    赵希男 陈俊领 郭宝荣
    2022(11).
    [摘要](234) [HTML](0) [PDF 122.02 K](36)
    摘要:
    为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企业,通过选择标杆企业进行有效激励,同时考虑该类企业具有高技术、重创新的产业特征,采用平衡积分卡技术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集。以竞优思想为指引,制定了分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并选取了26家典型上市企业进行应用。研究发现:1.利用平衡积分卡技术设计的评价指标集能够有效地对集成电路企业进行综合评价;2.制定的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各企业发展优势特征,并识别隐形冠军企业及其发展优势;3.在尊重各参评个体的差异和优势特征基础上选取优秀企业学习标杆,能使企业标杆管理更为科学。依据研究结论,基于各企业发展特征并结合国内集成电路产业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政府角度如何通过组建企业联盟、政策激励等方面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给出管理建议。
    24  跨界搜寻策略、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关系研究
    李晓钰 肖丁丁
    2022(11).
    [摘要](176) [HTML](0) [PDF 215.00 K](31)
    摘要:
    动态竞争环境下,越来越多组织尝试利用外部资源提升技术能力,跨界搜寻成为企业优化技术能力结构的重要途径。以广东、浙江、山东等地区的296家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本文揭示了跨界搜寻策略对企业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影响机制,并检验了资源拼凑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相对技术知识跨界搜寻深度而言,市场知识跨界搜寻广度对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正向影响效果更加显著;资源拼凑在两类搜寻策略与双元创新能力平衡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能力平衡的影响关系。研究结论为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企业搜寻策略制定与技术能力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25  双碳目标下的岸电减排决策研究
    周海英
    2022(11).
    [摘要](155) [HTML](0) [PDF 86.45 K](30)
    摘要:
    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是减少港口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双碳目标下绿色港口发展的必然要求。从供应链视角,利用博弈方法,构建政府补贴政策下,港口和船舶采用岸电减排的博弈模型,分析三种权力结构(船舶主导、港口主导,港口与船舶处于同等地位)下的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行为。结果表明:港口与船舶处于平等地位情形下的政府补贴最小;当岸电接电时间较短时,一方处于主导地位的港航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而当岸电接电时间较长时,港口与船舶处于平等地位的港航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三种权力结构下的排放量和社会福利是一样的。
    26  融资约束视角下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机理分析与广东数据检验
    黄文娣 李远
    2022(11).
    [摘要](194) [HTML](0) [PDF 262.40 K](38)
    摘要:
    融资约束不仅直接制约企业内部研发资金投入,还间接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果。理论上政府补贴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还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间接促进企业创新。同时对于不同融资约束条件下的企业,其政策效应会有较大差异。借鉴2011—2019年广东战略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计量回归和门槛检验得出了以下结论:融资约束对企业技术创新有负向影响,且存在单门槛效应,政府补贴对融资约束指数SA大于-3.352的企业的创新促进效果更显著;政府补贴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而且对非国有企业的影响更显著;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直接作用效应比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创新的间接效应更强,但补贴并不是越多越好,同样存在单门槛效应,当补贴强度大于4.417%时,政策效应会显著减弱。
    27  技术创新、效率改善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化增长
    周志刚 严圣阳
    2022(11).
    [摘要](170) [HTML](0) [PDF 455.50 K](592)
    摘要:
    论文采用非参数Malmquist DEA前沿分析方法对中国41家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2000-2018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全要素增长率不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导致这种差异化增长的决定因素也各不相同:技术创新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快速增长贡献率最高;区域性商业银行则更多地受益于自身的效率改善;而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无论是在技术创新和效率改善上都低于平均水平,因此增长率相对较低。这一结论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增加技术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并改善经营效率,借助创新驱动实现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28  基于双元超网络的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机制——以先进材料产业为例
    尹翀 丁青艳 崔颖新 李晓军 孙善美
    2022(11).
    [摘要](204) [HTML](0) [PDF 868.01 K](85)
    摘要: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依托专利合作与转让网络构建了城市群创新超网络模型(UAI-HN),并运用该模型以中原城市群先进材料产业为对象分析揭示了创新簇、创新元组、主体创新协同力与空间覆盖度、城市创新协同力与载体支撑力等协同创新机制特征。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关系集中化程度较低,创新主体协同水平不均衡,自发性技术合作较为活跃;企业及所属研究平台协作能力突出,校企协同机制较为成熟,而科研院所创新支撑力不强且协作水平不高;群内城市间的创新协作分工特征清晰,同群外城市的创新协同度较高;以大学和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中心的创新簇是中原城市群协同创新体系的核心。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