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0卷第20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核心主体合作深度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专用性投资的调节效应
    吴爱华 翟小清 苏敬勤
    2023(20).
    [摘要](301) [HTML](0) [PDF 234.80 K](76)
    摘要:
    为进一步细化研究创新生态系统中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及合作深度的影响,回答在什么条件下创新生态系统会产生高创新绩效这一问题,考察企业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主体(供应商、客户、大学及研究机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深度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两种典型专用性投资在合作深度及创新绩效之间的非线性调节作用。基于对山东、辽宁两省高技术产业的调研数据构造变量测量量表,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与客户合作深度之外,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与不同类型合作伙伴合作深度越高则企业创新绩效越好,其中与政府合作的积极影响最大,与金融机构合作的影响次之,与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的影响最小;除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外,企业的物质资产专用性投资在企业与其他类型合作伙伴的合作深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存在倒“U”型调节作用,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只有在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深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线性的正向调节作用。由此提出加深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合作深度、适度运用物质资产专用性投资和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正向调节作用等对策建议。
    2  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 —两阶段技术创新过程视角
    何培育 孙玲
    2023(20).
    [摘要](24) [HTML](0) [PDF 186.00 K](49)
    摘要:
    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创造的知识产权多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引擎,近些年研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驱动特征显著。本文以从2016—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中筛选专利密集型产业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进一步探究创新环境这一情境变量对两阶段影响程度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创新研发阶段的影响要大于经济转化阶段;(2)创新环境对政府补助与创新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的影响越显著,表明创新环境越好的地区,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
    3  日本科学研究发展困境的表现、成因及其破解思路
    邓美薇 毕亚娜
    2023(20).
    [摘要](167) [HTML](0) [PDF 325.69 K](48)
    摘要:
    随着全球科技创新活动进入空前活跃期,国家间科技竞争向基础研究竞争前移,科学研究不仅成为破解全球难题的重要依托,也成为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人类未来的主导力量。近年来日本国内各界指出日本科研发展正在迅速衰落,似乎已形成共识,但中国学界对此鲜有研究。本文以Web of Science、InCites等数据库为依据,跟踪研究日本的科研发展历程,解析其产生困难的原因,追踪其破解难题的思路,从中汲取有益经验以期促进中国科研持续健康发展。
    4  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话机制——基于诉求冲突视角
    夏轶群 郭翠
    2023(20).
    [摘要](174) [HTML](0) [PDF 551.41 K](47)
    摘要:
    摘 要: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信息壁垒、信息整合及信息安全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困境和问题,其对话机制则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优化。基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现状分析,聚焦数字化时代主体诉求冲突核心问题,探析科技成果转化对话机制优化方案,并通过构建学研方与转化方诉求冲突博弈模型,解析系统演化及稳定性,从而探究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对话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借助Matlab仿真分析探讨因素的敏感性及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学研方与转化方面对诉求冲突是否让步与学研方对转化方的信任程度和转化方冲突损失溢出效应密切相关,学研方对转化方信任程度越高,学研方越倾向于提出诉求,转化方冲突损失溢出越大,转化方越倾向于做出让步。
    5  京津冀孵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
    张海红 唐梦兰
    2023(20).
    [摘要](148) [HTML](0) [PDF 240.16 K](61)
    摘要:
    为进一步深入揭示京津冀孵化产业空间关联的溢出路径和形成机制,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为样本,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孵化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从整体网络、个体网络、板块划分等视角剖析网络结构特征与空间聚类现象,并借助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方法考察其空间关联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核心城市与次级城市的空间联动潜力纵向逐年递增、横向梯度递减,并且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征;网络结构形成了净收益、净溢出、经纪人不同功能板块;地理邻近性、经济发展、人才投入、科技水平等因素影响了网络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因此,京津冀地方政府要深刻把握京津冀区域内核心功能区孵化产业显著强于河北省边缘地带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根据空间关联网络各个板块功能特征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的孵化产业发展模式。
    6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瓶颈及破解对策: 基于大规模调研数据的探索性实证分析
    姚思宇 王璐瑶 蔡静静
    2023(20).
    [摘要](184) [HTML](0) [PDF 89.20 K](81)
    摘要:
    为丰富立足中国本土大规模调研、针对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瓶颈的计量实证研究,以促进提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聚焦新发展格局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出的更深层次需求,在实地调研、专家访谈与文献回顾基础上提炼出科技成果自身局限性、转化风险控制不到位和宏观政策环境待完善等制约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三方面主要瓶颈,基于对国内千所高校的大规模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成果实用创新性不足、立项时市场需求不明晰、资金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技术风险共担机制待优化、知识产权归属落实不到位和成果市场定价机制不完善等是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面临的突出挑战和问题。据此,提出打造全链条服务支撑体系、进一步细化成果分类评估标准和营造多方统筹联动的“政企学研融”合作机制等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瓶颈的对策建议。
    7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设置与组织管理研究——以“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为例
    王兰英 张望 杨帆 秦俊豪 陈璐
    2023(20).
    [摘要](133) [HTML](0) [PDF 531.45 K](39)
    摘要:
    针对学界关于青年科学家项目如何科学合理设置和有效管理的研究不足现状,鉴于我国首批启动的试点专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以下简称“大气专项”)部署的一批青年项目的执行期已全部结束,并已完成了项目综合绩效评价,故以此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对青年项目的设置、管理和服务需求、组织管理经验及成效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其今后的进一步优化发展作出反思。结果显示:大气专项青年项目不拘一格选贤举能,突出原创性,加大经费支持强度、搭建平台优化服务,产出了一批科研成果,制定差异化分类管理举措,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依据专项特点设计指南和青年项目、鼓励青年学者独立承担项目、创新科技管理服务、制定差异化的项目管理措施等建议,以期为未来科技计划中青年项目的部署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结构性差异与配置困境——基于TOE理论与扎根理论的联合探索
    毛劲歌 吴贵龙
    2023(20).
    [摘要](188) [HTML](0) [PDF 689.58 K](86)
    摘要:
    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低一直是推进科技赋能、实现科技强国的阻力。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需要从各要素出发,探索要素结构性差异和配置困境,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全要素配置。结合TOE理论和扎根理论,构建包含技术、组织、环境3类主范畴、8类次范畴在内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分析框架,对16个不同领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类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配置结构主要分为4类:环境制约型、技术—组织依赖型、环境—组织依赖型、均衡配置型;要素配置困境主要来源于政府、市场、高校、专业服务机构、科研团队五大主体,当前存在顶层设计缺失、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人才流失、技术与市场供需不匹配等困境。
    9  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基于不同创新主体视角
    万强 江兰 薛康 陈庆
    2023(20).
    [摘要](140) [HTML](0) [PDF 155.63 K](68)
    摘要:
    本文采用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法(OLS)计量模型,对不同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异质性进行了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对科研活动的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要高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其科技成果产出也高出其他类型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出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对科技研发活动重视度不够高。计量模型实证表明,2018-2022年,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产出这几个方面具有更多优势,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效率角度来说,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优势显著。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缺乏竞争力。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柱,而民营企业则是其中的主体;外资企业的技术引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国有企业投入多产出少,效率较低;集体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需进一步提高。结合分析,提出适当增加公有制企业的私有股份,增加有效扶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建议。
    10  技术基础特征、资源整合能力对复杂产品制造企业标准制定的影响机制
    龚晓叶 田方方 文金艳
    2023(20).
    [摘要](101) [HTML](0) [PDF 233.73 K](62)
    摘要:
    考虑标准的知识综合性和兼容性,探索破解以往相关研究多认为技术复杂性和多样性会给创新带来阻碍的偏见,以及进一步丰富对复杂产品制造系统创新的研究,从促进企业制定标准的视角,以复杂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以技术基础特征为自变量、资源整合能力为调节变量、标准制定为因变量的理论模型,收集2000-2016年我国30家轨道交通装备系统产品制造企业的专利、标准等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技术基础特征对标准制定的影响及资源整合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技术基础的多样性、复杂性有助于标准制定,且技术复杂性比技术多样性对标准制定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资源整合能力增强技术复杂性对标准制定的正向影响,减弱技术多样性对标准制定的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技术复杂性程度较高的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可着力提高自身集聚不同领域资源、控制资源的能力,增强其在复杂产品合作创新中的资源整合及主导作用;而技术多样性程度较高的复杂产品制造企业,则需将其资源整合能力控制在一定水平。
    1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企“走出去”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
    吴崇 陈美花 岳梦瑶
    2023(20).
    [摘要](136) [HTML](0) [PDF 356.51 K](51)
    摘要:
    2013年是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加速及对外直接投资(OFDI)跨越发展交汇的起点,但目前有关我国国企改革的研究大多未涉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赋能国企协同创新的政策效果。为此,从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OFDI技术寻求战略的视角出发,基于沪深两市2003-2019年重点投资于发达国家的4 102家国企样本数据,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和工具变量法等检验方法实证检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高质量创新的影响作用,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和OFDI逆向技术溢出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混合所有制改革对OFDI国企的高质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在较大的两国技术差距、东道国治理水平和企业吸收能力的情境下更加明显,而且可以通过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积极作用。据此,应进一步强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国企外循环赋能的创新发展动力,发挥非国有股东委派董事多样性、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监督制衡和枢纽传递机制作用。
    12  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效率评价及主要城市群对比研究
    王海花 李树杰 王莹 龚燕燕
    2023(20).
    [摘要](173) [HTML](0) [PDF 166.46 K](60)
    摘要:
    以我国16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创新价值链视角,将科技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采用三阶段 DEA 模型对样本企业2016-2021年科技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对我国主要城市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还不高,技术研发过程的综合效率明显低于成果转化过程;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规模正向影响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股权集中度和技术市场环境则存在负向影响;清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的规模效率均有所下降,纯技术效率明显提高,综合效率无大幅变动;我国各城市群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效率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差距但逐渐缩小。
    13  研发机构规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
    黄宇珊 金珍珍 杜维
    2023(20).
    [摘要](116) [HTML](0) [PDF 595.04 K](72)
    摘要:
    企业研发机构是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坚力量,但现有相关研究更多集中在企业规模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上,较少关注企业研发机构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为此,选取2013-2020年我国29个省份的高技术企业的相关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其研发机构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的静态线性关系、静态非线性关系和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并选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进一步分析企业创新、研发机构规模、研发经费投入、研发劳动力投入的脉冲响应。结果表明:企业研发机构规模与企业创新之间不存在显著静态线性关系;随着企业研发机构规模扩大,其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弹性逐渐降低;随着企业创新成果水平的提高,企业研发机构规模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弹性增大;企业研发机构规模扩大实际会在滞后1期时对企业创新产生最大的正向作用,且持续性不强,而企业创新对企业研发机构规模存在负向影响,说明当企业达成现阶段的创新目标后,大多不再进行大规模的创新,甚至适当削减其研发机构规模。
    14  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祝建辉
    2023(20).
    [摘要](167) [HTML](0) [PDF 97.13 K](97)
    摘要:
    为细化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过程,尤其针对当前文献较少关注以知识搜索为中介变量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大尺寸硅片等7种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角度,以度数中心度和结构洞代表合作网络结构特征,采用2012-2019年中国7种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的发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五组4年期的移动时间窗,并结合考虑期刊影响因子构建企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文献计量法和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专利合作网络中度数中心度与结构洞这两大结构特征对于企业专利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搜索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知识搜索的深度和宽度增加对于企业专利质量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于企业知识搜索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要积极与外部组织展开合作,包括组成商业联盟或构建开放式合作研发平台;加强拓宽和加深知识搜索渠道,构建完善知识获取体系,加强知识储备,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此外,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引进高质量研发人才,提升自身的知识吸收、整合和转化的能力。
    15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研究
    张建岗 邵际珍
    2023(20).
    [摘要](105) [HTML](0) [PDF 259.96 K](57)
    摘要:
    创新生态系统将生态学的理念引进到科技创新中,强调科技创新发展的系统性支持和保障作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既是更大范围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高校重视、政府支持、市场支撑、金融保障等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其重要原因。推动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进一步发展,提升广州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在全国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仍然需要从优化广州创新生态系统入手,推动高校与政府、市场、企业、社会诸因素之间,营造基于共同价值追求的畅通无阻的知识流,提升知识创造性生产的效率。高水平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能够进一步改善广州创新生态系统质量,提高科技创新竞争力,推动广州建设科技创新强市。
    16  省部级科研平台资源配置效能影响因素以及科研投入要素的阈值效应 ——以上海市医学领域重点实验室为例
    张文珊 钱轶峰 汪雪玲 贾仁兵 计菁
    2023(20).
    [摘要](165) [HTML](0) [PDF 650.71 K](68)
    摘要:
    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实现省部级科研平台投入产出效能最优值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以推动科研平台扩大其科技创新贡献。以上海市医学领域22家重点实验室为例,基于其2021年相关数据,在多视角整合框架下,分别利用单因素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函数和广义可加模型等方法梳理实验室的资源配置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通过分段模型识别出科研要素投入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所有科研要素投入与专利产出均不存在线性关系,高级职称人数、40~60岁人数两个变量与发表论文篇数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实验室平台面积大小对平台产出无实际影响;总在研经费数和发表论文数量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的非线性变化趋势,且存在一个临界值拐点,阈值为10 110万元;平台经费投入增加对发表论文篇数有着显著的正向刺激作用,但当总在研经费数到达阈值后其作用不再明显,斜率趋于平缓,达到饱和效应阶段。由此基于思考如何推动科研平台转型,将其“做宽做长”、做大做强,提升创新效能,提出加快建设大型公共仪器平台、改善平台治理机制、创新青年人才评价机制和推动平台转型等对策建议。
    17  我国区域性生物医药创新集群演化动力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长三角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分析
    李洁 申俊龙 陈牡丹
    2023(20).
    [摘要](134) [HTML](0) [PDF 183.08 K](40)
    摘要:
    依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特征设计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动力机制、演化路径和关键变量作为可持续发展决策的杠杆作用点,基于2012-2021年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集群面板数据对关键要素推动创新集群产值的影响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探究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集群发展的动力系统及各子系统要素对集群演化产生的影响。实证发现,市场需求子系统为创新集群演化提供根本性动力,国内市场需求影响尤为显著;创新能力子系统是集群演化的内生动力,但研发投入持续高速增长可能不利于集群发展;政府支持子系统是推动集群演化的外生动力,且影响显著。建议实施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统一大市场策略;构建江浙沪皖四方资源组合的新型创新链;实施区域政府公共价值创造合作策略,形成创新集群可持续发展支持体系。
    18  基于演化博弈的产业生态链理论研究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
    蔡啟明 郑卫冰 王琦
    2023(20).
    [摘要](138) [HTML](0) [PDF 851.71 K](93)
    摘要:
    半导体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创新链条长,因而研究我国半导体产业联盟的协同积极性问题需从更为广阔的产业生态链视角展开。以产业生态链理论为分析框架,从生产方、学研方和服务方角度构建半导体产业生态链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影响产业生态链稳定发展的各项要素;同时,基于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2016-2021年我国半导体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对博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生态链的协同运作受各主体不同策略行为的共同作用,与协同收益相比,各方对成本的变化更敏感,且生产方与学研方积极合作意愿对配套服务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大;成本和收益分配机制影响主体的参与意愿,且存在最优的收益分配系数使生产方与学研方采取协同策略的意愿最强;配套服务价值的增加虽然提高了产业协同收益,但难以促进各方积极合作;提高产业创新效益并约束主体行为是促进半导体产业生态链积极合作运行的关键。因此,需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强化政府对于产业生态链的引导与支持,建立健全产业生态链利益分享机制。
    19  大数据与知识图谱视角下电网企业5G技术应用热点分析与趋势
    崔金栋 汪羽晴 李菲菲 朱增陈 李若彤
    2023(20).
    [摘要](123) [HTML](0) [PDF 1.68 M](76)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研究重点,5G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双碳”背景下,电网企业把5G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探索了众多的应用场景。笔者首先采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了数据采集,对电网企业5G应用现状进行了知识图谱展示,分析了六大典型应用场景,继而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电网企业5G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其它行业的5G技术应用方案提供有益借鉴。
    20  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准实时数据仓库架构的设计及应用
    仇巍巍 齐书花 高宇 苏宇 朱先云 王楠
    2023(20).
    [摘要](80) [HTML](0) [PDF 584.40 K](53)
    摘要:
    随着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基础测绘产品体系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完善对原有的测绘范围、内容和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支撑服务都有新的要求。为满足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各项统计调查任务数据采集和分析需求,设计面向测绘地理信息统计业务的准实时数据仓库架构、业务主题以及存储模型等。其中,数据仓库架构包括两个加载触发器,将历史数据仓库加载数据的触发器放置在实时数据仓库规模达到5 000条时能够使得联合统计分析获得较高性能;根据测绘地理信息统计频率,基于季度、半年和年度3个主题域构建了3套多维数据模型;最后,对不同特征的数据采取不同策略经过抽取、清洗和转换之后加载到数据仓库并清空实时数据仓库。依托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准实时数据仓库,初步应用实践表明,测绘地理信息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实现节点汇总、综合查询和批量分析功能,有效提高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效率和效果。未来,测绘地理信息统计工作应及时升级现有的数据仓库模型和分析手段,重点关注数据信息安全。
    21  基于改进谱聚类算法的生物制药产业专利价值评估研究
    朱文韵 郭晴晴
    2023(20).
    [摘要](85) [HTML](0) [PDF 292.13 K](66)
    摘要:
    针对生物制药产业中的专利价值评估准确性问题,结合产业技术因素和专利特点,构建体现产业个性化特征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及其产业专利价值评估模型。运用自编码器(AE)对专利原始信息进行降维处理,进而基于谱聚类算法(SC)建立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分类,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专利价值的高低,并有效验证在评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专利时,专利存在年数、药物专利类型、适应症类别等相关信息是必要考虑因素。本研究为产业专利价值评估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评估方法。
    22  欧盟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治理演进、范式及其镜鉴
    司伟攀
    2023(20).
    [摘要](262) [HTML](0) [PDF 67.79 K](90)
    摘要:
    在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治理探索中,欧盟逐渐形成了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为代表,以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对内打破数据流动壁垒、对外强调数据主权为价值取向,以“充分性认定”及“白名单”制度、长臂管辖制度、国际合作为主要特点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制度,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我国也建立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首要指导原则,以“数据本土化”为基础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机制。为进一步融入数字全球化,借鉴欧盟有关经验,我国可通过适当增强个人数据跨境传输自由度,构建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国家的分类、梯度式管理机制,与欧盟建立“部分”充分性认定协议,以及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等措施,进一步完善个人数据跨境传输制度体系。
    23  如何有效推进技术标准化?——基于多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分析
    樊梦婷 周立军 杨静 虞舒文
    2023(20).
    [摘要](137) [HTML](0) [PDF 860.75 K](81)
    摘要:
    技术标准化是多主体参与下技术标准形成、实施和扩散的动态循环过程。为研究推进技术标准化的有效策略,将标准组织作为博弈主体,构建企业、标准组织及政府三方策略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企业投入技术标准化的成本、收益、标准组织意愿的高低、政府不同激励模式等对系统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标准组织策略选择及其投入力度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政府补贴在技术标准化初期效果最佳,企业积极投入更能促使标准组织参与技术标准化活动,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速率。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各标准相关主体的积极性,推进技术标准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有益参考。
    24  制造业集群供应链内企业协同低碳创新行为演化 ——考虑环境规制与合作契约双重约束
    唐慧玲 王迦琪 曹婷 谢雅洵
    2023(20).
    [摘要](117) [HTML](0) [PDF 867.00 K](79)
    摘要:
    鉴于当前在探讨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上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低碳创新的行为演化时,将政府环境规制、链内企业合作契约及消费者绿色偏好3类因素同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绿色化转型,聚焦于集群供应链内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组成的二级结构,将政府行为、链内契约以及消费者反馈作为企业低碳创新策略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长期最优均衡策略,并通过案例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关键参数对博弈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分别进行低碳创新后,消费者支付意愿增值、博弈企业双方共同低碳创新与单方企业低碳创新产生的收益增幅之差、碳税抵扣额、对方违约罚金这四者之和大于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时,博弈双方的长期均衡策略均为{低碳创新};当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越低、违约处罚越高、消费者绿色偏好越强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低碳创新}均衡策略;碳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均衡策略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构建合理的链内合作契约、着力培养消费者绿色偏好等对策建议。
    25  科技支撑产业类创新型县(市)建设模式——基于湖北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案例分析
    范欲晓 钟晨 云昭洁
    2023(20).
    [摘要](145) [HTML](0) [PDF 209.05 K](103)
    摘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县域创新,2022年全国首批47个国家级创新型县(市)成功创建,但现阶段创新型县(市)建设路径尚未完全明晰,且对于指导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内研究也相对缺乏。为此,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分析创新型县(市)内涵,即具备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生态环境优美、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等特征,以湖北省成功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县(市)的7个县(市)为例,总结分析其实践经验做法。案例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支撑产业类创新型县(市)本质上是多因子共同作用、多层面相互叠加形成的区域创新系统。进一步探索符合地区发展特点的创新型县(市)建设路径,提出鼓励县(市、区)在科技管理体制、知识产权、人才吸引等重点环节先行先试,通过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初创型企业创新的支持和培育、加快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强化配套保障等举措,推进湖北创新型县(市)建设。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