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基于文献计量的学术道德研究态势与热点分析

      2022(3).

      摘要 (230) HTML (0) PDF 1.29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揭示国际国内学术道德研究态势和研究热点,为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核心期刊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方法,从时间趋势以及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学科和期刊等角度系统分析国际国内学术道德研究的发展态势。通过高频关键词及其共现聚类分析,揭示出学术道德研究热点,包括学术规范制定和学术伦理研究、出版学术道德和学术期刊责任研究、学术不端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研究、学术道德建设新方法和新途径研究。最后,从基础理论、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亟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基于CAS理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

      2022(3).

      摘要 (181) HTML (0) PDF 211.97 K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演化动力机制,为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决策依据。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模型,分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聚集、非线性、流、多样性特征与标识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积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演化机制的回声模型,运用不完全信息下的重复静态博弈分析主体互动作用,并运用涌现模型分析系统涌现机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是复杂适应系统,具备其所有特征;创新集群主体通过流空间网络实现交互学习并适应性调整自身行为;通过交互学习,创新集群主体产生了与其他主体合作创新的可能性,但是否真正实现合作创新取决于主体间竞争合作博弈的结果;涌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演化发展。涌现包括知识涌现和创新网络的涌现,通过涌现创新集群产生新的更优的系统功能和结构,可实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影响机制

      2022(3).

      摘要 (165) HTML (0) PDF 299.87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 >科技投资与金融
    • 董事会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2022(3).

      摘要 (164) HTML (0) PDF 206.98 K (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基于2014-2019年388个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董事会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成员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硕士教育程度以上占比、技术背景董事人数占比、技术董事薪酬激励、独立董事占比等对研发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董事会中女性董事占比对研发投入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而青年董事占比、董事会技术董事持股比例对研发投入影响不显著。文章研究丰富了科技型企业董事会特征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对我国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微观的经验支撑。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双“四极”推广: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2022(3).

      摘要 (117) HTML (0) PDF 116.81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业科研院所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多元主体”的一支重要力量。立足农业推广的知识与信息系统理论,结合北京市农业现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近年实践形成了以“市院、院区(县)、院镇、院企(基地)”四极对接和“综合服务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双“四极”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开拓了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便捷通道,为新时期推进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互补还是替代?——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2022(3).

      摘要 (139) HTML (0) PDF 95.06 K (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09-2017年中国涉农企业为样本,在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自主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2012年实施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技术引进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非线性影响,存在以自主创新为门槛的倒“U”型门槛效应。(3)在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呈现“互补效应”,且“互补效应”在2012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后变得更为显著。(4)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大于非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能享受更多自主创新带来的红利,但国有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互补效应”不显著。战略新兴产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小于传统行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自主创新为其带来的红利期较短;同时单纯技术引进对战略新兴产业涉农企业会带来负面影响。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考虑不同供给方式的产业共性技术市场化开发博弈分析

      2022(3).

      摘要 (159) HTML (0) PDF 1.28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借鉴Stackelberg主从博弈思想,考虑自我供给和外部供给方式,构建了共性技术市场化开发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供给方式下共性技术市场化开发影响因素及供给方式选择问题。研究表明:无论何种供给方式,企业的市场化开发努力、基于共性技术所研发的产品的最优销售价格和政府的经济收益总是相同,但市场化开发企业的收益在外部供给方式下更高;共性技术外部供给方式过度消耗了政府补贴资源,自我供给共性技术方式应该成为一种更利于节约公用资源的共性技术研发模式;顾客感知度及市场化开发的预期外部收益对企业付出市场化开发努力有较好的激励作用,对企业及政府收益有正向影响,而研发成本等因素对企业市场化开发努力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调节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自我供给式”的研发活动及引导多主体参与共性技术纵向协同研发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 >国际科技管理及科技交流合作
    • 世界一流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基础科研生产力比较研究

      2022(3).

      摘要 (128) HTML (0) PDF 396.81 K (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使用SciVal科研管理分析平台数据,以世界四大一流湾区的高水平大学集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科研产出数量、影响力、产学合作水平、学科发展特点和科研合作形式等多维度评价指标,比较分析其基础科研生产力发展状况,挖掘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的优势与劣势学科,分析科研合作形式对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的科研产出数量尚不及其他三大湾区,但影响力却早已超过东京湾区,甚至在近年与纽约湾区持平,逼近旧金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学合作比例远低于其他湾区,知识生产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有待提高。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学科群,有待进一步扩大规模,建议应进一步拓展科研合作边界,提升科研产出影响力。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数字经济背景下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的理论框架

      2022(3).

      摘要 (153) HTML (0) PDF 107.26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框架,构建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驱动因素模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收集汇总的27份先进制造企业数据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先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组态路径主要有四条,分别是技术-组织主导型、技术-组织-环境协同主导型、技术-组织主导环境协同型以及组织-环境主导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路径之间的异同,发现组态路径之间存在重叠路径并且某些要素之间存在潜在替代效应。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CEO学术经历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2022(3).

      摘要 (141) HTML (0) PDF 135.36 K (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不应忽略管理层特征的重要影响。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研究利用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绿色专利数据,考察CEO学术经历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CEO学术经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结果在一系列的检验后依旧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研发投入水平与缓解融资约束是CEO学术经历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作用机制;且国有企业中CEO学术经历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研究丰富了对企业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前因研究,为CEO学术经历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创新系统理论视角下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框架与内涵分析

      2022(3).

      摘要 (201) HTML (0) PDF 64.95 K (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设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是提升医学科技创新绩效、促成良性创新生态,有效支撑保障人民健康、提升医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从提出到逐步发展,亟需通过理论研究来支撑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本研究探索在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总体框架,围绕医学科技行业特征,提出包括核心主体层、发展条件层和系统目标层3层级的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框架结构,并从创新主体簇、创新体系功能、创新体系动力要素、创新体系环境4方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分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 技术并购在行业创新价值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信息技术赋能的调节作用

      2022(3).

      摘要 (122) HTML (0) PDF 174.20 K (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对2007年-2019年37个中国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技术并购对于行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和效果,以及信息技术赋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并购作为行业创新价值链上重要的外部资源导入方式,对行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技术创新绩效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信息技术赋能正向调节创新价值链中技术并购与行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以及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研究结果在行业层次上从技术资源外部导入的视角拓展了创新价值链的研究,并为通过技术并购和信息技术赋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从“能动性”到“使能性”:创业网络双重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2(3).

      摘要 (175) HTML (0) PDF 142.82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机制,构建了一个基于创业学习中介作用的创业网络嵌入作用机制模型,采用调查问卷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创业网络嵌入、创业学习与科技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的作用路径不是唯一的,创业网络嵌入对科技创业能力既存在直接作用也存在间接作用;关系嵌入对创业学习、科技创业能力的影响大于结构嵌入;创业学习在创业网络嵌入和科技创业能力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作用,创业网络嵌入通过创业学习传递给科技创业能力的间接作用较其直接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科技创业、创业网络和创业学习的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贡献,对于科技创业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论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的政策过程及导向

      2022(3).

      摘要 (126) HTML (0) PDF 152.50 K (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农业知识产权政策既要致力于提升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又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修订全过程。本文,首先对政策过程理论以及国内外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其次对农业政策进行评述,对其运行过程进行解析,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研究农业知识产权绿色发展政策导向,提出了在“前、中、后”三段嵌入“绿色创新”、“绿色审查”和“绿色推广”的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发展思路。

    • >其它
    • 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3).

      摘要 (150) HTML (0) PDF 305.63 K (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2008—2017年中国沿海1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通过SBM-GML模型对海水养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从纯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4个方面进行了更加全面细致的分解,并通过FGLS模型系统地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主要由纯技术变化驱动,规模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技术变化的促进作用较小,纯技术效率变化具有抑制作用。海洋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海洋科教投入、渔民培训强度、技术推广强度促进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产业发展和渔业开放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创新合伙人模式:理论探讨与区域实践——北京市海淀区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路径探索

      2022(3).

      摘要 (196) HTML (0) PDF 94.50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合伙人是合伙人浪潮下城市推动区域创新的一种新趋势新尝试。长期以来,海淀在科技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承担了许多科技创新、改革试点的重任。新发展阶段,海淀将创新合伙人作为一个战略安排,引领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设,助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强国建设。本文在探讨创新合伙人内涵和机制的基础上,以海淀创新合伙人实践为例,分析其发展特点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创新合伙人机制、有效激励创新的政策建议。

    • >科技项目管理
    • 颠覆性技术团队中领导风格对项目绩效的影响

      2022(3).

      摘要 (124) HTML (0) PDF 105.38 K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颠覆性技术具有重构时代格局的变革性效果,而项目领导的风格通常与项目绩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基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本文采用实证与定性的混合研究方法,探讨领导风格如何通过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员匹配、知识共享影响项目绩效。通过对339位颠覆性技术项目成员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发现:伦理型领导能够直接影响领导-成员匹配和领导-成员交换,而服务型领导仅能通过领导-成员匹配间接影响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员交换能够直接或通过知识共享间接正向影响合作满意度,合作满意度正向影响项目绩效。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 基于非线性视角的实证分析

      2022(3).

      摘要 (114) HTML (0) PDF 113.33 K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知识产权保护为视角,阐释了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复杂非线性演化理论机制。本文运用OLS回归和固定效应回归,基于27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对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 知识产权保护的增强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升级,对Ⅱ类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影响大于I类城市;知识产权保护对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升级的影响呈现先扬后抑的“倒U型”;我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平均实际强度低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最适强度”。本文的研究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视角为新常态下我国离岸服务外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

    • >科技研发创新组织
    • 创新驱动视域下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建设机制研究

      2022(3).

      摘要 (128) HTML (0) PDF 62.02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数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应用的基础,是重大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石,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离不开数学的指引。作为促进应用数学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平台,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从环境营造、人才引进、科研评价、企业投入等因素深入分析应用数学中心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建立有效沟通与合作机制、探索稳定与多元化投入机制、实行由应用数学家领衔的团队管理机制,以及建立激励应用数学研究落地的评价机制等制度构建与建议。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金融结构是否能够影响科技创新效率?[1]

      2022(3).

      摘要 (125) HTML (0) PDF 250.11 K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创新价值链出发,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研究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及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控制金融规模前提下,银行体系和金融总指数发展对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和转化成果均起了显著正向影响,且存在着最佳的银行规模,金融市场显著促进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但对转化成果没有显著性影响。(2)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研发和转化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银行和金融市场是互补关系,需重点发挥其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创新融资需求的比较优势。(3)不同金融发展模式下科技创新转化和研发效率差异性不明显,且我国科技创新转化效率要明显低于研发效率。本文研究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金融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产学研协同、知识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

      2022(3).

      摘要 (105) HTML (0) PDF 183.91 K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外部机制的产学研协同与作为内部机理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甚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25个一手有效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印证了研究假设,结论表明环境动荡性、战略一致性和结构正式化正向调节了产学研协同与知识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协同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了“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的研究文献,打开了产学研协同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之间作用机理的“黑箱”,推动企业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与促进知识吸收能力提供了实践启示和对策建议。

    • >公共科技管理
    • 美国公共安全挑战赛对加速我国应急救援科技创新能力的启示

      2022(3).

      摘要 (168) HTML (0) PDF 133.15 K (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先进技术创新应用顺畅与否关乎一国科技发展命脉,依托公共安全创新挑战赛,引领公共安全应急救援技术创新、发展与应用,是美国促进国家创新突破、增强社会创新能力,实现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先进适用技术突破的重要渠道。通过对美国公共安全通信研究实验室(PSCR)公共安全创新挑战赛发展历程、重点领域、竞赛模式进行分析,得出PSCR挑战赛目标明确、紧跟发展、赛制透明、产权明晰等特点突出。针对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技术装备、产业发展现状与不足,从政府引导、成果转化、赛制转型、演练试点等角度出发,提出新时代下中国围绕创新挑战赛推动公共安全应急救援先进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最新思路。

    • >其它
    • 知识管理视角下线上学习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路径: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2022(3).

      摘要 (217) HTML (0) PDF 773.63 K (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线上学习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知识创造与传递工具。本研究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知识管理与线上学习相关研究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结果显示:国内、外在知识管理与线上学习研究领域整体上处于多元化的特征;知识管理视角下线上学习的知识主体、高频主题词和聚类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探讨我国线上学习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路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