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0卷第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固体废物管理的信息瓶颈与突破:风险导向固体废物环境审计模式构建与应用
    张伟男 吴丹 苏闯 杨露 刘利
    2022(7).
    [摘要](240) [HTML](0) [PDF 58.29 K](44)
    摘要:
    近年来我国固体废物有效监管受到底数不清的信息瓶颈约束,工业源情况尤甚,因此有必要创新开发监管技术。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及其思想,本文针对工业企业开发了风险导向的企业固体废物审计模式,包括:界定企业固体废物审计的风险要素,搭建审计风险的概念模型,建立固体废物管理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关键环节的工作主线。将该模式应用于某电镀企业固体废物环境审计活动,发现该企业存在固体废物管理行为违规和数据错报风险。风险导向固体废物审计可作为环境管理工具,帮助监管部门掌握企业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引导企业开展固体废物风险管理。
    2  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异质性门槛效应研究—基于广东数据验证
    黄文娣 李远
    2022(7).
    [摘要](152) [HTML](0) [PDF 252.50 K](51)
    摘要:
    利用2008—2019年广东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门槛检验和回归等方法分析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在企业异质影响下的政策效果。结论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有正向激励效应,但效应非线性呈门槛特征,补贴强度大于4.30%时效果更显著。同时,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分别存在以企业规模和股权集中度为控制变量的双门槛效应,具体表现为:对资产小于6.712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最显著,对股权集中度介于1.109与4.718之间的企业研发投入影响最显著,建议政府补贴应结合企业特质系统决策以提高补贴效率。
    3  创业激情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吗?基于情绪与认知的双重机制研究
    于海云 许希 商燕劼
    2022(7).
    [摘要](200) [HTML](0) [PDF 200.76 K](36)
    摘要:
    根据情绪传染理论,创业者的创业激情通过情绪的“模仿-反馈”机制诱导创业团队员工的积极情绪,进而激发其创造力。基于情绪与认知的双重视角,本文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索了创业激情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及心理机制,分析了战略认同和工作意义感在创业激情和员工创造力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作用。通过对251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激情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的激发作用,战略共识在创业激情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意义感不仅在创业激情与战略共识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而且在创业激情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同样起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创业者可以通过激发员工的创业激情,和员工达成战略共识,增强员工的工作意义感,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
    4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视角
    杜晨妍 陈敏
    2022(7).
    [摘要](203) [HTML](0) [PDF 87.18 K](49)
    摘要:
    文章借鉴C-D型生产函数,采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两个指标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构建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个测度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变量的双对数模型,利用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研究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都促进了我国创新投入数量的增加和创新产出质量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仅对我国创新投入的数量和创新产出的质量产生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进口贸易对我国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的质量起到明显的负向作用。本文提出了包括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实施“引进来战略”、加大出口贸易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寻求国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5  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主动创新行为: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视角
    李根强 于博祥 孟勇
    2022(7).
    [摘要](185) [HTML](0) [PDF 177.00 K](64)
    摘要:
    新冠疫情下, 员工主动创新对于企业能否化危为机至关重要。基于信息加工理论视角,探讨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同时检验了工作敬业度的中介作用以及职业认同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家中小企业773名员工的两阶段调查,结果发现: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对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工作敬业度对主动创新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职业认同不仅正向调节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主动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发展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工作敬业度的中介来影响主动创新行为的这一中介机制。本研究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主动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措施,以期更好地激发主动创新行为的发生。
    6  中国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效应及其空间效应
    李进秋 黄德春 Yinwen
    2022(7).
    [摘要](226) [HTML](0) [PDF 227.27 K](40)
    摘要:
    本文将经济、环境系统与水资源-能源-粮食系统相结合,以从三元到五元系统的绿色发展视角研究中国不同区域2005-2019年之间关于水资源-能源-粮食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的时空差异、耦合协调效应和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五元系统绿色发展指数总体不高,发展趋势较为平稳,显示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大部分省份的五元系统耦合协调度都在濒临失调与勉强协调区间,耦合协调度水平还比较低;(3)五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大多数年份内都呈现出显著正向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正向的空间集聚现象;(4)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特性及其综合发展水平、各类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并考虑到每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空间上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以提升本区域和邻近区域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7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创新效应研究 ——基于逆向技术溢出的视角
    朱洁西 李俊江
    2022(7).
    [摘要](210) [HTML](0) [PDF 339.50 K](41)
    摘要:
    建立涵盖创新效率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开放稳定共享和人民生活幸福5个子系统36个基础指标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二次加权的PCA-EM方法测度中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分别考察中国对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OFDI对地区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与效果,深入分析逆向技术溢出对经济发展质量各子系统的创新效应并探讨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对发达经济体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有利于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但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总体效应为负;对发展中经济体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能够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创新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间差异。我国应该优化OFDI结构、采取因地制宜的投资政策、持续增强吸收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
    8  面向战略需求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体系研究
    傅翠晓 庄珺 沈应龙 赵越
    2022(7).
    [摘要](209) [HTML](0) [PDF 185.21 K](62)
    摘要:
    产业技术路线图是支撑产业规划的一种有力工具。为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环境变化,在梳理了技术路线图常规方法的基础上,立足区域产业发展战略需求,设计构建了面向战略需求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体系,对传统的情境分析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地图和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两个全新的方法,并引入了智能化的多元数据分析方法。该方法体系提高了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9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间科研合作创新的现状和空间结构——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社会网络分析
    黄卫华 姚宗浩
    2022(7).
    [摘要](198) [HTML](0) [PDF 298.09 K](66)
    摘要:
    随着创新环境日新月异以及创新主体之间交互频次增加,湾区合作创新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我国湾区合作创新处于探索初级阶段,其合作创新模式有待发展。该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20所高校作为考察对象,以知网数据库为检索平台,分析各高校间科研合作创新水平,了解其科研合作创新的基本情况。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20所高校间合作频次较低,港澳高校普遍存在合作动力不足的现状,且港澳高校参与度更低。内陆高校之间的合作占据主导地位,其合作频次依赖于相关政策和学科优势,合作模式主要通过研究项目与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创新模式呈现出强强联手、跨地合作的新模式。此外,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校间科研合作创新和改善其空间合作模式,本文提出突破地域壁垒限制、开展多层次合作维度、统筹跨区域学科合作以及依托研究项目增进湾区合作创新趋向集群化发展等建议。
    10  绿色港口建设下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研究
    周海英 张文静
    2022(7).
    [摘要](216) [HTML](0) [PDF 239.39 K](48)
    摘要:
    从供应链视角,考虑政府补贴,构建港口与船舶减排决策博弈模型,探讨港航企业集中决策、分散决策情形下的减排决策问题。结果表明,在供应链结构决策上,集中决策下的港航供应链定价低于分散决策下的定价,而总体利润和排放量则高于分散决策下的。在减排技术决策上,当补贴在适当范围内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此时港航供应链的总排放量小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即港航企业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政府也可实现排放控制,港航企业与政府双赢。而当补贴较低时,港航供应链采用低硫油技术,但此时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而当补贴较高时,港航供应链采用岸电技术,但此时使用岸电的总排放量大于使用低硫油的总排放量。
    11  国外重要科学资助机构年度报告比较研究
    张书华 张志旻 齐昆鹏 贾雷坡 杨曦 窦天芳
    2022(7).
    [摘要](185) [HTML](0) [PDF 71.99 K](36)
    摘要: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科学基金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的资助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基础。科学基金管理机构的年度报告具有回应公共问责、反映基金资助绩效、为决策层提供决策支撑等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比国外重要科学资助机构的年度报告,深入剖析其年度报告的定位、内容结构、特点,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科学基金年度报告提供重要依据。
    12  从“马太效应”看我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
    刘慧慧 张树良
    2022(7).
    [摘要](188) [HTML](0) [PDF 139.97 K](41)
    摘要:
    本文从“马太效应”视角,基于对基础研究评价与马太效应之间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理的解读,深入分析在基础研究评价各要素层面马太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由此所导致的我国现行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在明确中国基础研究评价体系改革方向的同时,重点从评价流程、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专家及评价对象等5个要素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13  环境规制何以影响海洋产业效率?——基于科技创新与FDI的联合调节效应
    宁靓 茹雅倩 王刚 王岚
    2022(7).
    [摘要](101) [HTML](0) [PDF 133.54 K](55)
    摘要:
    环境规制增加了环保成本投入,改变了生产要素结构,势必影响海洋产业效率。利用DEA-BCC模型对2001—2016年中国11个沿海省市海洋产业效率进行测度,构建面板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效率的关系,探讨科技创新与FDI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科技创新和FDI联合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会降低海洋产业效率;科技创新和FDI对环境规制与海洋产业效率的负向关系产生影响,且二者的调节作用可以互相补充。在科技创新水平较低时,FDI仍可缓解环境规制对海洋产业效率的负向影响,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提供了可能。各沿海省市应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并不断吸引优质FDI,缓解环境规制的约束,以达到环境保护与海洋产业效率的双赢,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4  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创新能力与绿色技术创新 ——来自中国涉农微观企业的数据分析
    储勇
    2022(7).
    [摘要](236) [HTML](0) [PDF 86.44 K](49)
    摘要:
    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能否有助于推动涉农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现实问题之一,而学术界对农企绿色创新以及自愿型制度构建讨论较少。本文基于2010—2019年273家沪深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涉农上市企业在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下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特征。结果发现,一是,在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下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具有“重实用轻发明”的异质性特征,对绿色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和对实用外观专利的提升作用显著,这一结论是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二是,环境管理和创新能力的交互项结果表明,涉农企业的环境管理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后,自愿参与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由负转正,而且积极作用显著。三是,为我国农企提高环境管理意识以及政府优化农业环境治理路径提供了微观证据。
    15  技术封锁事件对科研人员颠覆性技术创新投入行为的影响
    张亚莉 蒙琬婷 张海鑫
    2022(7).
    [摘要](241) [HTML](0) [PDF 139.57 K](42)
    摘要:
    科研人员对于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事件系统理论和情感事件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探讨中美贸易摩擦下技术封锁事件对科研人员颠覆性技术创新投入行为的影响,引入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强迫式工作激情双重中介路径来解释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技术封锁事件的关键性正向影响科研人员的创新投入行为,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两者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技术封锁事件的颠覆性通过和谐-强迫式工作激情的双重中介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投入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16  多层级视角下区块链技术发展的专利情报实证分析
    姚乐野 潘志博 李奕苇
    2022(7).
    [摘要](174) [HTML](0) [PDF 211.71 K](33)
    摘要:
    [目的/意义]区块链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发展的重要新兴战略产业,其应用已延伸到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数字资产等多个领域。以专利分析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能够推动中国区块链技术的良性发展。[方法/过程]本文以德温特专利数据库2011年11月至2021年8月公开的区块链专利为数据来源,结合多层级视角理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现全球范围内的区块链技术专利时空分布、技术研究热点、中外制度差异。[结果/结论]通过对比中美这两个区块链技术专利申请大国,发现中美两国区块链技术相关政策及发展重心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从监管体制、全球布局、产学研融合、地域性区块链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区块链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7  政府研发补贴、国家审计和企业创新——基于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马文聪 吴贝柠 陈修德
    2022(7).
    [摘要](192) [HTML](0) [PDF 94.17 K](61)
    摘要:
    研发补贴是政府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但是,学者们对于该政策是否存在显著创新激励效应并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研发补贴政策的“低效率”之谜引起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本文以国家审计为切入点,选取2007-2016年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公告这一事件构造准自然实验环境,采用多时点倍分法探讨了国家审计对研发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能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国家审计强化了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并且,国家审计是通过监督作用和激励作用两种渠道改善研发补贴政策激励效应的。研究结论从外部监督和激励视角为理解国有企业研发补贴“低效率”之谜提供了新的解释,为建立和健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18  跨国研发网络知识连接与双元创新——基于研发单元研究视角
    胡欣悦 王凤姣 汤勇力 周小林
    2022(7).
    [摘要](195) [HTML](0) [PDF 172.36 K](3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跨国研发网络中研发单元不同程度跨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建立知识连接对研发单元双元创新的差异化作用,为研发单元的知识获取策略提供参考。基于华为1999-2019年的PCT专利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组织边界和国家边界存在相互作用,跨边界来源知识新颖性收益更高,而内部知识连接和本地知识连接有助于消除研发单元跨边界知识获取的障碍与成本,使得跨国内部知识连接和本地外部知识连接对挖掘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跨国知识连接和外部知识连接组合能最大化知识新颖性收益,使得跨国外部知识连接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本文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并给出相关管理建议。
    19  基于目标导向行为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研究
    崔庆安 李晓艳
    2022(7).
    [摘要](236) [HTML](0) [PDF 340.69 K](37)
    摘要:
    基于目标导向行为,发展充分利用对研发人员及资金的主动调整行为研究提升产品创新绩效的理论,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以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依据。首先对所选2008至2019年28个省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剔除缺失值和熵值法处理;其次构建产品创新绩效、目标导向行为下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战略能力、宏观经济调控等5个指标的PVAR模型;最后在建模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目标导向行为对于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目标导向行为下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投入均正向影响企业产品创新绩效,且研发资金投入影响更显著;战略能力主要通过对目标导向行为的作用机制间接正向促进产品创新绩效,但在长期有弱化趋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对目标导向行为的直接贡献率较小,其影响机制主要在于直接正向促进企业产品创新绩效。
    20  科技服务企业创新有效性水平测度与省际比较—基于“三维”并进视角
    孙颖 梁蕾 毛维
    2022(7).
    [摘要](221) [HTML](0) [PDF 74.43 K](47)
    摘要:
    本文在界定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维度、资源配置维度和信息传递维度“三维”并进视角构建中国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创新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作为评价方法,测度了中国科技服务业2010年—2019年“三维”并进程度和省际差异,并进一步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企业“三维”并进的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科技服务业三个维度整体保持着协调并进的发展水平,但还存在着“三维”内部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低的问题;(2)中国科技服务业“三维”并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体现为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态势;(3)企业规模、企业数字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在科技服务业“三维”并进中作用显著并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和产权性质异质性。本文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丰富了服务创新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为科技服务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21  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张林刚 戴国庆 耿文月
    2022(7).
    [摘要](252) [HTML](0) [PDF 363.00 K](59)
    摘要:
    数字经济背景下,科学衡量我国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驱动路径对于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创新能力转型和数字化效益转型三方面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改进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对各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从技术、市场、政府三个维度的“组态效应”研究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但总体仍遵循东、中、西梯度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驱动路径有5条,可将其归纳为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种模式。研究结果揭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多重因素间复杂本质,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22  逆向技术流动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跨国研发中心的实证研究
    章东明 崔新健 崔志新
    2022(7).
    [摘要](180) [HTML](0) [PDF 255.15 K](40)
    摘要:
    继2020年全球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以及中国政府提出发展“双循环”经济的国内外形势下,关注中国跨国研发中心逆向技术流动影响因素,对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走出去”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在已有文献基础上,突破以往更偏重对实施主体和客体特点的关注,基于知识转移理论,剖析逆向技术流动的过程,构建逆向技术流动过程四纬度因素与二阶段绩效的理论研究模型,然后以中国跨国研发中心为样本,使用PLS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按四维度因素对二阶段绩效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初阶段依次受流动渠道、流动情境、动力和技术的影响,终阶段依次受流动渠道、技术、动力的影响,流动情境对终阶段的负向影响不显著。在实践中,跨国公司应对二阶段给予不同的资源关注和配置。
    23  双因素视角下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模型与作用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方勇 吴素珍 张鹤达
    2022(7).
    [摘要](209) [HTML](0) [PDF 200.50 K](29)
    摘要:
    加强企业基础研究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典型创新企业的深度访谈为基础,采用扎根理论提炼出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推动等主范畴,构建企业基础研究行为模型,并应用双因素理论进行了理论诠释。分析发现:企业财务状况、研发基础属于保健因素;产业环境、技术环境、一流企业愿景、企业社会责任属于激励因素;国家政策支持既是保健因素又是激励因素。然后,基于“外因—内因—行为”分析范式,提出了外部因素中的国家政策支持影响企业内部保健因素,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产业环境、技术环境影响企业内部激励因素的企业基础研究行为的双重作用路径。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4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绿色金融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曾小燕 袁鸣
    2022(7).
    [摘要](356) [HTML](0) [PDF 1.35 M](91)
    摘要:
    基于中国知网(CNKI)2000年至今绿色金融的引文数据,借助CiteSpace对作者、机构、热点词及其演进趋势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展现。研究发现:(1)2000年前后绿色金融在开始受到中国学界关注,2016年相关研究文献剧增,研究趋势受到全球变化、国家政策的显著影响;(2)众多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参与“绿色金融”这一议题的研究,已形成系列研究成果;(3)绿色金融相关研究不断深化,研究方法、研究主题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但微观实证研究依然偏少。未来绿色金融研究还要在微观机理、产品创新研究、制度设计等多方面不断深化和拓展。
    25  动态能力视角下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形成机制研究——基于NCA与SEM的混合方法
    张吉昌 龙静 孙珂 呙林义
    2022(7).
    [摘要](222) [HTML](0) [PDF 599.20 K](33)
    摘要:
    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科技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整合必要条件分析(NCA)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混合方法对中国科技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组织学习、协调整合能力、重组转型能力、环境不确定性与科技企业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学习与协调整合能力是新产品开发优势的必要条件;组织学习正向影响新产品开发优势;协调整合能力与重组转型能力分别在组织学习与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并共同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分别正向调节“组织学习-新产品开发优势”与“重组转型能力-新产品开发优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这一学术对话提供了新的见解,深化了当前文献对新产品开发优势形成机制的理论认识。
    2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时空演变和趋势分析
    杨博旭 柳卸林 王宁
    2022(7).
    [摘要](179) [HTML](0) [PDF 89.40 K](38)
    摘要:
    区域能力是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分析区域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规律,对于提升区域和国家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分析结果,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格局、时空演变、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逐渐形成广东、北京、江苏和上海为引领的区域创新发展格局,区域之间的整体创新能力差距趋于收敛。现阶段,我国依然面临区域性创新不协同、创新能力发展不同步和创新能力不平衡由“东西”转向“南北”等问题。未来,各省应通过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把握数字经济机遇、优化营商环境和打造创新增长极等方式,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27  绿色并购与企业绿色创新——利益相关者支持的中介作用
    黄维娜 袁天荣
    2022(7).
    [摘要](199) [HTML](0) [PDF 98.37 K](36)
    摘要:
    向外进行绿色并购和从内进行绿色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而绿色并购能否影响绿色创新?本文研究发现:绿色并购能够促进绿色创新,且具有持续性。绿色并购通过获得政府、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支持,从而促进绿色创新。进一步地,当企业融资约束较大、所处行业研发密集度较高时,利益相关者支持的促进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绿色并购事后效应与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企业由“外”至“内”助推绿色创新提供了参考。
    28  区域人才开发指数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省的样本调查与分析
    萧鸣政 张睿超
    2022(7).
    [摘要](176) [HTML](0) [PDF 165.50 K](39)
    摘要:
    区域人才开发关乎人才队伍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是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与关键。论文旨在构建出一套能够反映中国各地市人才开发能力与水平的指数评价体系,1012份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人才开发由科技开发、配置开发、教育开发、健康开发四个基本维度构成,共涵盖17个具体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市数据进行指数体系实践评估,发现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地区的人才开发情况具有地区内相似性以及地区间差异性,且中心效应较为明显。并将其与滞后一期的人才增长与经济发展数据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数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基于指数评价结果,借助人才开发的理论与方法,从人才“引、用、育、留”角度为区域人才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