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创新激励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评估
    唐敏 叶小刚 马雨晨
    2023(2).
    [摘要](378) [HTML](0) [PDF 100.75 K](122)
    摘要:
    基于2015-2018年国家火炬中心对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的统计调查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评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类创新激励政策对不同规模、行业、高企类别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效果。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不同规模、行业、类别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研发投入强度、财务能力、新产品收入等创新质量产出作用效果存在差异。两类政策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作用效果较强,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资产回报率的作用效果较弱。财政补贴对入库培育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负向作用,税收优惠对电子信息与服务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有负向作用。基于此,建议广东省通过继续实施财政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入库培育等创新激励政策,关注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需求、促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优,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生态链等措施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质量提升。
    2  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
    卫力 赵振
    2023(2).
    [摘要](238) [HTML](0) [PDF 271.29 K](79)
    摘要:
    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重塑价值创造、交付和获取方式而实施的变革,在数字经济时代备受政府和业界关注,但既有研究对此却鲜有涉及。基于2013--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了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机制差异以及情境调节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第二,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作用。第三,战略激进度在企业数字化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中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却并不显著。本文丰富了关于企业数字化后果的文献,亦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新的决策依据。
    3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学术产出影响力分析 ——基于合作产出视角
    吴丛 阿儒涵
    2023(2).
    [摘要](382) [HTML](0) [PDF 126.01 K](192)
    摘要:
    针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不同领域内对于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水平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Scopus、SciVal和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以2009-2018年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产出为样本,构建领域合作强度影响力指数、领域合作水平影响力指标,建立二维影响力分析矩阵模型,综合分析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结果表明:(1)欧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合作呈现明显两极分化态势,在不同领域对中国学术国际合作产出水平有不同影响;(2)美洲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在各领域内的合作强度和合作水平上呈良好态势,对中国国际学术合作产生了积极影响;(3)亚太区外籍院士对中国国际合作学术产出的影响力略显不足。基于此,本文提出要针对各区外籍院士与中国学者的学术合作特点,在资源配置和合作模式探索上展开具体分析。
    4  基于成熟度视角的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评价研究
    李君 窦克勤 周勇 刘劲松
    2023(2).
    [摘要](286) [HTML](0) [PDF 200.77 K](72)
    摘要:
    目前对生产设备管理能力的评价多数仅聚焦于生产设备管理中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个特定领域,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为科学评价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帮助企业排查设备管理薄弱环节、明确能力提升路线,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从包含物理实体、软件系统、数据模型和管理系统的生产设备组成形态及其生命周期两大维度,将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成熟度划分为初始起步、平稳运行、感知交互、智能优化等4个等级,构建包含资源保障、运行环境、基础管理、运维管理和绩效管理5个一级指标以及细分的21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和云模型实现生产设备数字化管理能力评价。进一步对苏州某汽车配件制造企业应用此方法进行实证量化评价,可知企业在资源保障领域已经达到了智能优化级,运行环境和基础管理领域也达到了感知交互级,并可找出企业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生产设备管理短板与痛点,评价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吻合。
    5  成渝双城经济圈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时空耦合及影响因素
    庞建刚 李思思
    2023(2).
    [摘要](263) [HTML](0) [PDF 632.44 K](117)
    摘要:
    鉴于目前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耦合协调关系的县级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析和时空跃迁分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141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探究其2005-2020年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及差异来源,阐释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机制,同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5-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处于拮抗阶段,逐步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与重庆主城区为双核心的放射性分布特征,重庆主城区的放射作用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增强,但是成都主城区的放射作用在逐渐减弱;(2)区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较为稳定,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总体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主要来源于区域间的差异;(3)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潜力和城市空间因素都对区域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干预和金融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耦合水平,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成渝地区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措施、兼顾和强化与邻近地区的交流合作,在经济结构调整中适度干预、合理配置金融资源,以及大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6  制造业企业数据赋能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孙新波 孙浩博
    2023(2).
    [摘要](231) [HTML](0) [PDF 453.66 K](101)
    摘要:
    随着新兴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成为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新型生产要素,在国内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阻力的背景下,数据赋能作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备受关注。本文结合现实需求,在理清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据价值链理论演进的基础上,开发构建了制造业企业数据赋能指标体系和相对应的数据赋能成熟度等级划分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应用指导。本研究为数据赋能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制造业企业数据赋能的具体细节展示,也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了评估自身数据赋能水平的方法与工具,有助于制造业企业通过数据赋能实现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
    7  典型发达国家国际合作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创新合作的启示
    王亮 周靖 李莲英
    2023(2).
    [摘要](323) [HTML](0) [PDF 70.45 K](69)
    摘要:
    当前大多数“一带一路”国家的科技创新基础较薄弱,科技创新合作意愿和基础普遍不足,各国之间深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亟待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的内容与机制也亟待进一步丰富与完善。本研究通过重点梳理分析美国、欧盟、德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经验,总结得出其具有四方面共同特征:搭建多层次科技交流平台,深化科技人文交流;科学布局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拓宽科技合作网络;建立健全海外孵化器,打造“一带一路”特色创新合作体系;推进联合技术攻关,提升科技援助水平。中国可从中汲取有益的做法,根据自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现实需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创新模式。建议重点从科技人文交流、科技合作网络、特色创新合作体系、科技援助水平等维度探索构建人才、技术、空间等多种要素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的合作生态,通过增强国际科技话语权、有效互补协作和开展科技援助等方式推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行稳致远。
    8  基于“三流合一”视角的碳中和贡献力评价研究 ——以传统能源企业为例
    黄绮煜 张妍 李涛
    2023(2).
    [摘要](235) [HTML](0) [PDF 342.23 K](68)
    摘要:
    针对学术界对于微观主体碳中和贡献的评价不足、维度单一化等问题,基于“三流合一”的研究视角,构建涵盖物质流、价值流和信息流三大系统维度共24项指标的企业碳中和贡献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传统能源企业为案例对象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火电企业碳中和贡献力的不均衡发展问题突出,不同火电企业之间、同一火电企业内各系统维度间以及同一企业同一系统维度内各要素间均存在着明显差异。其中,物质流系统是主导性影响因素,但价值流和信息流系统的影响效果不可忽视。因此,传统能源企业应当充分调动市场、技术、金融等多元要素,促进碳素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系统的耦合,以提升碳中和行动的全面性与高效性。
    9  如何进行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基于前瞻性公共政策分析
    张韵 钟书华
    2023(2).
    [摘要](323) [HTML](0) [PDF 146.66 K](48)
    摘要:
    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出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
    10  IPCC-AR5-WG I的学术影响扩散研究
    葛钰洁 李杰 黄珂敏 曾静静 宋东桓 曲建升
    2023(2).
    [摘要](303) [HTML](0) [PDF 5.00 M](147)
    摘要:
    IPCC-AR5-WG I报告自2014年发布以来,为人类活动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在IPCC-AR6发布之际,全面评估IPCC-AR5-WG I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对于认识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Web of Science引文数据库采集了引用IPCC-AR5-WG I报告的引文题录数据,从施引文献的时序、地理区域、机构合作、学术影响及主题领域等维度全面展现IPCC-AR5-WG I报告价值。研究表明,IPCC-AR5-WG I的被引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被引区域与学科分布广泛,其学术影响扩散四大领域相互耦合,学术扩散主题在三阶段呈现出由广泛到聚焦、由分散到融合的趋势,对于未来进行政策报告影响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  异质性视角下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分析 ——基于上市公司的绿色专利数据
    肖龙阶 陈实 袁潮清
    2023(2).
    [摘要](276) [HTML](0) [PDF 180.94 K](73)
    摘要:
    关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影响的异质性以及企业的绿色创新质量,以2013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上线交易为关键时间点,基于2009-2019年A股上市企业绿色专利数据,运用三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企业专利类型、规模和所在区域的异质性在其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有促进作用,能够促进企业发明型绿色专利数量和专利整体质量提升,且对东部地区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优于中西部地区,对大规模企业的促进效果优于小型企业。因此,为促进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绿色创新和绿色转型,政府需要灵活运用碳交易市场等市场型环境规制工具,强化碳市场对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并依据不同对象异质性特征灵活制定相关政策。
    12  政府补贴、税收优惠及其政策组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
    梁宇 邓颖翔 马文聪
    2023(2).
    [摘要](224) [HTML](0) [PDF 71.08 K](68)
    摘要:
    为了保证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稳步发展,我国政府往往借助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进行推动。通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选用广东省78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受到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及其组合时对其孵化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生命周期孵化器间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与单一政策相比,政策组合对孵化绩效促进更为显著。但是,在孵化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的政策组合对孵化绩效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完善财税政策设计,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13  学术生态视域下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潘启亮 李天娇
    2023(2).
    [摘要](286) [HTML](0) [PDF 65.48 K](50)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科研诚信相关研究缺少实证数据支持的问题,基于学术生态视角,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集数据,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从生态主体、校内生态环境、校外生态环境3个维度对影响高校科研诚信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科研诚信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身份对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性别与科研诚信行为呈正相关,身份与科研诚信行为呈负相关;科研人员对科研评价体系的认可、学校查处科研失信行为的透明度、整体科研环境以及学术规范程度与高校科研诚信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从高校层面来讲,应当保证科研评价体系的合理公正、处置科研不端行为过程的公开透明以及及时向社会通报有关信息;从社会层面来讲,应当加强学术规范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整体科研环境,共同促进高校科研诚信建设。
    14  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评价
    贾品荣
    2023(2).
    [摘要](194) [HTML](0) [PDF 194.39 K](65)
    摘要:
    【目的/意义】高精尖产业的本质,是一种创新驱动的产业,对产业生态要求很高。迄今为止,对高精尖产业的支持主要侧重于高精尖技术的突破与产业化。实际上,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科学技术的突破,包括营商环境、配套投入和互补性产品等在内的整个配套与支撑体系也至关重要。如同生物群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样,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健康的生态环境。只有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才能支撑新兴技术、新兴商业模式、新兴企业的成长与变革,进而推动高精尖产业的繁荣。因此,除了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之外,有必要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高精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设计/方法】建构了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指标体系,包含多样性包容性、营养物质、新陈代谢、能量转换、主体要素间的关联、环境支撑六大关键要素,采用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运用限制因子和Topsis方法构建评价模型,评价分析了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结论/发现】经评价,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在2016~2020年间综合得分逐渐提升,从2016年的0.8868上升到2020年的0.9970,这说明北京高精尖产业生态系统整体上向好发展;同时研究发现:R 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产出效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数量及产学研结合水平四个因子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限制因子,应重点突破。
    15  中文科技政策文本分类:增强的TextCNN视角*
    李牧南 王良 赖华鹏
    2023(2).
    [摘要](222) [HTML](0) [PDF 328.82 K](55)
    摘要:
    近年尽管针对中文本文分类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基于深度学习对中文政策等长文本进行自动分类的研究还不多见。为此,借鉴和拓展传统的数据增强方法,提出集成新时代人民日报分词语料库(NEPD)、简单数据增强(EDA)算法、word2vec和文本卷积神经网络(TextCNN)的NEWT新型计算框架。实证部分,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发布的科技政策文本进行了算法校验。实验结果显示在取词长度分别为500、750和1 000词的情况下,应用NEWT算法对中文科技政策文本进行分类的效果优于RCNN、Bi-LSTM和CapsNet等传统深度学习模型,F1值的平均提升比例超过13%。同时,NEWT在较短取词长度下能够实现全文输入的近似效果,可以部分改善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在中文长文本自动分类任务中的计算效率。
    16  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如何测度?以广东省制造企业为例
    谢卫红 闫成银 郑迪文 李杰 李忠顺
    2023(2).
    [摘要](120) [HTML](0) [PDF 5.03 M](105)
    摘要: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如何测度?显然构建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在如今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107家广东省制造企业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分析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利用FA - AHP组合赋权模型,对广东省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数字化效益、数字技术投入程度、劳动力素质以及生产运作管理方式四个维度来刻画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较为合适;第二,样本企业在四个维度上表现各有差异,且不存在各方面表现均优异的企业;第三,在数字化整体水平以及数字化效益和数字化投入中,存在地域差异,即珠三角地区表现较好于非珠三角地区。本研究为测量制造企业数字化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价值。
    17  面向政府宏观科技决策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构建
    糟玉庆
    2023(2).
    [摘要](395) [HTML](0) [PDF 473.44 K](191)
    摘要:
    针对政府科技决策流程中的需求,以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为目标,探究面向政府宏观科技决策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首先,研究提出构建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的6项基本原则,综合用户要素、数据要素和服务要素形成一个循环结构;其次,针对政府的科技政策决策、科技战略决策和科技规划决策,将科技决策流程细分为四个阶段,基于需求驱动和数据驱动理念构建包括数据资源层、融合分析层、数据服务层和决策需求层的科技管理数据服务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各阶段的具体服务需求和服务内容,为我国提升科技管理数据在科技决策方面的服务能力、推动政府由经验式决策向科学化和智能化决策方式转型提供参考。
    18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王亚航[] 张向前[]
    2023(2).
    [摘要](432) [HTML](0) [PDF 79.84 K](60)
    摘要:
    探索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方法,以促进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梳理总结国内外经典的创新指数评价模型,包括国家创新指数和中国创新指数;全球创新指数、欧盟创新记分牌和硅谷指数,结果过发现:五种创新评价指数均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为基本框架但评价指标侧重方向不同。结合已有主要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缺点,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指标为基本框架,优化构建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评价指标体系,强调注重创新投入指标、创新产出指标、潜力指标、精神层面指标和创新效果指标;并构建我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新指数计算方法,提出对不适用个别经济体指标进行替换、评价体系与激励体系相结合、指标体系必须进行更新的实施建议。
    19  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和战略规划建议
    孙立 孟海华
    2023(2).
    [摘要](235) [HTML](0) [PDF 82.16 K](76)
    摘要:
    本文基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理论基础,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模式及其相关发展要素等方面对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创新研发导向偏差、全国性知识网络转化不畅、专项资金支撑不足等是当前影响最为深刻的三大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应增强政府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成果转化效能、全方位打造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体系等战略规划建议。
    20  承接产业转移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准自然实验
    崔新蕾 刘欢 白莹莹
    2023(2).
    [摘要](249) [HTML](0) [PDF 333.54 K](76)
    摘要:
    聚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益,为增强相关政策实施效果、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以2007-2019年我国中西部162个地级市为样本,运用多时期双重差分和空间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设立可显著增加区域创新数量,并提升以实质性创新和绿色创新表征的创新质量能力,但其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承接地是否明确具体的转移产业来源区域以及示范区所处发展特征等方面存在异质性,且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政府竞争两种作用机制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我国各地应继续积极打造良好的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环境,在承接转移产业过程中注意明确划定承接产业类型、关注创新质量建设,并通过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增长极作用,带动区域创新能力共同发展。
    21  公平关切下供应链知识共享演化博弈研究
    邱小平 吴燕姣
    2023(2).
    [摘要](260) [HTML](0) [PDF 946.85 K](94)
    摘要:
    综合考虑横纵向公平关切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探讨各类因素影响下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决策及其行动演化路径,为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决策提供理论参考。首先,分析供应链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其次,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纵向和横向公平关切下的知识共享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其演化稳定策略;最后,基于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各因素影响下企业共享策略的演化路径。结果发现:适当水平的知识共享量、恰当的收益分配对企业的知识共享行为有促进作用;在纵向公平关切下,企业更关心协同收益的分配比例,收入差距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横向公平关切从短期看可能促进企业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但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
    22  智慧城市建设对高新区企业发展影响评估研究
    杨浩东 王高峰
    2023(2).
    [摘要](226) [HTML](0) [PDF 1.31 M](75)
    摘要: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中国高新区新一轮产城融合的主要任务,考察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是数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2003-2019年中国88个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智慧城市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试点模式的异质性检验表明仅在高新区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也并不一定比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试点的效果更好。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虽然促进了合肥高新区企业总收入的提升,但降低了企业净利润。而对于长春、青岛高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这两项指标的影响皆为负向。研究结论提供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问题的经验证据,也为后续政策体系调整提供了参考。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