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其它
    •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与影响因素研究 ——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

      2023(21).

      摘要 (64) HTML (0) PDF 46.55 K (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教融合是普通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地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向创新型企业转型的重要举措,而要实现“两个转型”目标,必须推动凸显“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功能的产教融合深入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资源依赖、系统论及耗散理论等多理论融合视角,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模式主要可分为浅层次产教融合模式、中层次产教融合模式和深层次产教融合模式。运用扎根理论提取可以提取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主体内部因素、外部驱动因素和多方耦合因素,具体包括15种重要因素,不同模式下产教融合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并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案例,探讨其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及实施效果。这些结论为深度推进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进而推动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价值共创下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基于哈肯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3(21).

      摘要 (18) HTML (0) PDF 155.67 K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厘清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价值中枢层、价值服务层、价值融合层在内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演化过程分析,运用哈肯模型,以A股区块链板块233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1)代表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投入是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序参量;(2)我国区块链产业演化发展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有序度提升,而政府补助对产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正在降低;(3)企业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协同有助于推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良好有序演化。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超效率DEA视窗-Malmquist-Tobit模型

      2023(21).

      摘要 (21) HTML (0) PDF 423.08 K (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学研究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效率及影响因素的探究对于促进教育、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以2010-2019年我国西部11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DEA视窗-Malmquist-Tobit模型测算我国西部地区省际科研效率。结果表明:2019年全国三大地区科研效率均有明显提升,且西部地区科研效率高于中、东部地区。相比2010年,综合效率和技术效率有效地区数均有所增长,但是规模效率均未达到有效状态。动态效率分析显示,西部地区科研效率变化呈现“M”型波动趋势,受政策影响较为明显。9个省区全要素生产效率大于1,新疆和宁夏高校科研效率的下降低主要源于技术进步效率降低。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人力资源处于“冗余”状态,政府支持、地区经济结构、人口聚集程度与其呈现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优化科研经费投入与分配管理机制以及推动集群化发展来提升西部高校科研效率。

    • >公共科技管理
    •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制绩效评价及其改进目标统计研究

      2023(21).

      摘要 (37) HTML (0) PDF 260.00 K (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项目是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支撑,对其绩效评估并明确改进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投入产出诸要素关系的背景下,针对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其人文社科研究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解释项目的绩效,基于SBM-Super模型测度效率,明确改进目标,同时以确定最佳投入产出下研究项目的理想绩效为目标,探寻最优解,为确保其稳健性,需要借助BP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科项目的绩效有待提高;最佳投入下人文社科项目绩效提升较快,项目绩效水平有待提高;最佳投入下人文社科投入产出关系更匹配程度更高;人文社科投入产出效率总体进步空间巨大,主要原因是不同高校研究水平相差较大,导致纯技术效率水平较低;研究经费绩效较低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高校专利质量研究与分级管理实践——以一流大学建设42所高校为例

      2023(21).

      摘要 (16) HTML (0) PDF 215.20 K (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目的]新时代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对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旨在探讨并构建专利质量评价的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对高校科研管理提供有益抓手、为提升高校专利转移转化效率提供一些启示。[研究方法]结合现有专利质量评价研究,探讨并构建包含多维度的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利用该模型对中国的全量专利数据进行了计算,根据整体跑分数据,制定了专利质量分级策略。以“一流大学建设”的42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创建专利质量评价数据集,并对其专利进行评分,得出并分析高效专利质量分级数据;采用专利审查员引用数据进行高校专利H指标计算,将高校专利质量分级数据和专利h指数进行模型验证,探讨高校专利H指数和本研究专利质量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论]经过实证分析,构建的专利质量评价模型在高校专利质量分级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一定条件下,本研究的高校专利质量分级表现基本符合高校名次和H指数表现,由于H指数有一定自限性,在比较专利数据量差异较大的高校时采用本研究的分级数据相对合理一些,可以避免单纯依专利据数量进行判断,为高校分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 >其它
    • 团队情境下差异化员工正念对创新的影响 ——差异化领导信任的匹配作用和差异化二元工作激情的中介作用

      2023(21).

      摘要 (19) HTML (0) PDF 765.59 K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个体-团队匹配理论,聚焦团队交换中的差异化,构建差异化员工正念、差异化领导信任、差异化和谐型激情和差异化强迫型激情4个团队变量,收集272个团队的领导-下属配套问卷数据,通过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发现:差异化员工正念和差异化领导信任的匹配性是导致员工二元工作激情差异化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通过差异化二元工作激情对团队创新绩效产生复杂影响。具体而言:(1)差异化员工正念和差异化领导信任越匹配,团队创新绩效越低。(2)在差异化员工正念和差异化领导信任匹配的情形下,相较于“高正念差异-高信任差异”,“低-低”情形下的团队创新绩效更高;相较于“低正念差异-低信任差异”,“高-高”情形下的差异化和谐型激情和差异化强迫型激情均越高。(3)在差异化员工正念和差异化领导信任不匹配的情形下,相较于“低正念差异-高信任差异”,“高-低”情形下的团队创新绩效更高;而相较于“高正念差异-低信任差异”,“低-高”情形下的差异化和谐型激情和差异化强迫型激情均更低。(4)在差异化员工正念和差异化领导信任匹配性对团队创新的影响中,差异化和谐型激情、差异化强迫型激情均能发挥中介作用。因此,为了激发员工工作激情、提升团队创新,管理者需要重点关注团队内部的差异化,通过完善检测系统、强化员工正念培训、优化员工激励等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决策。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技术创新下AI算法异化的研究框架与展望

      2023(21).

      摘要 (85) HTML (0) PDF 545.50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技术创新下AI算法创新赋能的同时亦引发了算法歧视、算法垄断等异化问题。通过文献计量方法提炼出“内涵特征-异化归因-算法治理”的逻辑框架,凝练AI算法技术异化的研究框架。首先厘清算法异化的概念及表征,其次尝试跨学科进行异化归因与理论解释,最后归纳现有算法规制与治理的策略建议。本文试图勾勒现有研究脉络并提出研究展望,推动算法技术的向善发展、算法治理框架的进一步探究。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产业集群中竞争性企业如何选择技术创新策略?

      2023(21).

      摘要 (27) HTML (0) PDF 861.51 K (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产业集群是区域财富创造、竞争优势培育、新企业和新技术孕育成长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能够提升集群整体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选取有核产业集群中具有竞争关系的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斯坦克尔博格模型,将完全理性动态博弈与系统仿真相结合,分析产业集群中竞争性企业在开展技术创新博弈时的策略选择问题。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中竞争性核心企业和非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交互性及牵引性;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选择是市场规模、创新投入、创新能力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对比较优势是决定企业具体创新策略选择以及最终市场地位的关键性因素。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基于不同执行部门视角

      2023(21).

      摘要 (14) HTML (0) PDF 76.84 K (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模型(SFA),在测度各地区发表的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Cpcis科技论文数量和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四种基础研究产出效率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执行部门的基础研究经费分配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分配给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机构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Sci科技论文数量、Ei科技论文数量和科技著作数量的产出效率越高;分配给高校的基础研究经费越高,区域Cpcis科技论文数量产出效率越高。第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程度、高等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基础研究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平台治理、 用户参与和互补者关系对价值共创的效应

      2023(21).

      摘要 (65) HTML (0) PDF 135.39 K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价值共创作为平台经济价值创造的主要形式,是平台企业、互补者及用户联动的过程。本文通过对257份问卷调查样本进行层次回归分析,检验了平台治理机制、互补者关系嵌入、用户参与行为与互补者价值共创具有情境适配性。研究发现,平台正式与非正式治理机制均对互补者价值共创产生积极影响,且正式治理机制的促进更显著;互补者关系强度正向调节平台正式治理、非正式治理与互补者价值共创的关系,关系深度仅对正式治理机制具有促进作用;用户积极反馈行为促进非正式治理机制与互补者价值共创的正向关系,机会主义行为则放大了正式治理对互补者价值共创的积极影响。据此提出平台治理的管理建议。

    • >科技项目管理
    • 多利益主体下具有多个禁止时间窗口的项目群业主计划费用现值优化模型-以新沂河整治项目群为例

      2023(21).

      摘要 (24) HTML (0) PDF 903.70 K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禁止时间窗口是影响业主支付费用现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优化业主支付费用现值是项目群实施过程管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界定了问题,详细分析了项目群业主计划费用现值优化原理,并将合同项目进行了分类。其次,考虑具有多个特殊合同项目的特殊性,构建了项目群业主计划费用现值优化模型。第三,当优化工期小于项目群合理工期时,研究并构建了项目群不同工期下业主计划费用现值优化模型。第四,结合新沂河整治项目群(Y)开展了案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提出了管理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当项目群工期压缩幅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业主计划费用现值(或收益)与工期之间是一种累积关系,即两者可以得到同时优化;但是项目群工期压缩幅度超过的增加一定的范围,业主计划费用现值(或收益)与项目群工期之间是一种权衡关系,两者不能同时得到优化,即一个目标的优化要以牺牲另一个目标为代价,业主需要在两者之间作出取舍。本文研究成果为业主科学、合理开展业主计划费用现值的优化提供参考。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开放式创新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2023(21).

      摘要 (38) HTML (0) PDF 142.76 K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放式创新能够解决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中可能面临的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问题。文章从管理者风险偏好、供应链社会关系联结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实施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并使用ESIEC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开放式创新广度与创新绩效间存在倒U型关系;开放式创新深度积极影响创新绩效。(2)管理者风险偏好负向调节开放式创新广度及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3)供应商社会联结与客户社会联结均负向调节开放式创新广度及深度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 中国式创新生态中的企业创新韧性:空间关联、差异结构与政策组态

      2023(21).

      摘要 (30) HTML (0) PDF 520.66 K (6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新生态是孕育企业创新韧性的“土壤”。构建自主可控创新生态,培育作为重要市场主体的企业创新韧性,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在梳理中国式创新生态跃迁历程基础上,从风险吸收、形变恢复、柔性变革等“质”与“量”维度建立企业创新韧性测度体系,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技术方法,考察企业创新韧性空间关联、差异结构与政策取向。研究发现,中国式创新生态历经艰难探索、萌芽初起、加速生成、全面建设等发展阶段,基本形成“五位一体”式“内核—外围”结构;创新生态中的企业韧性总体增幅平稳,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和水平分化特征,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创新韧性水平分化的主要原因;以减税降费为主要内容的创新政策多重并发和联动匹配,是提高企业创新韧性的有效方式。研究结论为塑造我国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中的创新能力提供启示。

    • >其它
    • 区块链虚拟知识社区中用户知识结构对激励机制有效性影响研究

      2023(21).

      摘要 (24) HTML (0) PDF 491.06 K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通证激励机制在虚拟知识社区的实践,重新定义了社区内容生态和经济模型。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知识结构理论,使用Steemit社区用户行为面板数据探讨用户知识结构对区块链虚拟知识社区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影响。层次回归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经济激励、股份激励和社区治理权激励均能对用户的知识贡献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结构(知识广度和知识深度)也能促进用户的知识贡献质量水平;知识结构在经济激励与知识贡献质量之间起负向的调节作用,在股份激励和社区治理权激励与知识贡献质量之间起正向的调节作用。

    • >科技发展理论
    • “休眠态”科技成果转化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2023(21).

      摘要 (31) HTML (0) PDF 227.68 K (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针对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复杂过程建立了“休眠态”科技成果转化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然后对博弈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按照科技成果转化短期和长期两种状态对模型变量赋值,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短期三方主体策略相互影响显著,彼此相互促进,相互牵连;二、政府只有普遍选择提供科技政策优惠的策略,才能够对“休眠态”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促进作用;三、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补贴对短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策略选择有显著影响,对长期策略选择几乎无影响。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高校技术经理人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2023(21).

      摘要 (19) HTML (0) PDF 184.99 K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不仅关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提质增速,且对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有重要意义,其胜任力模型的建立是推动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稳步前进的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16位高校技术经理人进行访谈,采用扎根理论法构建高校技术经理人的胜任力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模型进行信效度检验。该模型涵盖成果商品化能力、市场把控能力、需求挖掘能力、跨学科知识结构、职业态度和个性品质6大维度共计27项胜任要素,揭示了高校技术经理人在知识结构、能力素养和品质态度等方面均有多层次、多维度的素养要求,为我国高质量培养技术经理人队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加强构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支撑体系——基于资金与技术要素

      2023(21).

      摘要 (15) HTML (0) PDF 62.75 K (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注重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协同提高创新支撑体系。从创新所需的资金要素和技术要素角度分析发现,尽管成渝地区已在协同创新研发、科技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协同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但仍然存在地方财政创新投入引导功能较弱,社会资本支持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尚未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协同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围绕成渝地区主导产业及未来产业布局,共同强化财政创新资金投入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协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成渝地区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完善跨区域技术交易与成果转化机制。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高校跨学科研究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21).

      摘要 (21) HTML (0) PDF 131.14 K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在跨学科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学科研究具有不确定性高、成果影响力释放等待时间较长等特征,如何有效构建鼓励跨学科产出支撑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探索影响跨学科研究的内外部因素出发,通过对1147份问卷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体的经验特质、相关学科特征等内部因素,和制度环境支撑、研究平台实力等外部因素分别对学科交叉研究产出的数量、质量、标志性成果及效率的影响,并基于研究结果对平台建设、制度保障以及研究者培养提出启示建议。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众创空间创客满意度研究:一个评价指标体系

      2023(21).

      摘要 (41) HTML (0) PDF 105.24 K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众创空间是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平台,有效评价众创空间的服务质量是促进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提出创客满意度的概念,为众创空间的服务质量评价提供了新视角,并基于对众创空间建设规范、营运实际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分析,总结提炼了空间整体环境、基础服务能力、资源链接能力、培训指导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5个维度的创客满意度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5个评价维度23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创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并进行了案例检验,为开展创客满意度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科技自立自强视域下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测度及分布特征研究——基于31省(区、市)及重点区域的实证分析

      2023(21).

      摘要 (26) HTML (0) PDF 1.80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高校科技创新数据为基础,利用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不同省域、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群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31个省(区、市)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较低,17个省(区、市)高校科技创新存在投入冗余问题,29个省(区、市)高校科技创新存在产出不足问题;(2)地区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西强东弱状态;(3)城市群间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城市群”状态。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效率,需要建立以效率为准绳的科技资源配置策略、以效益为导向的创新成果评价机制和以服务为基础的科研政策保障体系。

    • >其它
    • 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组态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

      2023(21).

      摘要 (26) HTML (0) PDF 104.41 K (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I-CAGE框架,以62个国家为案例国,采用NCA与fsQCA探究中国知识产权国际贸易的组态路径,剖析创新因素、文化因素、制度因素、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对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竞争力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存在导致中国知识产权高出口额和高进口额的单个必要条件,但制度因素对知识产权进口和出口,创新因素对进口发挥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的高出口,存在三条路径:“经济驱动下制度主导型”、“文化驱动下创新主导型”和“经典CAGE主导型”。对于中国知识产权贸易的高进口,也存在三条路径:“经济驱动下制度或创新主导型”、“制度和创新主导型”和“经典CAGE主导型”。

    • >知识产权管理
    • 基于SMOTE-LOF-Adaboost模型的核心专利识别研究

      2023(21).

      摘要 (17) HTML (0) PDF 213.72 K (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核心专利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重构指标体系;针对传统核心专利识别方法处理不平衡数据效果欠佳,提出重采样技术与集成算法的组合模型。首先,在传统指标构建基础上加入专利发明人相关指标;其次,使用合成少数类过采样算法(SMOTE)增加少数类样本解决数据不平衡问题,采用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对新生成样本进行降噪处理,并与自适应集成算法(Adaboost)组合成SMOTE-LOF-Adaboost模型。最后,以智慧芽专利数据库中2012-2016年共22077条光伏领域专利数据为例,使用SVM、Adaboost、SMOTE-Adaboost、SMOTE-LOF-Adaboost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MOTE-LOF-Adaboost模型AUC均值0.977 6,Recall均值0.986 0,F1均值0.960 7均优于其他三种模型,且各指标的标准差更小,表明SMOTE-LOF-Adaboost模型不仅提高核心专利预测的准确性,并且有更高的模型稳定性。

    •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
    • 基于多维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及其工程应用研究

      2023(21).

      摘要 (116) HTML (0) PDF 3.21 M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BIM技术的兴起在建筑领域掀起一场信息化的变革,同时大数据时代的来领也对工程项目数据管理提出新的需求。本文通过回顾多维建筑信息模型及基于BIM技术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研究现状,基于现有研究提出了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基于多维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数据管理的体系,详细阐述了该体系在时间、成本、质量、环境、安全维度进行数据管理的具体细节。再依托西安某工程进行基于BIM的项目数据管理,通过工程实际BIM应用,验证所提出的基于多维建筑信息模型的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的研究进行总结并对该领域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科技研发创新组织
    • 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协同研发策略研究

      2023(21).

      摘要 (44) HTML (0) PDF 751.22 K (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协同研发决策问题,综合考虑其组织模式特征和参与各方协同研发行为的跨期性特征,分别构建Nash非合作研发模式、领军企业成本分担模式以及协同合作研发模式的微分博弈模型,得到三种研发模式下三方努力程度、成本分担比例、最优收益函数和关键核心技术存量最优轨迹。通过对三种博弈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来自领军企业的成本分担,可提高学研机构和中小企业的研发努力水平,实现三方研发效益的帕累托改进;协同合作研发模式下,三方的研发努力程度、整体研发收益以及关键核心技术存量均优于其他两种模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关键参数的敏感性,为企业牵头创新联合体的构建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基于PVAR模型的科技创新、国际技术溢出与数字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2023(21).

      摘要 (37) HTML (0) PDF 375.86 K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科技创新驱动是保证经济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数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力量。而数字技术进步具有较强的技能偏向性,以科技创新、国际技术溢出与数字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作为理论基础提出假设,利用2006-2021年广东省珠三角九市的相关数据描述区域整体情况,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Fisher检验、Kao协整关系检验、方差分解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国际技术溢出和数字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增长和国际技术溢出对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在考虑科技创新情况、国际技术溢出、数字经济增长三者交互作用的情形下,国际技术溢出和数字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相互抑制作用。为此,在“双循环”和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下,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建设,推行“双化”协同综合试点创建战略,利用数字要素生产禀赋差异促进区域间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国际技术溢出扩散效应带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贡献价值导向的新时代科技评价体系构建机制研究

      2023(21).

      摘要 (26) HTML (0) PDF 152.73 K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亟需先进的科技评价理论来支撑和引导,满足新时代国家科技创新需求的科技评价体系按什么理论来构建,是政府部门和创新主体最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价值评价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价值分析法引入到科技评价过程中,提出并分析了贡献价值在科技评价中的内涵,提出了以贡献价值为导向构建科技评价体系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时代逻辑,提出了以贡献价值作为主体评价客体科技创新成效的评判标准,将进一步释放和激活各领域、各行业、各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和合理的新时代科技评价体系。作者还从层次分析决策思维模型“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三个层次,探讨了贡献价值导向构建科技评价体系的路径,提出“贡献价值”是属于决策思维模型“目标层”的层面,即作为判断构建的科技评价体系好坏标准,贡献价值导向和理念贯穿科技评价体系的整个决策过程,将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资源的分配效率,进一步释放我国举国体制科技攻关优势,集中优质科技资源攻克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堵点和痛点。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