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科技研发创新组织
    • 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模型——基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2023(4).

      摘要 (302) HTML (0) PDF 76.92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新型研发机构实践经验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工具和手段,为我国新型研发机构探寻科技成果转化道路提供参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批的新型研发机构之一,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成效显著,因此以其为典型案例,从学术文献、机构官网、实地调研谈话和新闻媒体报道中获取资料,梳理其中的关系机制,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模型,分析新型研发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动力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研发机构以产业化创新理念为精神内核,以科研管理模式、孵化育成体系、创新生态体系为治理结构,借助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内生发展动力,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地方自主创新环境等。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发展趋势、问题与国外数据安全治理经验借鉴

      2023(4).

      摘要 (232) HTML (0) PDF 62.89 K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的数据安全治理处于起步阶段,总结国外相关措施经验,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参考借鉴。从政策、法律、制度、行业等方面分析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展,剖析目前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保护法律体系、数据安全监管、国家数据主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数据安全治理措施,总结得出其主要经验包括加强政府规划引导和数据安全顶层设计、强化法律规范建立数据安全保护体系、加强行业和企业的数据安全管理、规范数据安全治理的规则与标准等。据此提出“十四五”时期完善我国数据安全治理工作的建议: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据安全治理的法律体系;设立数据保护专职机构;在企业层面强化数据安全机制;重视数据人才培育。

    • >其它
    • 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

      2023(4).

      摘要 (181) HTML (0) PDF 726.05 K (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究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演变趋势以及障碍因子,为推动工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包含绿色总量、绿色效率、绿色创新、绿色治理和绿色保障五大维度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测度其水平值,运用Dagum分解法、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诊断其关键障碍。结果表明:30个省份整体及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分异明显,表现出“东-中-西”递减格局;空间关联性增强,形成以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为主的“高高”集聚区和以东北、西南和西北为主的“低低”集聚区;总体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发展水平类型的空间转移与邻域水平关系密切,邻域水平越高,向上转移概率越大,但低等级区短时间向上转移的概率较小;绿色创新、绿色保障和绿色总量是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其中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创新潜力、治理强度和制度保障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最后针对研究发现,分别从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突破障碍等方面因地制宜提出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 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效应研究——基于广东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4).

      摘要 (240) HTML (0) PDF 207.49 K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政策协同的视角,利用2006—2019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产业结构与环境规制的绿色发展效应、区域异质性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显著增强广东全域和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但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尚不见明显的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绿色发展,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绿色发展的关系存在差异化的调节效应,即沿海经济带与北部生态区环境规制促进了产业结构对绿色发展的正向影响,但在珠三角地区则相反;环境规制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存在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当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提升阶段,适度的环境标准有利于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当产业结构处于高水平提升阶段,绿色发展水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而下降。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做好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的实践和探讨

      2023(4).

      摘要 (203) HTML (0) PDF 219.07 K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国家提出积极发展市场化评价、规范第三方评价,充分调动各类评价主体积极性等政策精神,从整体制度建设视角总结分析我国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发展实践,以期为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的制度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在对国内科技成果评价有关标准、论文和政策等文献信息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科技成果评价的概念与分类、政策与标准和流程,总结得出我国当前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已成为主流且评价作用明显,同时发现存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独立地位欠缺法律法规保障,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不足,以及人才短缺等问题,并针对当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落实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和国家《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要求,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强第三方科技成果评价机构建设,使其充分适应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趋势,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助力科技创新。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转化的实现路径与完善对策

      2023(4).

      摘要 (194) HTML (0) PDF 111.27 K (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以转让或许可方式进行,导致成果实际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分析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对提升高校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收益的激励作用,在梳理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的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普遍采用“先投后奖”和“先奖后投”两种模式,并分别以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项目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的“陶瓷膜”专利技术作价投资作为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下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转化实操中存在的问题,即“先投后奖”模式下成果完成人(团队)现金奖励机制、资产管理公司自主经营决策机制不够完善,“先奖后投”模式下成果的所有权分割机制、转化对象遴选机制和成果完成人(团队)内部收益分配机制够不完善,进一步针对完善上述机制提出具体对策思路和建议,为推动创新和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基于“双链模式”的石油物资多级质控体系构建

      2023(4).

      摘要 (169) HTML (0) PDF 698.09 K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分析当前石油物资质控体系特征和区块链内涵,设计出一种基于“双链模式”的新型石油物资多级质控体系,深入阐述了多级质控体系构建原理、运行模式、数据交互的实现方式等内容,给出了生产信息的存储、共享与质量问题追溯流程,实现信息收集、储存和共享等过程中数据的真实可靠,对今后区块链和我国石油物资质控领域的结合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 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的动态演化及影响因素: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

      2023(4).

      摘要 (223) HTML (0) PDF 367.15 K (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关注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在颠覆性技术实现颠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从而为企业应对颠覆性技术时的决策提供参考。以参与方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完全为前提,构建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两者采纳颠覆性技术与否的稳定策略,并借助MATLAB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分析验证该模型具体的演化路径,从而探究两者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博弈过程中决定双方最终策 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企业与消费者对颠覆性技术的初始态度将对两者采纳颠覆性技术的行为产生影响;(2)颠覆性技术产品为企业与消费者带来的收益大小、企业选择采纳颠覆性技术所需投入的成本大小、企业选择不采纳颠覆性技术所需支付的机会成本大小、消费者选择采纳颠覆性技术产品所需支付的成本大小等因素,均会对企业和消费者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上的最终策略选择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因此建议企业建立健全颠覆性技术常态化管理机制与跟踪机制,优化在颠覆性技术采纳行为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和成果转化水平,以充分实现颠覆性技术的战略价值。

    • >其它
    • 高职院校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3(4).

      摘要 (200) HTML (0) PDF 379.61 K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外实践经验,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分析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关键因素;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的高职院校尤其是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归纳总结校企合作、技能融合发展与国际胜任力等因素的意义,努力培养专业技术扎实,能够熟练并灵活应用数字化技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在世界各地胜任工作的高端国际化数字化技能人才。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区域知识产权保护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2023(4).

      摘要 (231) HTML (0) PDF 114.47 K (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24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结合SBM模型测度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通过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中国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探讨该空间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并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地区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本文发现,知识产权保护能够同时提升本地区和邻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对邻区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远高于本地;对位于东部地区、城市规模大以及交易市场正常运行的城市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绿色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地区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促进技术进步以达到提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效果。

    • 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企业规模质量与政府补贴-——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

      2023(4).

      摘要 (247) HTML (0) PDF 69.02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我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企业规模质量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对于全国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具有双门槛效应,对于东部省份具有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指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 基于正态云组合赋权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023(4).

      摘要 (199) HTML (0) PDF 1.52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有效处理综合评价组合赋权过程中的随机性与模糊性,引入定性定量转换的正态云组合赋权模型方法。该方法利用逆向云发生器算法将多个主客观权重进行信息融合,生成不确定正态云组合权重,再兼顾形状-距离正态云相似度测算,按相似度大小进行等级与排序综合评价。以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为例,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相对标准评价云“良”等级,资源利用偏离最远,生态健康相距最近,并通过交互验证说明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2)长三角中心区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均处于“一般”与“良”两个等级,其中杭州、舟山、宁波、湖州和台州5个城市处于“良”等级,其余均为“一般”等级。此方法不仅给出了各评价对象在评价属性中的排序,而且将评价对象与实际标准云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判别,这为决策者对评价区域横向比较和评价单元自身状态纵向判别提供了决策参考。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制度环境、不确定性与创新同群效应

      2023(4).

      摘要 (179) HTML (0) PDF 1.09 M (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2009-2019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对目标公司自身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对同群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政策不确定性正向调节同群效应,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同群效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政策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行业领导者创新的同群效应更容易受到经营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

    • >工程科技创新管理
    • 项目群甲供非商品化资源费用-生产规模优化模型

      2023(4).

      摘要 (196) HTML (0) PDF 1.88 M (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供非商品化资源(NCRPE)费用高低与NCRPE生产系统规模密切相关,如何通过缩小生产规模,以降低NCRPE费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首先,根据NCRPE生产系统的特点,分析了NCRPE初始配置的相关费用,研究了初始配置相关费用与NCRPE生产规模之间的关联关系。其次,研究并构建了基于生产规模的项目群NCRPE费用现值优化模型,并选用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最后,开展案例分析,结合项目群Z,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构建的NCRPE费用优化模型能够有效地缩小NCRPE生产规模,降低NCRPE生产系统总费用(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之和),从而实现业主支付费用现值最小化。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制度环境、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开放式创新路径研究

      2023(4).

      摘要 (213) HTML (0) PDF 152.59 K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索我国企业取得高开放式创新绩效的路径,在中美制度环境与产学研合作背景不同的情况下,本文选取了中美两国19家典型企业,运用QCA多值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中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多重路径。研究发现:(1)中美企业获得高开放式创新绩效路径各有两条。(2)其共同点是都具备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产学研合作。(3)对中美企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和产学研合作同时缺失会导致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下降。基于此,为我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提出相应的建议。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及区域协调发展论析

      2023(4).

      摘要 (215) HTML (0) PDF 137.83 K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分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使用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论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低,存在区域异质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7个影响因素分阶段存在正负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针对结论,从推动产学研联动、促进区域协同、放大环境规制外部正效应、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的边界效应空间计量分析

      2023(4).

      摘要 (224) HTML (0) PDF 294.82 K (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创新联系边界效应的理论机制,将传统β收敛模型和Barro公式的边界效应模型拓展成空间计量模型,展开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边界效应空间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创新能力趋于收敛,创新联系趋于紧密,创新一体化态势明显。(2)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联系的省际边界效应表现为显著的中介效应,而创新联系的核心-边缘边界效应则表现为显著的屏蔽效应,且屏蔽效应呈现减弱态势。(3)经济发展水平、科技经费投入和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城市创新联系发挥着正向作用,且能够提高省际中介效应的显著性,削弱核心-边缘城市边界的屏蔽效应。

    • 新旧动能转换的时空演变与区域差异——基于长三角与大湾区城市群的比较研究

      2023(4).

      摘要 (184) HTML (0) PDF 3.17 M (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对比分析两大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水平、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差异,对两大城市群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和推广先行示范效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需求侧、供给侧和结构转换侧三个动能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算2012-2019年两大城市群36个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水平,并利用自然断点法、核密度法等探究两大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时空演变规律与区域差异。研究得出:①长三角与大湾区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分别呈现出“类N”型和“类U”型波动增长趋势,不充分性特征明显;②长三角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表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多极化”的空间格局以及“沙漏型”的空间层级特点,而大湾区城市群新旧动能转换表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分布、“单极化”的空间格局以及“倒金字塔型”的空间层级特点;③两大城市群核密度曲线延展性均由“右拖尾”转变为“收敛”趋势,表明两大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新旧动能转换中心极化现象得到逐年改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减弱。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先进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2023(4).

      摘要 (178) HTML (0) PDF 109.63 K (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技术创新对先进标准与质量提升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建立模型,利用1216家“浙江制造”企业2015-2021年的调研数据并结合层次回归法对模型展开实证检验。发现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有助于企业质量水平提升,技术创新中介了先进标准与质量提升之间的正向关系。由行业差异性分析可知,“有效的标准制定及应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高—质量水平提升”效应在制造业中更强,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4.87%和16.09%。

    • >公共科技管理
    • 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演化与驱动研究

      2023(4).

      摘要 (279) HTML (0) PDF 634.60 K (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焦点问题,考虑创新过程的动态性特点、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企业和学研机构为博弈主体构建产学研协同模式下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演化博弈模型,系统探讨影响博弈双方合作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驱动机制,并结合数值仿真揭示各因素变动下协同创新系统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政策激励因素能够促进企业与学研机构协同创新,但不同政策措施的影响效果具有差异;降低合作成本和“搭便车”收益,提升合作收益增量能够促进协同创新;盲目设置过高的创新深度而使研发成功率过低无助于双方合作;企业对学研机构的研发资助、违约金、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系数能够有效抑制中途背叛行为的发生。基于此,提出优化政府政策组合、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完善体制机制设计等建议,从而为政府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推动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实践参考。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政府补贴与企业物流智慧化升级的演化博弈

      2023(4).

      摘要 (192) HTML (0) PDF 1.49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企业物流智慧化升级是“技术—功能—管理—组织—服务”智慧化的演进过程,政府补贴能否能加速企业物流智慧化升级值得研究。在相关假设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企业物流智慧化与政府补贴升级决策的演化博弈模型,重现博弈主体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与政府存在三个可能的均衡状态,分别是{物流智慧化升级,补贴}、{维持现阶段水平,不补贴}、{物流智慧化升级,不补贴}。演化博弈系统的研究受到8个相关因素的干扰,这些因素通过影响政府和企业的收益发生作用。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本文选取成本、补贴力度和税收优惠力度三个因素进行数值分析加以验证。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的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测算及提升研究

      2023(4).

      摘要 (273) HTML (0) PDF 48.73 K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深入评价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本文以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通过DEA-BCC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2019年我国有90.323%的省份处于非DEA有效状态,其中92.857%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冗余,7.143%的省份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15~2019年全国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创新效率呈现M型波动,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或衰退是主要影响因素。

    • >大学研发创新管理
    • 长江经济带“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

      2023(4).

      摘要 (202) HTML (0) PDF 821.76 K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弥补现有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中将转化过程单一化以及未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变量的不足,充分揭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静态差异、动态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和创新链,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以长江经济带的2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核密度估计、托宾(Tobit)模型等方法测算其2014-2018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并分阶段、分流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28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拉动,并呈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价值创造”阶段递减的趋势,基础研究阶段与应用研究阶段的效率值逐渐提高,但科技价值创造阶段的效率值逐渐降低;(2)长江经济带下游区域高校的效率较中上游地区高校存在更明显的两级或多级分化态势;(3)效率影响因素存在阶段性差异,高校科研人员素质在各阶段具有影响正向显著,产业结构在基础研究和科技价值创造阶段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水平在基础研究阶段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长江经济带内高校要重视理论性研究成果向应用性成果转化、提高纯技术效率,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缩小区域内部差距,重视人力资本,并鼓励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等对策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制造商-供应商合作时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3(4).

      摘要 (177) HTML (0) PDF 112.84 K (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与供应商建立稳定关系是提升制造商创新绩效的重要前提,但已有相关研究大多忽视合作时机这一重要因素,或简单采用二分法割裂时机阶段。为此,将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分为创意想法产生、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产品推广、商业化等阶段,以来自制造企业的472份问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法实证分析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知识观探索技术知识新颖性与市场知识新颖性所发挥的权变作用。结果显示:(1)制造商通常在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与产品推广阶段选择与供应商建立连接,合作时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中期阶段与供应商建立合作更能促进制造商创新绩效提升;(2)技术知识新颖性与市场知识新颖性均对制造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企业应重视与供应商合作时机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创新阶段制定差异化的供应商激活与引入策略。

    • >其它
    • 基于能源政策模拟模型的广州市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研究

      2023(4).

      摘要 (196) HTML (0) PDF 1.36 M (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为尽早推动城市层级的碳中和路径规划工作并作出相应行动,须重点关注城市电力、交通、工业、建筑等行业的能源政策目标制定,因此,以广州市为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政策模拟模型,设置基准情景、政策情景和碳中和情景模拟广州市到2050年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分析其重点部门的减排潜力,并评估碳中和情景下各项政策措施的减排贡献。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广州市能源消费将于2030年达峰,碳排放量将于2026年达峰,到2050年全市碳排放将降至848万t,其中有611万t来自交通领域;电力部门的脱碳将是广州市实现碳中和最重要的途径,碳减排潜力由大到小的其他部门依次为交通、工业、制氢业和建筑;累计碳减排贡献最大的5项政策依次为电力系统零碳化、建筑能效标准提升、交通领域生物燃料替代、工业能效标准提升和氢燃料交通工具销售占比提升。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殊途同归还是两歧遂分:战略调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2023(4).

      摘要 (165) HTML (0) PDF 107.48 K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变的市场环境会使企业的战略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基于此现实背景,结合战略类型和战略激进度实证检验企业战略动态调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首先区分趋向保守型方向和趋向进攻型方向两种战略调整方向,落脚于企业创新绩效,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测度不同方向下的战略调整度,并采用有调节效应的曲线回归模型讨论财务柔性对倒“U”型曲线形态和拐点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企业不同的战略调整方向会使创新绩效“两歧遂分”,趋向保守型战略调整度与创新绩效显著负相关,趋向进攻型战略调整度与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关系;财务柔性具有非对称的调节效应,在趋向进攻型方向的调整过程中会延长战略调整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区间。因此,企业要及时随着市场环境作出有关战略调整,既要关注调整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又注意调整的方向和幅度。

    • >国际科技管理及科技交流合作
    • 国际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的运行与管理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2023(4).

      摘要 (213) HTML (0) PDF 262.58 K (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中国核酸序列数据等人类遗传资源信息管理的重要课题,以GenBank、EBI-ENA、DDBJ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总体情况、运行管理机制、全生命周期科学数据管理模式等进行调研与分析,探讨其数据处理流程特点及跨机构数据共享实现过程,为推动中国核酸序列数据库建设及规范化管理与开放共享提供参考。从发展沿革、建设目标、数据库概况等多方面通过多指标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国与国际三大核酸序列数据库在平台组织架构、建设目标、数据共享政策、数据资源与服务和国际合作建设这几大方面的不同,由此提出中国应从宏微观两层面制定核酸数据管理政策,加强核酸数据共享平台的部门分工和人才队伍建设、精品数据库开发建设、问题导向的基因组数据综合集成、数据服务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以及优化数据库性能同时重视核酸数据安全管理等政策建议。

    • >科技研发创新组织
    • 面向2035年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研究——基于WSR系统方法论视角

      2023(4).

      摘要 (155) HTML (0) PDF 109.12 K (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主力军,也是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针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结合2035年远景目标与WSR系统方法论,从人才“物理、事理、人理”发展三方面建立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态势进行评价分析,提出构建多元化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体系、建立“政产学研”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创立长江经济带省市人才协同评价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率、深化国际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合作等上海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评价建议及启示,以期为上海以及其他省市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提供一个系统且新颖的视角与评价路径。

    • >产业(行业)科技创新管理
    • “双碳”目标下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机制进展、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

      2023(4).

      摘要 (255) HTML (0) PDF 298.64 K (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快速发展,但缺乏对全球多元化的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全面剖析以及对海洋碳汇交易核心市场要素、运行逻辑、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此,在梳理海洋碳汇交易有关概念和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立足国内外有关最新进展和经验,探讨我国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构建思路和对策,试图为我国构建实现“双碳”目标的相关政策体系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研究指出海洋碳汇交易市场要素包括政府部门、供给和需求方、交易和信息登记机构、科研单位、第三方认证机构以及利益相关者,推动海洋碳汇交易发展需要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结合,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考虑多重效益,畅通“科学研究-方法学研发-项目开发-审定核证-交易结算”的发展路径,构建完备的项目认证机制及多元化交易机制。基于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海洋碳汇交易目前存在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有待健全、财政金融支持和法律保障有待提升、助力减排面临多重争议和风险等主要方面问题,给出建立行动计划、完善法律保障,研究科学方法,加强技术支撑,强化财政支持、创新金融服务等三方面的具体对策措施。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时空演化与邻近性机制

      2023(4).

      摘要 (177) HTML (0) PDF 1.84 M (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经。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研究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 >科技管理理论与方法
    •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北京基因编辑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23(4).

      摘要 (196) HTML (0) PDF 392.24 K (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以基因编辑为研究对象,采取专利分析、实地调研及德尔菲方法,构建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未来发展分析框架。首先对北京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与产业现状进行了优势分析,然后从政策举措、产业环境、产品、关键技术等方面对北京未来十年基因编辑产业发展进行了路线图绘制,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为北京基因编辑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决策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应进一步做政策与标准的国内领先者、加强原创性基础研究、对产品和技术选择性商业化应用、加大基因编辑发展的科普宣传。

    • >区域科技创新管理
    • 区域孵化机构资源对在孵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

      2023(4).

      摘要 (178) HTML (0) PDF 713.58 K (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创业孵化机构作为助力初创企业成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其资源与在孵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针对相关研究缺乏全国视域、资源类型视角以及基于官方数据分析的现状,采用《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中2016至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业孵化机构数据,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改进熵值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探讨孵化机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三大类资源对在孵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3类孵化机构资源均对在孵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资本资源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为组织资本资源。根据研究结论,为中国创业孵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从孵化机构场地面积、人力资本资源、打造国家级孵化机构和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给出具体建议。

    •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
    • 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平台服务创新”—基于海尔集团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2023(4).

      摘要 (173) HTML (0) PDF 1.75 M (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互联网给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挑战,对组织结构提出了颠覆性的新要求。平台组织具有网络效应和演化能力两大特征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今时代组织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要求。本研究以海尔集团为研究对象,分析驱动海尔集团从产品服务创新(一维“点线”模式)到平台服务创新(二维“平面”模式)的因素。研究表明,产品服务创新到平台服务创新的出现与海尔提出的组织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员工创客化密不可分,其中组织平台化是海尔获得丰富资源的基础,用户个性化实现与用户零距离,员工创客化激发了员工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获取外部优质创新资源海尔构建了开放式创新平台,而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助力员工自主创业,全流程开放并联一体化平台赋能创业小微。通过此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制造业企业平台化转型服务理论和平台赋能创新创业理论,为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产品服务创新到平台服务创新提供一定的启示。

    • >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与政策
    • 基于核心驱动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比较研究

      2023(4).

      摘要 (364) HTML (0) PDF 164.73 K (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辩证地分析不同转化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有助于系统性认识各种转化模式并且更加有效地将不同模式应用于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过程双重理论视角出发,根据科技成果转化核心驱动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两大维度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类框架,利用二维四象限分析方法划分为个人委托转化型、个人直接转化型和机构驱动转化型3种常见模式,并结合国内外代表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种转化模式都有各自的核心特征、优势、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适用条件。基于研究结论,研究型大学和传统科研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强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应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研发体系,大力推广技术商业化发展模式,强化自我“造血”能力;此外,国家应出台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切实保障新型研发机构实现良性运作与可持续发展。

    • >知识产权管理
    • 欧洲专利局专利法律状态数据深加工关键问题研究

      2023(4).

      摘要 (184) HTML (0) PDF 296.57 K (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不同数据库法律事件代码的多来源和不一致性给专利法律事件的分类和数据深加工带来较大阻碍,目前尚未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分类体系架构。对此,以欧洲专利局(EPO)提供的全球专利法律状态XML数据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数据覆盖范围以及不同类型交换数据的数据格式;基于对PatSnap、Innography、IncoPat、SooPAT、万象云和佰腾网等国内外知名专利检索分析平台中的专利法律状态对比,把EPO专利法律状态归纳为在审、授权、有效、失效、技术转移和其他六大类,并根据各类别在专利生命周期中出现的位置,对专利当前法律状态的有效性划分为在审、有效和失效3种状态,同时将4 000多个EPO法律事件代码中的转让代码和专利许可代码进行详细分类标引,针对专利法律状态分类体系构建、专利当前有效性判定、专利技术转移分类等关键问题,对EPO专利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和深加工,从而构建EPO专利法律状态数据库物理模型,为提高专利检索和分析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支撑。

联系电话:020-37635126(一、三、五)/83568469(二、四)(查稿)、37674300/82648174(编校)、37635521/82640284(财务)、83549092(传真)

联系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60栋3楼302室(51007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西路207-213星河亚洲金融中心A座8楼(510033)

邮箱:kjgl83568469@126.com kjgl@chinajournal.net.cn

科技管理研究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闭
关闭