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产业创新管理视角下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功能分工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收稿日期:2021-05-08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西部地区优化合作机制参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研究”(19BGL284)。 ]
    黄林
    2022(4).
    [摘要](189) [HTML](0) [PDF 105.03 K](46)
    摘要:
    以产业创新完善流通节点城市功能,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是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内在要求,但是创新基础各异的沿线城市其功能分工是否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有待验证。本研究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2个枢纽城市2007-2018年的城市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创新管理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目前通道沿线多数枢纽城市均处于功能分工拐点的左侧;鉴于北线枢纽城市功能分工水平总体上优于南线枢纽城市,按目前趋势,未来北线枢纽城市的功能分工将早于南线枢纽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2  “目标-结构-行动”框架下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机制建构
    杨静 文家春
    2022(4).
    [摘要](204) [HTML](0) [PDF 221.50 K](38)
    摘要:
    针对我国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存在“悬浮”与“空心化”的问题,探讨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治理中异质性主体知识产权治理结构的布局以及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应对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控制与开放的双重挑战、提升聚合主体知识产权治理效能提供解决方案。基于整体治理理论构建“目标-结构-行动”分析框架,对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进行功能目标设定、权力结构配置和行动方式规划,明晰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嵌入方式。分析认为,创新共同体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可采用“一体两翼”的管理结构架构布局,着眼于“合作-分享”(促进知识流动)与“信任-控制”(强化组织韧性)机制构建和具体目标确定,共同体不同组成部分基于各自的职能分工采取不同的行动方案,共同服务于总体目标实现。
    3  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邹蔚 王兴宇 万凤娇
    2022(4).
    [摘要](193) [HTML](0) [PDF 133.82 K](62)
    摘要:
    基于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现状,根据产学研合作创新主体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构建知识协同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两阶段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分析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间,长江经济带高技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整体较高,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存在波动,创新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其中,创新技术是主要促进因素;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效率略高于知识协同开发阶段。最后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发挥创新主体优势、加强创新主体合作;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规模效益;以及完善创新法规制度、巩固合作创新成果等对策建议。
    4  能源区块链下的光-储-用价值链增值效应仿真分析
    刘吉成 孙嘉康 郭启蒙
    2022(4).
    [摘要](195) [HTML](0) [PDF 2.06 M](44)
    摘要:
    针对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出力的不稳定性及交易过程存在的信任缺失等问题,结合储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构建能源区块链下的光-储-用价值链,对其结构进行论述并设计相应的能源区块链平台,之后利用系统动力学对能源区块链下的光-储-用价值链价值增值效应进行仿真研究,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影响价值链系统价值增值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价值链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增值效应,有效解决主体间的信任问题,实现各主体价值水平的提升。为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5  “强关系”何时变“强”?——提升个体创造力的组织内非正式关系网络嵌入策略
    侯广辉 廖桂铭
    2022(4).
    [摘要](192) [HTML](0) [PDF 92.25 K](49)
    摘要:
    针对组织内非正式网络嵌入策略对个体创造力影响研究出现的大量不一致现象,将个体创造力进行分阶段划分,并且结合创新的不同类型分别匹配相应的关系嵌入策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强关系更适用于创意实现阶段,而弱关系更适用于创意产生阶段,投资于两种关系的策略可能会降低个体创造力。而对于技术推动或者激进式创新类型更好的嵌入网络是强关系。因此基于个体创造力提升的组织内非正式关系嵌入策略决策需要权衡两种关系策略的收益与成本,需要综合考虑策略选择所适用的权变因素。
    6  基于B-SECI模型的颠覆性创新过程解构:知识创造视角
    张光宇 曹会会 刘贻新 曹阳春
    2022(4).
    [摘要](193) [HTML](0) [PDF 613.50 K](49)
    摘要:
    知识创造是创新主体不断吸收与转化知识,并将不同领域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构建了契合颠覆性创新特征的SECI改进模型(B-SECI),根据知识转移流动和创造演化等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解构,旨在更能精准把握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遵循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过程,并在具体形式上经历了创意社会化、方案外显化、技术雏形化以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阶段。
    7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民机制造技术体系建设及技术预见探析
    朱天聪 张虎翼
    2022(4).
    [摘要](208) [HTML](0) [PDF 1.30 M](50)
    摘要:
    针对目前缺乏立足于技术体系研究我国民机制造技术预见和发展的问题,以我国民用飞机总装制造中心S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将民机制造技术划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3类包括8个知识子群,建立民机制造技术体系,并对各知识子群开展技术预见分析。分析表明,复合材料、飞机装配、铝锂合金、力学性能、民用飞机等是我国民机制造主要研究内容,2009-2013年和2014-2020年两阶段研究分别侧重于制造广度和制造深度,其中力学性能、大型客机、变形知识子群侧重应用基础研究,数字化装配、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知识子群侧重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原位成型、挖补修理知识子群则侧重于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最后提出加强投入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和提前布局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等对策建议。
    8  高价值专利评估问题的对策研究
    刘勤
    2022(4).
    [摘要](180) [HTML](0) [PDF 64.37 K](47)
    摘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高价值专利保驾护航。高价值专利评估是推动高价值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为有效评估高价值专利,首先对高价值专利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在分析和评估现有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基础上,以300件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等四个层面,挖掘高价值专利的典型性特征,构建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通过验证发现,该模型准确性较高、可测性较好、实用性较强,能够为加快推进高价值专利评估工作,促进高价值培育和转移转化提供借鉴与参考。最后针对高价值专利评估问题,就健全评估体系、增强评估意识与能力、打造评估服务平台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9  高管环保认知、动态能力与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
    梁敏 曹洪军 王小洁
    2022(4).
    [摘要](263) [HTML](0) [PDF 223.72 K](135)
    摘要:
    基于高阶理论、资源基础观与资源依赖理论,以135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讨高管环保认知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高管环保认知正向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升,感知机会能力、整合利用能力及重构转变能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了高管环保认知与整合利用能力以及高管环保认知与重构转变能力间的关系,即环境不确定性越高,高管环保认知对整合利用能力和重构转变能力的影响效应越强。
    10  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的我国各省份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与路径研究
    王松 聂菁菁
    2022(4).
    [摘要](218) [HTML](0) [PDF 117.34 K](71)
    摘要:
    集群是创新系统与企业之间的中观层面。集群机制促进了技术、人才和知识资源的聚集、企业之间的技术溢出和研发合作,进而起到了提高创新效率的作用,然而,不同区域聚集的集群显示出创新效率的差异,以及基于差异的集群创新能力提升的不同路径。从集群的视角出发,以我国各省创新型集群数据为基础,首先使用DEA-Malmquist法计算各省份集群的创新效率,并根据创新效率的情况将集群分为全面型、技术进步型、技术薄弱型、规模经济型4类集群,再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识别出不同情形下影响创新效率的7条路径,根据路径的特点将其总结为全面性、环境型、聚集型,得到不同类型的集群的创新提升路径,得到的研究结果对于丰富集群创新战略和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11  欧盟EATRIS对中国转化医学中心管理的启示
    王畅 王蒲生
    2022(4).
    [摘要](196) [HTML](0) [PDF 138.50 K](51)
    摘要:
    随着中国国家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用,如何盘活现有转化医学中心资源,对加速医学研究进程意义重大。研究系统梳理欧盟转化医学研究基础设施(EATRIS)的发展历史及项目情况,发现EATRIS立足于113个转化医学研究机构,成立协调办公室和科学咨询委员会,建立了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化医学体系,以协调科研支持资源,在患者教育、公私合作、生物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综合中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快速增加,但缺乏顶层统筹协调,支持分散和协作割裂以及基础设施利用率低的现状,研究提出应立足国家转化医学基础设施,搭建统筹管理平台,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以推动患者临床价值实现为目标的发展建议,为中国转化医学中心高效率运转提供经验参考。
    1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的互补产品捆绑与绿色创新决策
    邵灵芝
    2022(4).
    [摘要](216) [HTML](0) [PDF 59.60 K](38)
    摘要:
    以包括两个互补产品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基于互补产品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和捆绑效应,考虑互补供应商绿色创新与否、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销售策略,构建多阶段供应链定价与绿色度决策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实验,研究发现:当互补产品的捆绑效应较大时,互补供应商的最优策略是进行绿色制造,而零售商的绿色营销和捆绑销售策略与互补供应商的最优选择和捆绑效应大小有关;供应链中其他成员进行绿色制造和投入会促进供应商A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且零售商的捆绑销售也会促使其提高产品绿色度;另外,互补产品的绿色创新溢出效应也会影响供应链成员及整体的利润。
    13  陕西省科技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构建
    田军 刘阳 周琨 祝文青 曹怡静 艾艳芳
    2022(4).
    [摘要](356) [HTML](0) [PDF 613.66 K](66)
    摘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陕西省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制约因素,结合该省科技人才评价的实际需要以及“一带一路”战略需求,将陕西省科技人才分为三大类:基础研究类、工程技术类、创新创业类。进一步,提炼与归纳这三类科技人才评价的共有关键要素和专业关键要素,提出了科技人才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陕西省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模型。最后,提出了实施科技人才评价的保障措施。
    1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国际农村创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陈朋 王思懿 蔡晓琳
    2022(4).
    [摘要](615) [HTML](0) [PDF 121.76 K](40)
    摘要:
    创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功能,是目前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工业领域的创业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然而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在中文文献中很少受到关注。鉴于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农业农村领域有关创新创业研究成果,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个英文数据库(Science Direct, Web of Science,Emerald),对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成果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便把握当前研究动态、窥视未来研究趋势,为中国农村创业研究建立理论基础,并逐渐形成中国农村创业研究理论体系,同时为农村创业政策制定者和实践者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15  特惠需求与普惠视野下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研究*
    李蕊 沈坤荣
    2022(4).
    [摘要](194) [HTML](0) [PDF 64.85 K](51)
    摘要: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普惠制度,作为特惠区域,自贸区是完善普惠制度的重要立足点和载体。在探索、实践和推广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改善营商环境的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进程中,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是关键点。本文站在特惠与普惠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了特惠与普惠关系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认为当前自贸区知识产权制度实施的困境突破,不仅要考虑自贸区的特惠性需求,更要着力于制度创新的普惠性。知识产权立法完善应在积极融入全球知识产权新秩序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建构,知识产权执法水平统筹推进以及知识产权海外维权和扩展能力提升的同时,应以自贸区为契机,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
    16  包容性、人才迁移与城市创新
    张超 肖植检
    2022(4).
    [摘要](167) [HTML](0) [PDF 206.71 K](62)
    摘要:
    文章从人才迁移视角,研究了包容性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首先,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五部门、三要素的区域创新增长模型,阐述了城市包容性通过影响人才迁移进而影响城市创新的作用机理,并配合百度迁徙大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研究表明,包容性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促进人才集聚,进一步带动城市创新水平。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包容性不仅会对城市创新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通过中介效应吸引人才,产生间接影响。同时,对具有不同外商投资水平、工资水平及高铁通达性的区域来说,包容性对创新的影响也表现出差异性。研究为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包容性吸引人才并促进城市创新提供新思路。
    17  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
    郑楚华 赵筱媛 张贵兰 郑雯雯 王运红
    2022(4).
    [摘要](280) [HTML](0) [PDF 1.41 M](59)
    摘要:
    为促进我国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完整、具有权威性和开放性的国家级科技人才信息平台,结合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分析我国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从科研管理人员、科研人员等用户角度对数据库系统建设的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的需求迫切,期望科技人才数据库系统可以提供人才数据统计分析、信息检索功能;但目前我国人才数据库系统建设仍存在人才成果信息来源分散、各平台人才信息共享不足、人才数据统计标准不一、人才相关数据获取不全等突出问题。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进一步统一科技人才分类和数据描述规范标准,整合现有的科技人才数据库资源,按照用户需求有针对性设计建立共享协作的国家级科技人才数据库平台,并建立平台系统自我反馈与更新机制,为国家的人才宏观管理与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18  “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 ——基于合成控制法的分析
    张俊艳
    2022(4).
    [摘要](219) [HTML](0) [PDF 381.20 K](44)
    摘要:
    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下放改革是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措施。本文利用合成控制法,基于2009~2018年中科院面板数据,研究“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对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三权下放”改革试点政策提高了科研院所专利技术转移绩效;(2)在试点政策期间,“三权下放”改革使试点院所比其合成控制院所的专利出售数增加近20项、增幅达67%,专利出售收入增加近8千万元,增幅达93%。研究结论可以为进一步深化“三权下放”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19  “双循环”视角下价值链位置与企业创新
    张贵 朱世婧
    2022(4).
    [摘要](203) [HTML](0) [PDF 132.50 K](47)
    摘要:
    文章试图理清我国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对其创新表现的影响是否真的朝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数据、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得到2000-2007年工业企业和地区的相关信息,以企业出口上游度、进口上游度和净上游度为核心解释变量,测算我国企业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分工位置,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企业创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回退到本国进行纯国内生产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国内生产环节数的增加促进企业开展创新行为,尤其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参与国内生产可以弥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劣势;进而提出宏观经济环境对上述作用存在“强化正向,弱化负向”的调节作用,除了政府宏观引导的作用,企业本身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和吸引高科技人才两个渠道影响创新的物质和人力条件,以此提升创新能力。
    20  碳中和背景下农户兼业能否促进农户低碳生产行为?
    王洋 孙玥
    2022(4).
    [摘要](203) [HTML](0) [PDF 294.10 K](53)
    摘要:
    碳中和的提出对农业农村发展提出新要求,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促进农户低碳生产是更好更快实现农业农村碳中和的重点。鉴于农户兼业成为普遍现象,本文利用黑龙江省376份农户深度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在碳中和背景下农户兼业对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兼业促使农户采纳低碳生产的概率提高了12.8%。并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解决样本选择偏误,结果发现这一概率值仍然高达14%~24.9%,而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和稳健。并且当农户家庭成员多、加入合作社、无政治身份、受政府宣传教育影响大、受政府监管影响大时,农户兼业促进农户进行低碳生产的作用更为明显。基于此,不仅要拓宽农户兼业渠道,提供农户更多兼业机会,要发挥政府监管的约束作用,进而发挥农户兼业对农户低碳生产的促进作用,为早日实现农业农村碳中和提供可靠路径。
    21  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演化路径——基于硬盘行业案例
    张光宇 周甜甜 曹阳春
    2022(4).
    [摘要](136) [HTML](0) [PDF 595.69 K](48)
    摘要:
    探讨颠覆性创新是如何实施跨界行为,并分析外部环境对跨界过程的影响。基于颠覆性创新理论和创新扩散理论,以硬盘行业为对象,采用单案例研究方法,对硬盘行业的跨界活动进行数据编码与系统分析,构建跨界颠覆性创新的扩散全过程模型,以跨界为基调,包括搜索、涉入、扩散、颠覆4个阶段,各阶段之间联系紧密并受技术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竞争环境影响,形成跨界颠覆性创新的实现过程框架;同时总结得出跨界颠覆性创新的主要特征为爆发力和竞争力更强,以及过程管理比较复杂,需要跨界融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
    22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法的能源大数据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评价研究
    郭莉 董军 陈正鹏 包阿茹汗 王媛媛 吴 晨 吴 垠 薛贵元
    2022(4).
    [摘要](180) [HTML](0) [PDF 691.35 K](54)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能源大数据增值服务作为数字革命和能源革命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商业模式的分析及评价至关重要。采用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针对能源大数据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评价研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外部政策环境、能源数据技术、法律环境、增值服务供需等7个维度构建能源大数据增值服务商业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得出商业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优选后的增值服务业务类型。评价结果能够为能源大数据增值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同时案例分析也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和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科学性。
    23  互补性资产、企业价值网络与创新绩效 ——基于知识冗余的调节作用
    温科 李常洪 徐晓肆
    2022(4).
    [摘要](217) [HTML](0) [PDF 147.85 K](48)
    摘要:
    企业通过相互竞合关系形成了企业价值网络,但随着知识冗余的变化,企业如何运用互补性资产促进创新绩效仍缺乏充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分别引入企业价值网络和知识冗余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基础上,以216家创新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互补性资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价值网络生态中可以利用的互补性资产越丰富,企业价值网络的运行越稳定;企业价值网络稳定性的增强有利于创新绩效的提升;一定水平的知识冗余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绩效;企业价值网络在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知识冗余调节了互补性资产与创新绩效、企业价值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以互补性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平台创新理论”以及以知识冗余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基础理论”,对企业价值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
    24  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研究
    张莉
    2022(4).
    [摘要](201) [HTML](0) [PDF 678.00 K](39)
    摘要:
    准确把握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可以为产业合理布局和制定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Theil熵、地区集中度、空间自相关检验以及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演化趋势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考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较高,其细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集聚模式以高-高型和低-低型为主;区位分布呈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业中心向西南方向偏移,集聚方向顺时针旋转,西南部地区对专利密集型产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
    25  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机制:以南京为例
    罗扬 于亮亮 徐欣
    2022(4).
    [摘要](175) [HTML](0) [PDF 56.10 K](75)
    摘要:
    为加快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提高建设质量,以南京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例,通过主要建设成效和具体举措分析,结合典型案例,研究其在功能定位、组织机构、共建模式、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建设经验,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新路径。分析表明,南京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主要功能定位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产业孵化、合同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五方面;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统一领导,明确功能定位、聚焦重大需求,优化政策体系、注重落地实施,创新发展机制、激发要素活力,加强分类指导、突出绩效导向,是其建设发展提供的重要经验启示。
    26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员工与组织关系对科研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
    高乔子
    2022(4).
    [摘要](208) [HTML](0) [PDF 199.35 K](42)
    摘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员工发展的平台,员工是企业创新的关键,二者共生共荣不可分。以社会交换理论为研究基础,探讨员工-组织交换、员工心理授权、研发管理、企业发展战略、组织认同感对科研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运用SPSS和AMOS对583份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员工-组织交换、心理授权、企业发展战略对科研创新绩效起到正向的影响作用。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心里授权感呈现负相关关系,甚而会负向影响创新绩效。组织认同感不但正向影响科研创新绩效,而且在员工-组织交换、心理授权、企业发展战略、研发管理与科研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到中介和正向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有助于指导管理者采取合理措施,有效实施员工组织关系,并积极引导其根据研发活动的复杂性和专业特点探索、实施合乎自身实际的研发管理策略,以提升研发效能。
    27  融通创新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探析
    刘众
    2022(4).
    [摘要](172) [HTML](0) [PDF 56.76 K](34)
    摘要:
    融通创新比较以往任何创新模式,在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精度上都有大幅度提升,依据融通创新的内在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正确把握三个关系:重视大企业引领支撑与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积极参与;推进大幅度跨界融合规则与实施公平合理的利益分享及补偿机制;政府强有力的整合协调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工作重点和路径应着眼于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加强融通创新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继续改善有助于向高端化数字化转型的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式高能级的融通创新平台体系;建设高端制造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创新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建立有助于共创共享共赢、功能完备的制度体系,推进融通创新不断规范化和制度化。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